刘备三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刘备三绝之——隐忍
面我们说道,诸侯们开始将刘备看成一个人物了,引起了人们对他的注意,然而,既然如此,刘备仍然不能成就霸业,因为他没有英雄栖身之地,也就是说还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地盘。所以,赤壁之战前,刘备先后投靠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及刘表等,每次都不长久。只因刘备胸怀大志,不甘久居人下,可又暂时没有根据地,只好东躲西藏、寄人篱下。在此过程中,也体现了刘备的三绝之一——隐忍。
194年,曹操第二次血洗徐州,徐州牧陶谦几乎被彻底消灭,但是,刘备帮助他获得了重生。当然,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北海太守孔融和青州刺史田楷。田楷是公孙瓒的部下,刘备其实是一直在辅助他,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乌丸杂骑和裹胁的四千左右的饥民。
《三国志——魏志》中提到,刘备的部队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表现并不怎么样。但刘备却得到了陶谦的欣赏,陶谦盛情邀请他留在徐州,并推荐他做豫州刺史,送给他四千丹**兵,让他进屯小沛,作为徐州的北面屏障。刘备的运气就是那么的好,好像上天对他有特别的照顾一样。好运并不只此,也许是陶谦被曹操两次屠城吓到了,不久后就一命呜呼,临死前居然把徐州送给了刘备。
这是刘备一生的转折点,豫州刺史虽然只是个空架子,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地方大员了。当朝廷已经被从何进诛宦官到董卓乱政再到李郭长安内讧,各种变故折磨得面目全非了,地方大员实际上就是土皇帝,哪怕是名义上的,何况刘备很快就得到了徐州,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土皇帝。虽然,徐州人并不一定对他完全服气,以后还有反叛,但是至少,刘备完成了从配角向主角的角色转换,有了自己的地盘,成了争霸天下的诸侯中一员。
花开花谢,月圆月缺,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刘备并不知道,他马上要经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痛苦时期。
刘备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一个贩履织夫居然毫不费力的得到了徐州,可想而知,必定会有很多人眼红的,曹操如此,袁术如此,连被曹操打败后寄居在徐州的吕布也如此。吕布为什么寄居在徐州呢?原因是曹操击破青州黄巾军之后,占据充州,招贤纳士,势力大增。吕布想谋夺充州,但是,被曹操打败,于是,就到徐州投奔刘备,屯驻小沛。
虽然得到了徐州,但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他既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管理天赋,虽然对人好,但现在还不怎么会用。陈登有能力,但不清楚他对刘备是否服气,这个人也是有点野心的,陈群后来在魏国表现了很高的治理能力。一不小心,刘备又把徐州给丢了,丢掉了成就霸业的地盘。
迫于走投无路,刘备只好投奔曹操,被举为豫州牧。曹操班师,带刘备见献帝。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拜左将军,封宜城亭侯。在这里需要说说衣带诏这件事,《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献帝因曹操擅作威作福,密赐衣带诏与国舅董承。董承暗结王子服、马腾、刘备等,密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一天曹操同刘备煮酒论英雄,想试探一下。刘备假装害怕雷声,使曹操对他放松戒备。刘备就趁机以截击袁术为名,率兵离开许都,重新占据徐州。
刘备被曹操派出去打袁术,成功的脱离了曹操的控制。刘备离开曹操的掌握,对他来讲就如飞鸟出笼,蛟龙下海。但是,曹操并不担心这一点,把刘备留在身边又怎么样呢,曹操举棋不定,最后还是让刘备走了。刘备最终将袁术逼死了,袁术不是被杀死的,而是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后,刘备以最快的速度突袭了下邳,斩杀了曹操重置的徐州刺史车胄,再次夺取了徐州。
这时候袁绍在河北彻底打夸了刘备的师兄和恩兄公孙瓒,独自控制了冀幽并青四大洲,并且还有北方少数民族强悍的骑兵助阵,已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势力。曹操对黄河南岸的控制本来也得到了加强,虽然,相比袁绍稍有不如,但差得也不是太远。由于双方之间再也没有共同的利益,中间也没了缓冲区,大规模的冲突也一触及发。
而刘备在这个时候占领了徐州,刚好是击中了曹操的软肋。刘备和袁绍达成了一个口头的同盟,想借助袁绍的力量来牵制曹操,缓解徐州的压力。毕竟新占领一个地方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袁绍也想借机打击曹操,于是,带兵南下,和曹操在边界上对峙。看来这时徐州是无忧了,可曹操却看到了袁绍集团内部的分歧引起的迁延战机,于是,只用少量的部队在北方牵制,自己亲帅大军直奔徐州。因为在曹操心中,刘备比袁绍更可怕,决不能让刘备形成气候。
刘备还没准备好,匆匆抵抗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好在刘备逃生的本事一流,居然突破了曹操的堵截,逃走了。这是刘备第二次失去徐州,以后刘备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一次输得更惨,身边只有对他忠心耿耿的赵云跟随着,连多年的老搭档关羽也被曹操俘虏,招降了过去,而张飞又不知所终,真是让刘备心急如焚啊。
刘备再次被曹操打败以后,到达荆州投靠了刘表,屯驻在新野。
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刘备投靠了那么多人,难怪人们常说:三国人物,论脸皮厚非刘备莫属。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而不死,得孔明后又打得一分天下也算是个奇迹。
2.刘备三绝之——以情动人,以哭得天下
刘备对待手下人,以情动人、以诚待人,是大家公认的史实,更有人说他是以哭才得天下,这正是刘备的三绝之——以情动人,以哭得天下。刘备跟曹操、孙权一样十分注意礼贤敬士,广揽人才,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所不同的是,刘备在用人、待人上显得尤为心诚、情真,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相互信任,始终不渝,有一种同命运、共呼吸的真挚情谊。
纵观刘备的一生,他的统治史几乎就是一部个人的情义史。他以其自身的强大的政治号召力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的人才,这里,我们可以从刘备送徐庶的情境中略见一斑。
刘备在马上拉着徐庶的手说:“这次您走后,我们是天各一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面!”说完,泪如雨下。徐庶也是泪流满面。这可以说是已经达到送别的最,可是之后又是更。刘备停马站于树林边,看着徐庶越来越远的背影,哭着说:“元直走了!我要怎么办?”然后,凝泪而望,却被树林隔断。刘备令人将那片树林子全部砍掉,众问何故,刘备说:“因为他阻碍我看徐元直了。”至此,如果徐庶能听到这句话,那份感动将何以言表。刘备手下诸将也是“无不伤感”。
再比如说他的两位兄弟和黄权吧。
关羽、张飞是何等人物,一个自视甚高,一个暴躁难驯,可刘备居然能同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且又能使他们于稠人广坐之地侍立终日,不忘君臣之礼。这恩威两面的尺度,如何把握才能恰到好处,实在是刘备独到的学问。而后来决意替关张二弟报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亲提数十万大军伐吴,甘冒矢石之危,以至兵败猇亭,无论如何,都是令人理解而大受感动的做法。
至于黄权,黄权本是刘璋主薄,他反对刘璋迎请刘备入川,向刘璋进谏,但是刘璋不听,然后,就被贬出成都去当广汉县长了。后来刘备与刘璋反目,攻取益州,各郡县望风归附,唯独黄权关闭城门,坚守城池,直到刘璋投降,才归顺刘备,但刘备仍不计前嫌,加以重用,黄权进献了夺取汉中之计,对刘备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羽失荆州之后,刘备亲率大军东下伐吴,黄权认为吴人骠悍善战,水军进易退难,建议刘备在部队后面坐镇,自己愿作先驱试探对方虚实。刘备不予采纳,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督率江北的军队防备魏国出兵。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打败后,黄权返蜀的道路被吴人切断,被迫降魏。蜀国有关官吏依法收捕了黄权的妻子儿女,并将此事报告给刘备。刘备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命即释放,一如既往对待。此前,魏国方面传说黄权的家室已被斩首,黄权不信,说他深知刘备的为人,刘备不会这样做。没多久,果然传来了被宽容的消息。
人格的感召力量,在刘备身上,可以说是达到了完美的体现。
有许多人认为刘备摔孩子,是为了收买人心。从表面上看,刘备摔孩子,确有收买人心之嫌。因为刘备摔的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后来的接班人--刘禅。如果我们从更深层面上对刘备的为人处世作一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来,甚至是相反的。
刘备对自己的下属是非常重感情的。张飞因醉酒被吕布夜袭徐州,不但丢了城池,连刘备的家小也丢在城里。张飞自知罪不容赦,欲拔剑自刎,刘备动情地劝道,"兄弟如手足,......手足断,安可续?"对一个丢了城池、丢了自己家小的败军之将,刘备尚念手足之情;对一个在乱军之中,舍身救出自己儿子的将军,掷子于地,以谢恩人,这与刘备的为人有什么矛盾吗?
刘备一向是礼贤下士,爱才如命。赵云救刘禅的时候,正是刘备创业之初、用人之际,那时,他把赵云这样难得的将才看得比自己的家小还重,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当他见到险些丢了性命的赵云时,掷儿子于地,脱口而出,"为了我的这个儿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样的言行是爱才之情的自然流露,我们能说他是在作秀吗?
从这里可以看出,说刘备摔孩子是为了收买人心,确实有点冤枉了刘备。在这里,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刘备之所以能够打天下,靠的不是收买人心的伎俩,而是爱护部属、爱惜人才的德行。
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德服人,是刘备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他的致胜法宝。就能力而言,刘备赶不上孙权,更不及曹操,但却能与孙、曹两家分庭抗礼,靠的是什么?是他的德行。他的宽厚诚信,他的重情重义,他的爱才如命,感动了许多仁人志士,比如像赵云等等,从而才成就了他的一番霸业。
也有许多人说刘备爱哭,在《三国志》中,仅有一次刘备哭泣的记录,而且明确表明刘备"喜怒不形于色",而在罗贯中的笔下,却成了一位宽厚的不会笑擅长哭的先主,《三国演义》中,有关刘备的哭,几乎与曹操笑的次数一样多,而且每次哭之后,刘备的权力及地位及跟附的能臣都进增一步......
"无情未必真豪杰",素不知:刘备的宽厚从何而来,因为礼贤下士?一个不会真实哭笑的人,面对名士的欢乐而不表露自己的同喜同乐,又岂能出于真心待名士。因为刘氏后裔?曹操至死不称帝,按理说,刘备也不该建立蜀国,理应继续树起汉室大旗,与魏抗争,刘备则不然,一边建制称帝,一边告天下:"备惟丕德,惧忝帝位。"一个哭出江山的人,一个借地不还的人,留给后人评说的是不会笑,是正义道德的延续化身,而他的内心,他的过错,均被"哭"所掩盖,所同情,随泪而去,正如诸葛亮挥泪杀马谡一样,用泪掩盖,流去了他用人失察的责任。
刘备并不是天生爱哭,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造成的。他虽是汉朝皇族后裔,但家庭非常穷苦,父早丧,母子相依为命,靠织席子、卖草鞋为生。刘备联络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之后,曾想靠军功升迁。他为朝廷立有军功,却因没有人情,只做了安喜县尉、平原县令之类的小官。后来,他跟随公孙瓒,助孔融、陶谦,投曹操、袁绍、刘表,总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在投刘表期间,被曹军所迫,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总逃不脱颠沛流离的厄运。只是到了赤壁之战之后,暂借荆州,攻取襄阳、南郡、贵阳等地,才有了自己的地盘。随后,攻取西川,占领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在出身贫贱,没有上层社会基础,起兵后又一直势单力薄,在军阀混战的夹缝中求生存,时时得依附别人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刘备除了会"哭"以外,还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向人们联络感情呢?
总而言之,刘备的哭,无论是爱才惜才,忧国忧民的真诚表现也好,还是一种"政治手段"。有一点毫无疑问的,他的哭,感动了百姓,舍家舍命苦苦相随;感动了文官、武将,与他共同浴血奋战,终身不渝;感动了公主,舍母离乡,共奔前程。刘备的哭,真可谓是哭出了水平,哭出了技巧,也哭到了一大片大汉的江山。因此,哭成了后人认为刘备得天下的原因之一。
3.刘备三绝之——以仁义收民心,以德取天下
在益州时,刘备若采用庞统的上策,正面攻击成都,只会使双方均损失惨重,不甚明智。刘采用中策,先去其手臂,再取其心脏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兵临成都,又不忍兄弟相残、百姓遭殃,而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收到了奇效。既得了益州,又收买了人心。其仁义即以仁收民心,以德取天下,这正是刘备的三绝之一。
人们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杰出的政治家。若论他们的德行、品格,曹、孙则远远不如刘备。刘备立身处事所表现出的品格特点,虽属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范畴,但作为政治家的品格而言,至今仍不失为一面光亮的镜子,是我们效仿的对象。
可以说"仁"字和"义"字就是众多人才归顺刘备,并为他效忠不渝的主要原因。然而,刘备不但用以情动人、以诚待人、体恤、爱护下属,更体恤天下的百姓。刘备,从他举事之初到称帝之后,始终重百姓、讲仁德、守信义,把握好处世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个人品格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失误。这是刘备在品格上不同于曹操、孙权之处,也是他大半生颠沛流离最终能成就鼎峙之业的重要内因。
翻阅三国史书,综观角逐群雄,可以说没有哪个争霸图王者的政治思想品格能与刘备相比的。刘备是汉末三国时代最得人心、最孚众望的争雄者,也是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三国政治家。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刘备,是历史上的那个刘备,而不是《三国演义》小说、影视剧中的刘备。小说和银屏上的刘备,很多方面并不是他的真实面貌,它们都没有把刘备的作为和品格艺术反映出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歪曲史实、虚假不实的误导作用。所以,我们更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一下真实的刘备。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汉末由于国家大动乱,百姓受尽战乱之苦,田园荒芜,衣食无着。刘备当平原相的时候,将府中财物施舍给百姓,以让百姓度过饥荒,自己在府里跟"士之以下者"即一般办事人员同席同食,无所挑剔。所以,大家都归附他、爱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当时有个叫刘平的富室一向看不起刘备,不甘心受刘备管治,买通了一个剌客去行刺刘备。刘备不知内情,热情款待了一番,剌客颇受感动,不忍下手,于是,将来意告诉刘备,作别而去。《三国志》作者陈寿为此赞叹:刘备就是这样深得人心的。
面我们写道,刘备起事之时,手下只不过有千余兵卒,后来又得到了数千位饥民,实力实在很小,为官也只做到平原相,但他在当时的名声却很大。在徐州牧陶廉病重时,对其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后麋竺率州人迎请刘备,刘备不肯接受。徐州所属官员陈登、孔融继续劝说,强调现在百姓拥戴贤能之主,徐州殷富,有人口百万,据此既可扶助朝廷,又可济世安民,这样,刘备才同意接任。陈登等将此报告给当时最大的割据列强袁绍,袁绍回书表示赞成,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孚所望也。"
刘备前半生虽然一无兵力,二无地盘,但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
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虽然无权无势,但他的人品却征服了荆州吏民。当他由樊城经襄阳向江陵撤走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今荆门市南郊),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左右劝刘备尽快前进,保有江陵,说现在相随的人虽多,但能作战的士兵却很少,如若曹操兵马追来,怎么挡得住?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坚决跟十余万民众一起走,尽管这样做有可能被曹操追上,也决不遗弃百姓。与民众休戚与共,真是紧要关头见真情啊,充分显示出了刘备的政治品格,这在古代政治家中是难能见到的,当然,民众对他的感激就不必说了。
由于跟随的民众太多,部队行进缓慢,终于被曹操率轻骑日夜兼程赶上,刘备遭受重大挫折,妻子死难,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也差点失去,只剩下数十骑斜趋汉津,汉津在现在的荆门市沙洋附近汉江边,正好遇到先朝派出的关羽船队,才幸免于难,得以由汉江至夏口。
刘备为维护自己的政治品格付出了代价,但,却赢得了万世千秋的赞誉。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评论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意思是说,刘备虽然面临颠沛流离的艰难,而他的信义去表现的很明显,形势逼人,情况危险,却不失言。最终必能成大业。正是由于刘备的政治品格有很强的吸引力,当时被曹操打散的部队很快又集结到刘备身边,参加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已归顺曹操的很多刘表部下又纷纷投奔刘备,于是才有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排部下为理由,向孙权提出借荆州,从而打下了"济大业"的基础,开创了"济大业"的全新局面。
我们知道刘备的祖父、父亲还曾任过州牧、县令之类的官职,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境已经很没落了。为了养家糊口,刘备甚至和母亲一起以"贩履织席"为生。可能就是因为他有过这种贴近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能够体会到当时劳苦人民的生活艰辛,因此逐渐养成了仁德宽厚的性情。
在三国时代的乱世混战中,刘备对百姓和下属的体恤和关爱,无疑让长年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和有识之士感到了温暖,为他打天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其中有这么一句:"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这句话本来并不过分,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将刘备作为封建时代的"仁君"形象而加以塑造的,与历史上的枭雄刘备自然不可混为一谈。然而许多读书不细心的朋友人往往先入为主的以《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代入历史上的刘备,最后得出诸如刘备"虚伪"、"沽名钓誉"等结论,这就混淆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刘备的"信义"、"宽仁"都是虚伪的吗?恐怕也不能这么认为。刘备任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先主传》)若没有平日真诚的宽仁表现,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刘备退往江陵时,后面有曹操的精骑紧追不舍,他宁可被曹操追上,也不愿抛弃追随他的百姓。像这样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信义和宽仁,我绝不能说是"虚伪"的。
但细细想来,这只是他在与人相比之下一无所长之时采取的策略罢了,如果把刘备这一点也推翻的话,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就是一个笑话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刘备是靠仁义起家,也因它而败家。刘备以仁义取得关羽,张飞,赵云,孔明等人的辅助,以仁义借取荆州,接着看似不情愿的夺了益州,驱了刘璋。明是要取人家的地盘,却做得这般仁义,这给人的感觉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后话还有就是鲁肃数次讨荆州时刘备声泪俱下的表演,真是让人不得不折服啊。使得这忠诚,厚道的鲁肃拿这刘备没什么办法啊。这不是与地痞之流无异吗?
再后来,吕蒙袭了荆州,失了二弟,仁义之主刘备为泄此气,举全国之力伐吴,也被火烧连营,身死白帝城。这不是江湖义气是何啊?一国之君为一已之私心而忘大义,是仁君明主之为吗?
在三国中,刘备之所以被看作是英雄,一是罗贯中的大力支持,人气旺;二是皇家血统,众人也都认为只有他刘氏人才能作中国之主,那才是正统。看看刘备,有何可取。
能统一天下的是能者居之,无能之人为何不让贤呢?
其实,远古的禅让就是一种最朴素的民主思想,为何到后来却退步了呢?所以,在那个时代,能者取而代之是正常的,没什么大逆不道的,是历史的必然,是一种进步。相反,那些自以为是正统的却又无力驾驭中国的人是历史前进的阻碍,是不应该的。
从这个角度看,刘备并没有三国演义中所描述得那么伟大。
悲剧英雄
刘备有了人才,有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说他的霸主地位必会势在必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实并未如人所料,他失败了。
我们知道,隆中对的第三步是占领汉中。虽说,刘备战胜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使三国鼎立的局面真正形成。但是,这次战役让刘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刘备在汉中自封汉中王以对抗曹操早前逼汉献帝封的魏王,表面上还是讲“群臣见逼,迫臣以义”。其实,他本人和他手下群臣有哪个把汉献帝真正放在眼里的,对汉献帝忠心的要看许昌那群人,为了保汉献帝不断的流血流汗,荀鱼为了阻止曹操称魏王居然闹到郁闷而死。刘备大封群臣,诸葛亮统百官事,军事上以关羽为首,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紧跟其后,正式建立了蜀汉的政权。
在此前,刘备命令刘封、孟达从白帝城翻越大巴山北上,攻占了申耽兄弟驻守的上庸一带,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曹操败退,申耽兄弟不战而降。
刘备派费诗给关羽送委任状的时候,命令关羽向襄樊方向做试探的进攻,争取拿下襄阳。但是,这时候刘备还没想到要真的和曹操决战,隆中对的第四步“抑天下有变,则亲帅大军出关中,命一上将向宛洛”的时机显然还没有到来。然而,刘备和他的智囊团却没有想到,蜀汉政权表面的风光下,正涌动着无穷的危机。
关羽进攻襄樊的战役非常的顺利,实际上也有麻烦,他包围了樊城的曹仁,襄阳的吕常,但都没能将城攻破。曹操荆州方面的守将曹仁顶不住了,向曹操求援,当曹操第一拨援军于禁、庞德赶到襄樊附近的时候,正是襄樊每年的暴雨季节,于禁、庞德很快就变成了水鬼。而曹操又震撼于许昌南阳以南大面积被关羽策反,打算迁都河北以避锋芒。仅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认可关羽卓越的军事才能。但这次多亏曹操的谋士们还有点理智,放弃河南,迁都河北,然而,曹操的天下霸业就会转眼成空,所以,襄樊就成了必争之地。
曹操一方面从全国各地调集精锐部队去支援襄樊,这中间包括曹操手中最厉害的将领徐晃、张辽及曹操本人。另一方面派使者去东吴向孙权陈述厉害,这就像赤壁之前诸葛亮游说东吴的情况一样,需要两个大国连手对付。孙权想荆州也已经很久了。赤壁之战前后由于需要刘备帮助对抗曹操,同时刘备力量弱小,对东吴没什么威胁。后来趁机夺取二郡,是看到刘备无力东顾,而和刘备划江而治则是怕激怒刘备,没把握对抗。现在刘备越来越强大了,全取荆州看来已经只存在于梦想当中,可机会突然来了,有曹操的连手,关羽又没分身之术,一定可以战胜刘备,这么好的事情,孙权怎么可能不愿意呢,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公元219年,从八月份关羽威震华夏到十一月份关羽败亡,形势的变幻真是鬼神莫测。刘备和他的谋士们低估了孙权争夺荆州的决心,其实,当时他们应该考虑一下他们夺取汉中的决心。也没有考虑到曹操和孙权联合的可能,当然,这个确实难以预料,因为曹操和孙权之间有太多的仇怨。然而,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却出现了,孙、曹联合了。关羽除非投降,否则只有死。远在四川的刘备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并且,刘封、孟达又不敢轻兵犯险,弄得人心惶惶的,这时巨星陨落了,关羽战死了。
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尽人皆知的,是他最早的兄弟,也是他的左膀右臂,而荆州被全部占领也不再是一个局部的输赢,而是战略上的进退,于是孙刘之间的一场大战是免不了了。于是刘备出发了,但是,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为了给义弟报仇,刘备与孙权进行殊死较量,实在太冒失了。之前,孙权曾做出极大的让步,准备送回孙夫人,归还荆州等。假使刘备当时头脑清醒、胸怀若谷的话,就不会这么愚蠢地丧失这次绝佳的机会。谁不知,刘备早对荆州垂延三尺、梦寐以求。若得荆州,蜀国实力将会大增,然后伐吴就省力多了。可惜,刘备头脑发热只知报仇了,失败也是自然的,因此,刘备的失败与关羽有很大关系。
刘备在一生的奔波中,投靠了不少人,从所受的官职而言,刘备到哪里都饱受重视,并非寄人篱下。甚至于别人还分兵权给刘备,绝非虚名,而这些人为了礼遇刘备,也让刘备带兵出征。由此可见,刘备的名望很高。不过,刘备的毅力更值得人称道,屡败屡战,就像打不死的蟑螂,韧性超强,可惜前半生的最后下场都是以被击败作收。刘备的下半生攻下益州及汉中,后来却在征吴时失败。
奔波一生颠沛流离的刘备,投靠的人比所谓的“三姓吕布”还多,甚至于还向吕布投降,理论上及实质上都是吕布的下属,这点倒是没有人太多的人知道。后来刘备阴谋招兵,马就不必买了,直接抢夺吕布的马,所以吕布攻击刘备,刘备又战败,逃亡投靠曹操,否则刘备就因此结束。
不可能“久为人臣”这是刘备自立的野心,因此不可能寄居人下,从投靠的势力众多也可看出。
刘备辛苦一生,希望能复兴汉室,可惜最终还是功败垂成,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他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
对于刘备,陈寿的评价还是比较公正的,就是有霸王之姿,但是由于性格上有弱点,主要是心好,心好就难以对政敌下狠手。这也可以说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
决策上的失误。刘备准备伐吴时,正好东吴周瑜和鲁肃吕蒙都死了,好像没什么人才。此时不伐何时伐啊。我们可以站在刘备的角度想想,魏强大,蜀吴弱小,就算全心全意联合起来也未必能打过,更何况还不是真心。正好这时吴几员能打仗的大将都相继死去,蜀相对来说军事力量比较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能不动心吗。
联吴只能抗魏而无法灭魏,灭吴后国力必能增加,既可与魏抗衡,灭魏的机会将会更大。所以,刘备发动对吴战争,只可惜刘备军事指挥才能有限。辛苦积累多年的军队被他一下败光了。所以,刘备决策上的失误,也许只能称为军事上的失误吧,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力上的差距。中国古代,发展最好的区域是中原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也是中原,而这却是曹操的地盘。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势力,或是人才储备,曹操远强于孙刘。
刘备的一生奋斗得非常辛苦,但刘备依然尽可能的做到最好。他一生颠沛流离,但是没有在任何困难的战局中死去或者被俘虏,也没有在任何困难的形势下灰心丧气,比起被陈寿评价为勾贱转世的孙权来,他要坚韧得多了,甚至可以说,古今中外,找不到几个比他更为坚韧的人了。
三国中论知人善任,几个人都有所得失,说不上哪个比哪个更高明,但刘备对下属之好是公认的,几乎没有杀过大臣,也没逼死过大臣。但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刘封,另一个是庞统死的时候说庞统坏话那个。更没有将那个大臣全家杀光光,而曹操,孙权在这方面都是劣迹斑斑,所以,刘备被后人称为仁主是当之无愧的。
有人说刘备以哭得天下,其实,这话并不完全正确,应该说他是以自己的三绝才打得三分之一的天下。历史上的刘备真得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代表吗?通过以上对刘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刘备并非是软弱、无能之人,更不要说软弱、无能的代表了。我们以上说过,刘备虽不是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英雄形象,但我们不可否认他是个英雄。虽说,这位英雄是位演艺悲剧的英雄,但悲剧也同样有它值得欣赏的价值,值得我们后人尊敬、爱戴和学习的地方。
希望通过以上对刘备的讲述,让你对刘备有一个全面而又确切的了解,对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有一个新的认识。
?

.pp alor:#f00;tt-drat:derl;}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