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七十章 就要让你彻底服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位大大,昨天猜到这位大汉是谁了吗?求推荐票)
蒲元向那个大汉招了招手。
“沙摩柯,你过来。”
“师傅,什么事?”
那大汉瓮声瓮气的说。
“沙摩柯,以后我不再是你师父了。”
沙摩柯急了,往前紧赶几步,一下子跪在蒲元身前,磕头如捣蒜。
“师父,摩柯哪里做的不好,您告诉摩柯,摩柯一定改,可你不能不要摩柯了啊。”
蒲元拍了拍跪在自己面前的沙摩柯的肩膀。
“沙摩柯,你起来吧。你没什么错。”
“我没什么错,那师父为什么不要我了?”
“傻孩子,师父怎么会不要你了呢?”
接着蒲元就告诉沙摩柯我们刚才的协议,沙摩柯转到我那里做徒弟,继续学习制铁技艺。沙摩柯也见过句突的刀了,知道蒲元说的都是为他好,在我这里可能会学到更多的技艺。不过沙摩柯还是不太乐意。
“那我以后做了他的徒弟,他岂不是看不到师父了。我不乐意。”
蒲元眼里含泪,脸上确满含笑意。
“傻孩子,我和赵统贤弟以师兄弟相称,我师弟怎么会不让你来看我呢?”
“那……那你以后还教我刀法吗?”
刀法?蒲元会刀法?不过我也猛然释然了,一个不懂刀法的人能制出让使用者圆转如意的刀来?后世的抗日名将彭雪枫将军博采众家之长,改进了骑兵的马刀,一个中队的骑兵8分钟内就砍掉了200多小日本兵的脑袋,直砍的小日本哇哇乱叫,本身彭雪枫将军也是个用刀高手啊。就算我周围的人,虽然我吴普师兄不上战场厮杀,可他的内功到了一定程度,那类似于沾衣十八跌的功夫也是在对身体有极深了解之后才能创造出的功夫啊。
“傻孩子,三年了,你已经学全了我的刀法了,剩下的就是你在实战中提高了。我本身又不上战场,也很难再指导你了。更何况,你力大无穷,刀对你来说太秀气了,我感觉你也不太适合用刀,你以后还是武艺方面再投名师吧。”
说了一大通之后,蒲元让沙摩柯跪倒在我面前正式拜我为师,以后称他为师伯,到此我们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我的济世堂将在南安尽快建立并扩大分部,制铁方面和蒲元秘密合作,并不断提供给蒲元各个档次的钢块,蒲元也把自己手下的人分为几类,忠心可靠的算做我们的人,可以适当传授核心技艺,和我的钢铁厂共享一定秘密;而后再有只是蒲元制铁的人,只能掌握一般以上一点的蒲氏技艺;再然后就是一般人员了,不必知道太多东西,能在这里养家糊口就可以了。
既然成了一家人,我也不再对蒲元隐瞒什么了,大约告诉了他如何较大量一次性制造好钢的工艺,他以后可以凭我的信物随时自由进入我的钢铁场参观体会,他这里不必大规模建造了,如果那样,不好保密。另外我们师兄弟俩也进行了交流,最后我们一致认为,要造好的兵器除了要用好钢外,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淬火。现在蒲元淬火用的是水,他说他也注意到水不同,最后打制的刀质量有很大差异。我笑了,历史上就记载蒲元给刘备伯父打制刀具必须要到成都取水。看我笑,蒲元就问我句突他们的刀具如此锋利原因是不是就在于淬火?我点点头,我从理论上给蒲元讲了我对淬火的看法,给他讲解了铁里面大概地结构,加热后会怎么样,正常冷却会怎样,快速冷却会怎样等,把蒲元听的是目瞪口呆。我告诉他我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是水、盐水、油、童子尿或动物尿。水用的最多,但当在300~200℃范围内冷却仍很快,易引起钢的淬裂,食盐水溶液:常用5%~15%的Nacl溶液,优点是可增加650~550℃范围内的冷却,且基本上不改变300~200℃时的冷却能力,可避免淬火软点,使硬度均匀。油:优点是无论在高温650~550℃,还是在低温300~200℃,冷却中都很缓慢且油淬火工件一般不易开裂。缺点是易燃,好刀多采用混合淬。混合淬的配方不同的兵刃不同,一般的刀刀口淬火,约一指;刀尖也淬火。其中制作精品刀具,采用分段分次淬火:待刀身由红变黑时,采用香油快速喷淬,且刀背同时采用水浅淬,约半扁指。经过如上处理的刀,一般就会刀口硬、刀尖硬、刀背略硬、刀身里面软外边略硬。淬火的窍门就是温度,当刀剑加热变色呈樱红色时,就达到了淬火温度,迅速取出,蹭掉上面的氧化皮,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观察色变。垂直放入淬火介质中,搅动几下,迅速取出,看刀刃的变色,开始的时候是白色的,然后变成黄色,然后是蓝色。刀剑的硬度和韧性的最佳汇合点,就是当变色到黄色快蓝的时候,再放入适当的介质中淬火。适当的回火可以增加其坚韧性,利用童子尿等尿液可以增加耐磨性。适当时候可以采用双液淬火法,即在工件的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的硬度;而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小的淬火介质,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使其有一定的韧性,但双液淬火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淬火工艺,掌握起来并非易事,它需要操作者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既要掌握好开始淬火的温度(温度过高,淬火后工件发脆,温度过低,则硬度不够),又要掌握好从第一种介质取出的时机(实际也是工件温度);蒲元越听眼睛瞪得越大,嘴里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也不知道。

我见状也停住嘴了,好一会蒲元才回过神来,他一个劲的感叹我乃神人也,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哪能告诉他我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当年没事时在家用电脑搜的啊。我摇头笑了笑,蒲元就不再问这个问题了。在交谈中,蒲元也提到句突他们兵刃太废钢,能否省点这种百炼钢。我就说:
“蒲师兄,我也想啊,只是我没有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
蒲元略略思索一下说:
“师弟,你刚才说熟铁和生铁含碳量不同,如果我把他们混合均匀达到一定比例后,也应该是不错的钢啊,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百炼钢,另外如果用熟铁做刀背,百炼钢做刃口,锋利程度也应该能够满足作战使用,这些我感觉能行。”
天才啊,这就是后世比蒲元晚了几百年的綦毋怀文提出的宿铁制造法的雏形工艺和綦毋怀文对制刀工艺进行的重大更新,后世的綦毋怀文用灌钢法炼制的钢做成刀的刃部,而用含碳量低的熟铁作刀背,这样制成的刀具刃口锋利而不易折断,刚柔兼备、经久耐用。这样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选择材质,发挥各种材质的优点和长处,节省某些贵重材料,降低成本和费用。一把刀的背部、刃口实际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具有不同的性能。一般来说,刃口主要起刺杀作用,因而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应该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而刀背主要起一种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使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这样就要选择含碳量较低、韧性较大的熟铁。在制作刀具时将熟铁和钢巧妙结合起来,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用在合适的地方,既满足了钢刀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要求,又节省大量昂贵钢材,利于钢刀的推广和普及。
“师兄大才,小弟认为这完全行得通,您可以一试,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艺来,所需费用由小弟一力承担。”
蒲元是痴迷于工艺的人,既然和我是一家了,也没有什么客气,就这样说定了。旁边伺候的胡驹看我们说的告一段落了,赶紧给我们续水。这时我俩才看看周围情况,原来庞统师叔对这一来不感兴趣,二来知道这是我俩的秘密,早带着张嶷出去了,这里只有句突、胡驹、沙摩柯在这里了。沙摩柯边听我们讲,边喝水,他也是第一次喝这种茶水,可能是觉着爽口,不停地让胡驹给他换,刚才胡驹已经在嘀咕了,足足给他换了5大壶了,而沙摩柯还坐在那里喝,连趟厕所都没去。
看我们谈得挺欢,沙摩柯从蒲元的表情也知道我在制兵刃方面确实不比蒲元差,看那表情,起码这方面作他师父是没什么问题了。他那大脑袋刚才在四处乱看,胡驹偷偷告诉我,刚才沙摩柯看到竖在舱内我的狼牙棒头了,眼睛直放光,只是我刚才在和蒲元说话,没敢吭声。我点了点头,示意胡驹我知道了。沙摩柯看我和蒲元说话告一段落了,就想说点什么,被我一下子就看到了,我就对他说:
“沙摩柯,你是我的第一个徒弟,有话你就说吧。”
“师父,徒弟以前也爱用你这种铁蒺藜蓇葖,不知师父可否把你的兵刃借徒弟一看。”
哦,原来狼牙棒他叫铁蒺藜蓇葖,前世看三国演义,沙摩柯手中的铁蒺藜蓇葖还是一件宝贝呢。我从沙摩柯的眼神里看出,他好像对我的功夫还信不得过,毕竟句突被他打得兵刃脱手啊。不过我知道,句突虽然力气不小,但比起我和胡驹来,那还差一截子,他擅长的是弓箭,眼神好使,属于我们三人组中的狙击手,近身格斗还是我和胡驹强啊。我点点头,胡驹就把狼牙棒头按到戟杆上,单手提过来往沙摩柯手里一递。沙摩柯满不在乎的伸手就接,没想到一下子没接稳,差一点掉地下,他的脸色有点变色,没想到我的兵刃能这么沉,看向我的眼光就变了。我见如此,为了让他彻底服气,就招呼胡驹他们:
“走,上岸,找个平整的地方,让胡驹和沙摩柯过两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