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原来张嶷有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嶷算是服了,两个回合就被打败,而且是两遍,一遍是自己一个人上,另一遍是两个人一起上,惨啊。以前还自以为武功不错,一直号称以武功而闻名,并且在南充时还靠自己的勇武打退了暴徒对县衙的攻击,号称千人敌,而今天算是见识到高手了,虽然很是服气,但可以看出,脸上很是有沮丧之意。庞统师叔也看出张嶷的沮丧了,过来拍了拍张嶷的肩膀说:
“徒弟,打不过大师兄很正常,别看他小,你知道谁教过他武功啊?”
张嶷很是奇怪。
“师父,他不是家学的吗?”
旁边张苞哈哈大笑了。张翼也很奇怪,就问:
“苞贤弟,你为何发笑?”
张嶷也同张翼一个表情。庞统师叔就看着张苞说:
“贤侄,别卖关子了,告诉他们吧?”
张苞就略带夸张和他们说起来。
“我这三弟武功学的人多了,除了我赵四叔亲自教,还有他舅舅也教过,不知道他舅舅是谁?他舅舅就是西凉锦马超,打的曹操割须而逃的那个,单挑挑的曹操那边无人敢应战了的那个。去年我们一起去西凉,他舅舅就亲自教授了我三弟好几个月,在那里,使刀的还有一个高手,叫庞德的,听说过吧,对,就是那个西凉第一使刀高手,我估计也就比我关羽二爷稍微差上那么一点吧,他经常和我三弟喂招。那里还有一个阎行的,别看不太出名,那近战功夫可是天下少有,步下格斗,马超叔叔也不一定能赢他,我三弟自然也受过他的训练。当然了,我父亲也教过我三弟,他的戟法很多来源于我父亲的传授,你不知道我父亲懂戟法?小意思啦,我父亲的戟法那可是师于天下使戟的最高手吕布和典韦的。当然,我老爹可不是他们的徒弟,只是师于啊,不要误会啊。对了,还有黄忠,就是那个快七十的人了还能和我关羽二爷打的不分输赢的黄忠,也就是,就是这家伙,黄叙的老爹,他把战场的很多东西都教给了我三弟。这么多师父,全是大汉第一流的战将,我三弟能不厉害?问我啊,当然,我三弟学,我也不能闲着啊,我老张自然也都学了点,就是那么一点点啦,问我和我三弟比的话,谁能赢?这个问题吗?无可奉告。”
庞统师叔、吴普师兄、王平、黄叙、胡驹、句突等人听张苞如此说,都笑了。庞统师叔和王平一挤眼,王平会意的说:
“张将军,要不和赵少爷现在比划比划?”
张苞连忙摆手,捂着肚子说:
“不行不行,我现在肚子疼,不能动手的。”
句突在一旁故意说:
“吴先生,张少爷身体不舒服,您赶快给看看吧。”
吴普师兄故意一伸手,抓住了张苞的手腕,装出要给张苞诊脉的样子,张苞又装出一副可怜相来。
“我说,各位,我三弟哪用和我动手啊,我俩谁还不了解谁,三弟,是不是啊?”
我也乐了。
“当然,我们俩不用比,自家兄弟,一起好好练好武艺,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保我大汉江山就是了,何必一定要私人之间分个高低。”
“对呀,这才是我的好三弟啊。”
张嶷他俩也是聪明人,自然也明白我们说话背后的意思。庞统师叔对张嶷说:
“徒弟,武艺你师父我教不了你,以后就让你师兄指点你吧。”
张嶷转身对我一施礼。
“大师兄,还望以后不吝赐教,多多指点师弟。”
张翼也对我施礼
“赵公子,以后翼亦盼能得到指点。”
唉,两个大男人都这么说了,而且师叔也放话了,更况且,我也知道历史上这兄弟俩是蜀汉后五虎将军,均为蜀汉忠臣,同王平、廖化、马岱一起非常活跃,特别是张嶷智勇双全,几乎料事如神,最后为了救姜维,死的非常壮烈。张翼虽然在后期因为感觉到蜀汉国小民劳,不同意姜维屡次北伐,但分歧归分歧,当姜维命他和自己一块北伐时,还是尽心尽力,屡破强敌,但时运不济,最后和姜维一块死于乱军之中。历史上他俩的武艺在后期还算不错,但比姜维还是差了很多,比之三国前期我父亲这些人来,他们差的更多了,实际上后来蜀汉就几乎没有什么武艺出众的大将了,单对单时,很是吃亏,比如张嶷就曾遭魏国大将王双重创。今天既然他成了我师弟,历史已经因为我改动了,那就索性再改改吧,把他俩的再提高点,为蜀汉也培养点人才。于是我就赶忙说:
“二位,不要客气,统自然尽力把我所知传授给二位。这样吧,张嶷是我师弟,我传授没什么问题。我比张翼还小,名不正言不顺,师叔,你看这样行不,我替我父亲收他为记名弟子,回去后,再禀明我父亲,征的他同意,不过,我相信,由师叔亲自出马,我父亲那边没什么问题。”
庞统师叔一听,点了点头。
“没问题,回去后,我亲自找子龙商定此事。不过,张翼你放心,由我和统儿作保,子龙将军一定会答应的。”
张翼很是高兴,给我和庞统师叔深施一礼,表示感谢。我又接着说:

“这位王平,是我父亲现在正式收的唯一弟子,很多枪法已经传授于他,我喜用戟,戟法与枪法有所不同。张翼用大枪,以后还是多向王平讨教一些,我从旁教授吧。”
张翼一听,连忙说:
“翼从命。”
接着又对王平施一礼,言道:
“王师兄,还望以后多多指点愚弟。”
王平一拱手。
“不敢当,张贤弟客气了。既然少爷说了,平自当知无不言。不过,以后,咱们还得多多向我家少爷请教才是。”
庞统师叔在一旁说了:
“都别酸了,就这么定了。”
突然,吴普师兄一把把张嶷的手腕抓住,三根手指就搭在了张嶷的脉门上,脸上很是沉思。张嶷刚要摔开吴普师兄,就看见庞统师叔给他使了手势,让其少安毋躁,张嶷也就任吴普师兄闭眼把脉了。几息之后,吴普师兄又拿过张嶷的另一根胳膊,把起脉来,慢慢的,师兄睁开了自己的眼睛,盯着张嶷问:
“张老弟,你去年是否先受火熏,然后又遇冷水刺激?而后四肢关节疼痛,卧床不起?后来绵延数月,上月才好转是不是?就是现在,每逢天要下雨,你腿部关节必疼且肿胀是不?”
张嶷很是奇怪:
“你怎么知道的?”
旁边句突说了:
“张公子,你不知道我们吴大爷的身份啊?他是天下2大名医中华师父的大徒弟,精于医术。我家少爷也是他师弟。”
张嶷赶紧恭恭敬敬地请吴普师兄给他诊治。吴普师兄就现场给身后伺候的小徒弟将接起来。
“此病为风湿痹痛,多数情况下缠绵难愈,你们要首先辨好证才能确定治疗方法,根据病人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是虚实寒热,如属实证,当辨明是风痹、寒痹、热痹、抑或湿痹?如体质偏虚,当判断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虚,抑或脾肾亏虚?继而综合辨证,整体调节。如外有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内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见腰膝冷痛、关节肌肉重着麻木、腿足屈伸不利等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寒滞经脉见四肢关节冷痛、面色少华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阴虚夹湿热者,用左归饮合四妙散;阳虚夹寒湿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味等等。需分别采用疏风祛湿、温经散寒、温寒祛湿、清热凉血、活血通络、补肾壮骨等不同治疗方法。或散风寒于外,或清热除湿于内,或活血以祛瘀,或温经以通络,邪去络通,“通则不痛”,其组方原则以消热、利湿、养阴、护肾、补肾、护肝、祛疼除湿、活血通络等,常用补肾药有:补骨脂、接骨木、川断、杜仲、仙芽、巴戟肉、丝子、牛膝,清热养阴药有生石膏、生地、玄参、绿豆衣、石斛、水牛角,以佛手、陈皮、薏米护胃、祛风湿常用羌活、忍冬藤、威灵仙、五加皮、青风藤、马钱子、蜈蚣、全蝎。利水常用葶苈子、白芥子、桂枝、桑白皮,活血止血常用丹皮、川芎、生藕节、生槐米、羊蹄跟、积雪草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以补肾健脾为主,补肾以六味地黄汤加咸加用杜仲、枸杞、菟丝子、骨碎祜、锁阳、淫羊霍、狗肾等,健脾以四妙汤加减。气虚外感暑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以清暑益气汤合四妙汤加减,方用当归、葛根、茵陈、苦参、猪苓、泽泻、黄苓、黄柏、知母、羌活、除风、苍术、白术或黄芪、桂枝、党参、升麻、甘草等……”。
吴普师兄唠叨了好一会,把张嶷也说的差不多明白了,张嶷也知道,如果现在不好好诊治的话,他的病情就会复发,并且越来越严重,甚至于两腿都走不动路了。这也确实,历史上,张嶷在自己参加的最后一次北伐中,风湿已经严重到不能走动,必须依靠拐杖站立,于是有人提议把张嶷留在后方,但是张嶷执意跟随大军北伐。出发之前,张嶷向后主上疏道:「臣得蒙主上看重,屡受恩惠,加上有病在身,时常担忧突然身亡,不能报答主上。如今总算可以随军出征,为国效劳。如果取得凉州,臣愿意担任藩镇守将;如果不能报捷,只好牺牲自己以作报答。」结果张嶷在此次战斗中壮烈牺牲,死的极其悲壮。我真不知道,这风湿病是否是严重拖累了他。在我们的催促下,吴普师兄先给张嶷开了两个方子,内服外用。一曰地黄当归金甲汤,由干地黄30钱、当归1钱、人角枫须根2钱、刺三甲2钱组成,嘱咐张嶷将这些药切成薄片,加水1升,煮约半时辰,2次温服,隔日1剂。二曰三白皂剌熏剂,取鲜三白草2斤、鲜皂角刺八两克,用沙锅置火炉上,纳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治疗时炉火保持适度。1日熏蒸2次,每次半个时辰。如疼痛剧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张嶷自是照办,赶紧照方抓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