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从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嘿....喝....”封华在院子里练习枪法。这路枪法是封华把杨家枪和岳家枪融合在一起精炼而成,取名烈火枪法,名字上正和黄忠的狂浪刀法相对。只见他攒、刺、打、挑、拦、搠、架、闭,枪尖银光闪闪,枪缨红芒点点,好一路枪法!封华把那杆长枪使发了,招式灵动,变幻巧妙;舞到酣处,封华使出一招“直捣黄龙”,一枪刺穿了眼前的木桩。
“好枪法!”
掌声响起。封华收起长枪,定睛一看。只见院子门口处站着五个人,两个大汉和一个少年还有黄忠父子。为首的那个大汉自己不认识,大汉左手的两人却是孙策和韩当。
“主公,您看小徒的武艺可还过得去吗?”黄忠自得的说道。虽然是疑问的口气,可是话语间那自得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虽然不认识这个为首的大汉,但见到孙策恭敬的站在大汉的左后方,封华用脚想也能猜到此人是谁。只是黄忠口中的主公两个字让封华心中一惊:师父什么时候拜孙坚为主公了?
“哈哈,汉升你有徒如此,真是可喜可贺。恐怕就连我的伯符也不是你这好徒弟的对手啊!”场中各人瞧着封华的眼神各不相同,由于徒弟给自己长了面子,黄忠自然是摸着胡子,怡然自得;孙坚和韩当眼中尽是激赏之意;孙策则露出十分佩服的神情;只有师兄黄叙站在黄忠身后不停的对自己使眼色,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对自己说。
见众人就在院子里这么站着也不是个事儿,黄忠赶紧招呼众人进厅相谈。封华故意落在后面和黄叙并肩而行,低声问道:“怎么回事?”,黄叙悄声回答:“昨晚这些人来找父亲,那个为首的自称是长沙太守孙坚,说要请父亲出仕....”黄叙的见识有限,只能说个大体的意思,不过封华也听出点门道来,区星身死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孙坚应该早就从儿子那里听说了黄忠的本领,可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才登门邀请入仕呢?显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帮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请师父仕官,看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自己且先听师父和孙坚怎么说。
听了黄忠和孙坚的谈话,封华明白了:敢情是曹操大会十八路诸侯讨伐国贼董卓,孙家作为其中的一路,想趁这个时机招兵买马,像黄忠这样的人才当然是决不能让别人得到的,所以孙坚才会亲自来邀请师父仕官。
自从董卓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之后,行事日渐嚣张跋扈,汉室的尊严被董卓任意践踏。现在的曹操还是个愤青,于是就向王允要了七星宝刀,意图行刺董卓。结果当然是失败了。董卓平时对曹操不错(董卓这个人对手下其实是不错的),没想到这个狼心狗肺的曹阿瞒竟然要刺杀自己,当即大怒,发下海捕文书,命令各地官员缉拿曹操。
曹操是谁啊,乱世之奸雄!虽然曹操现在还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可也不代表他能忍受自己顶着个大汉通缉犯的身份过一辈子。于是曹操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回到山东老家招兵买马,并且发檄文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这么一来,董卓就成了国贼,那么国贼发布的通缉令自然也没人会放在眼里了。这么一折腾,曹操不但摆脱了通缉犯的身份,还因为组织诸侯伐董而赢得了忠君爱国的美名。高,实在是高!
准备响应伐董号召的各路诸侯都在整顿军备,厉兵秣马。孙坚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早就从韩当和祖茂的口中得知了黄忠这样一位高手的存在,不过当时长沙刚刚遭受战乱,百废待兴,自己虽然很想见识一下这个黄忠,但实在抽不开身。直到曹操发出檄文,孙坚决定响应号召,出师伐董。想起让韩当和祖茂赞不绝口的黄忠,孙坚便决定来豫章看看。
值,太值了!孙坚心里滋润的很。自己一到豫章,就和黄忠比试了一场。黄忠的武艺让孙坚震撼,竟然三十合不到就把自己摆平了。然后自己向黄忠表达了招揽之意,黄忠也很痛快的答应到自己麾下出仕。本来孙坚得到了黄忠这样的猛将就已经喜不自胜了,没想到老天爷给他来了个买一送二,黄忠的儿子黄叙和徒弟封华所展现出的武艺竟然不在自己的长子孙策之下,那个封华甚至犹有过之,孙坚心里十分清楚,这两个小孩如果能好好培养的话,将来绝对是自己军中的顶梁柱。

黄忠的心里也很高兴。虽然孙坚一上来就和黄忠开打,但是黄忠对此并不反感。身为武人的黄忠反而觉得这样的人很合自己的胃口。比武分出胜负后,败北的孙坚表现出的豪爽态度更加赢得了黄忠的好感。待到孙坚表达了招揽之意,黄忠更是感动,人家堂堂的一个长沙太守亲自来请自己这个草民,自己还有什么说的。
韩当也很高兴,黄忠的加入使己方的实力大大增强,在这次伐董的行动中一定可以大大的出风头。
孙策就更高兴了,酷爱习武的他自从上次见识了黄忠高明的箭术和武艺之后,就一直渴望自己将来也能拥有那样的武艺。这次黄忠加入父亲麾下,自己就可以经常向他请教了。
黄叙是小孩子心性,对于父亲出仕感到十分兴奋,这意味着纵横沙场的生活就要开始了。黄叙年纪虽小,却和父亲黄忠一样有一颗想要建功立业的军人之心。
众人里唯一一个有负面情绪的,就是我们的猪脚——封家大少爷。
真真的郁闷!本来在张角造反的那一年,封华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做一名绝世的武将。谋士就不必说了,这种职业技术含量太高,封华心知肚明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整天勾心斗角,封华想想就头疼;至于像曹操和刘备那样扯起大旗自己单干,这个难度就更不用说了,工作量大不说,还要经常的散发出“王八”之气来赢得部下的忠诚。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封华有自知之明,就自己这块料,顶天只能做一个像关羽张辽那样的元帅。不过呢,就算做武将也是很不容易的,想要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必须要找一棵大树才行,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本来封华早就挑好了一棵大树——曹操。之所以选曹操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自己是未来人,虽然不敢说熟知历史的走向,但是大的趋势还是清楚的,三国历史上实力最强的就是曹操的魏国,到时候自己只要帮曹操打赢赤壁之战不就万事大吉了嘛。
可是现在……师父怎么决定到孙坚手底下混呢?历史上的江东孙家也不知是犯了哪个太岁,从孙坚那里就开始流行英年早逝。孙策,周瑜,鲁肃,吕蒙....这些文武全才的牛人,几乎都是刚刚展露才华,就被老天爷给收拾了。好不容易出了个还算长寿的孙权和陆逊,可惜的是独木难支大厦,东吴也只能牢牢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封华头疼啊!没办法,看看能不能改变历史吧。不过貌似自己已经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这不,本来应该是刘备手下大将的师父黄忠现在不就跟着孙坚混了嘛。既然老天爷让自己上了东吴这条船,那自己就尽力改变东吴的命运吧。
到了晚间,封员外大摆筵席款待孙坚等人。大家尽欢而散。安顿好孙坚主仆,黄忠向封华问道:“寒月,为师明天就要和主公一起去长沙,你的打算怎么样?”和封华相处了这么久,黄忠知道自己这个徒弟年龄虽小,却和其他的小孩不同,很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弟子和师父一起去。”这还用问吗,在这个讲究忠孝仁义的年代里,师父投效了一方君主,做徒弟的当然要跟进了。封华心想:到了长沙后,接着就该到酸枣会盟了,到时候天下英雄齐聚虎牢关,要是连三英战吕布这么经典的打斗场面都看不到的话,那自己就算白来一趟三国了。
当天夜里,星辰璀璨明月当空,“还是古代的环境好啊!”封华想到即将远行,无心睡眠。披上外衣出屋溜达。不知不觉行至父母起居的内院。想起父母数年来的养育之恩,又想到此一去说不定会战死沙场,以封华这颗已经而立之年的心也觉得不胜伤感。第二天一早,封华把自己要去长沙从军的事情向父母说了。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封员外夫妇很欣慰:儿子长大了,有出息了。也是啊,想当初儿子出生的时候,自己就知道这个孩子将来绝不是平凡的人。可一想到儿子这么小就要离开家上战场,又忍不住心里泛酸,封夫人更是当场流下泪来。看着眼前慈祥的父母,封华的眼眶也红了,数年相处,自己对这一世的亲人已经有了深厚的亲情,嘱咐年幼的弟弟妹妹好好孝顺父母,在重重的给父母磕了三个头之后,封华和孙坚等人上路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