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卢中朗曲阳蒙冤,平黄巾刘玄德进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卢植经广宗大战黄巾后士气正盛,又得降兵数千,便统兵三万余人北上,继续追缴黄巾残部。
而张角经广宗一战后,身受重伤,心情混乱之极。又连遭败绩,不久便病死于曲阳。张角一死,众黄巾军便犹如一盘散沙,每战必败。
卢植便趁此机会,率军追击,并斩杀张宝,将张粱困于曲阳。眼看就要剿灭黄巾军主力,卢植心中大喜,命人提前准备好庆功宴,准备待一旦拿下曲阳便好劳军。
这日,卢植正于诸将在大帐中商议作战事宜,忽见监军太监左丰进帐前来贺喜。
“卢中朗劳苦功高,此次大获全胜,定有不少斩获吧,能否拿出来让下官开开眼界啊??”那左丰不阴不阳,奸笑着打量一番后说道。
这左丰此刻是摆明了想索要贿赂。
但卢植为人向来就看不惯这些宦官,当下心中便有些气恼。于是愤愤道:“众将士连续作战,军饷尚且未曾领到,哪里来的什么宝物??”三言两语将左丰打法出门。
然这左丰乃是十常侍张让手下心腹,平素间都作威作福惯了,见卢植不买他帐,心中十分气恼。正巧大将军何进又派董卓领兵援助卢植破敌,也来到曲阳。
董卓却是一个惯于阿谀奉承之徒,平日里与十常侍等多有所勾结。眼见扫平黄巾在即,便马不停蹄的赶来,妄图抢夺军功。
“公公何故烦恼。卓有一计可泄公公心头之恨。”这董卓打仗不行,玩阴谋诡计倒是得心应手。
“哦?”左丰一听,连忙问道:“计将安出?”
董卓阴阴一笑,凑近了小声说道:“只需如此这般........”
次日,董卓来到卢植帐中。
施礼过后,董卓问道:“卢中朗现困张粱于曲阳城中,可有破敌良计否?”
卢植见董卓领兵来援,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不曾有所防备,便道:“吾寻思这曲阳虽是孤城一座,然若强攻,只怕损失也不在少数。不如退兵十里,引蛇出洞。而吾与将军合攻,则一战可定矣!”
董卓捻着胡须,假装沉思片刻后欢喜道:“恩!!高,是在是高~~”(看过电影《平原游击队》的同志们都了解吧!)
时下,曲阳城中,尚有黄巾军约七八万人,张角一死又被官军围成,便个个士气低落。那张粱此时也是焦头烂额,早就想杀出重围。
这日忽听军士来报,官军后撤,顿时大喜。立即整兵备马,便迫不及待的领兵出城。
卢植见众黄巾军一出城,随即挥军包抄后路,准备截断其后路。
听闻后路被断,张梁如梦方醒,大呼上当,但此刻也只好带领残兵作困兽之斗。
卢植见黄巾军拼命,不敢丝毫大意,立即领兵将其拦住厮杀。
双方正在混战,忽听军士报告说,董卓领兵后撤三十余里,并未出动一兵一卒。
“该死,这个董卓搞什么鬼!”卢植心中大惊,董卓不出兵,岂不是要将自己侧翼完全暴露给敌人,自己将陷入险境。
此刻,那张梁也察觉出官军东南角好像攻势较弱,兵力稀少。于是,分出一队直扑过去。
卢植力不从心,战场形势瞬间转变,无奈只得引兵后撤。黄巾军见官军后撤,气势大震,一路追杀,卢植大败。
一直后撤了近五十里,方才收拾住,稳住阵脚。这时又有军士来报,董卓趁曲阳空虚,已领兵夺取曲阳。
“这个混蛋,竟然出这样的计谋!!”卢植终于反映过来自己是中了董卓奸计,不由得大怒,暗自骂道。无奈之下,只得先领兵回到自己大营。
“来人,快将卢植给我拿下!!”卢植刚回大营,就见左丰正得意洋洋的坐在帅帐中,命令军士将自己困住。
“左公公,这是干什么??卢植何罪??”卢植大惊,连忙叫道。
“大胆卢植,你作战不利,损兵折将,若不是董将军相助还不知何日才能破敌。本官已写明奏折,向皇上奏明你延误战机,定要将你处斩~~”说罢,左丰望两边一望,大叫道:“给我带下去,押解回京!!”
卢植长叹一声,终于明白董卓为什么会按兵不动,而后又突然夺取了曲阳,原来是早有预谋,和左丰联合起来谋陷害自己。心中虽有不甘,但眼下也只能先坐上囚车,回了洛阳再说。
一路颠簸,囚车行了两日后,忽然见前面出现一对军马拦住去路。
“玄德,怎么是你??”待那军马走近,卢植定眼一看却是刘备及关,张二将。
“老师,你怎么~~怎么会在囚车里??”刘备见囚车中正是卢植,慌忙滚下马来大惊道:“备听闻老师领军困张粱于曲阳,便在周正明处借来军马,特来助战。老师你~你怎么会在此??为何又落得如此下场??”
见刘备问起,卢植长叹一声,将自己遭遇说了一遍。刘、关、张三人听了顿时大怒,张飞更是立即就要拔剑杀掉押解军士,救出卢植。
刘备慌忙拦住道:“朝廷自有公论,翼德不可胡来!!”又馈赠些金银给众军士,嘱咐好生照顾卢植。

望着囚车逐渐远去,刘备长叹一声,心中很不是滋味。关羽道:“卢中朗连日来大胜黄巾军,眼看就可破敌,不想却被奸人陷害,这样的朝廷真是~~”说罢也是一声长叹。
“哥哥啊,眼下卢中朗被下狱,我等不如先回周将军那里,再作打算。”张飞又想起我来,摸了摸怀里的玉佩提议道。
刘备别无他法,只得从其言领兵往回走。
刚行了不到两日,忽听得不远处山间杀声大起,举手一望,只见尘土飞扬,两队人马交织混在在一起。
刘备赶紧举目一望,只见官军大败,背后黄巾军满山遍野,铺天盖地的跟在后面一路追杀,为首一将正是前日从曲阳逃走的张粱。而官军主将,正是董卓。
刘备大叫道:“此张粱黄巾贼兵,我等可速战~~”三人引兵杀出,包抄黄巾军后部。那张粱正在全力攻杀董卓,冷不及防刘备等从后面袭来,顿时阵脚大乱,黄巾军死伤无数。张粱只得引数百残兵往山中逃去。
董卓见黄巾军已退,也收住兵马。待安顿好营帐,便问刘备等现居何职。刘备言皆是白身,董卓闻言甚是傲慢,鼻子里哼了一声,不理三人,独自回军寨。
张飞大怒,骂道:“这厮,长得这般丑不说,前日还诬陷卢中朗,抢了别人功勋。今吾等救了他,反而被如此轻视~~”说完拔剑就要去追杀董卓。刘备和关羽慌忙拦住道:“他虽无耻,但终究是朝廷官员,不可妄杀!!”二人劝了半天,张飞这才终于罢休。
整顿好兵马,刘备便带上关、张二将领兵赶往青州。
不数日,又得军报,言张粱已被刺杀,部下严政献了首级投降;又有黄巾余党赵弘,韩仲,孙忠等聚众数万,言与张角报仇,四处烧杀劫掠,朱隽召集各路官军一起讨伐。
刘备得此军报,便与众人商议道,此次出兵,不能无功而返,眼下自己离朱隽兵马最近,不如领兵相助,也可立得大功。
此时,赵弘等正领兵占居宛城,与官军对垒。朱隽得刘备援助,心中大喜,便领兵将宛城团团围住。自己引兵攻之,赵弘遣韩仲出战。朱隽派遣刘备、关、张攻城西南角。韩仲尽率精锐之众,来西南角抵敌。朱隽自纵铁骑二千,径取东北角。贼恐失城,急弃西南面回。刘备从背后掩杀,贼众大败,奔入宛城。
没过几日,城中断粮,韩仲使人出城投降。朱隽不许。刘备说道:“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朱隽答曰:“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
“不容寇降是矣。今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刘备见朱隽不同意,又提议道:“不若撤去东南,独攻西北。贼必弃城而走,无心恋战,可即擒也。”
朱隽深以为然,随撤东南二面军马,一齐攻打西北。韩仲等果引军弃城而奔。朱隽等随即率军掩杀,射死韩仲,余皆四散奔走。正追赶间,忽见正东一彪人马到来。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
刘备见此人气度不凡,上前打听。言此乃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年十七岁时,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坚谓父曰:“此贼可擒也。”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坚赶上,杀散众贼。由是郡县知名,荐为校尉。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聚众数万;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斩许昌并其子许韶。刺史臧旻上表奏其功,除坚为盐渎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今见黄巾寇起,聚集乡中少年及诸商旅,并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余人,前来接应。
朱儁大喜,便令孙坚立即率军攻打。黄巾军见官军势大,不敢恋战,四散奔逃。孙坚一路追杀,黄巾军大败。这边,张飞又刺翻孙忠,刘备追上前去,开弓射死赵弘,朱儁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于是,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
数日后,朱隽班师回京,刘备等也跟在其中。朱隽因破敌有功,被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朱隽又表奏孙坚、刘备等功。孙坚托了人情,任别郡司马上任去了。唯独刘备,因朝中无人,且身份卑微,一连在洛阳等了数日,也不见有任何消息,心中闷闷不乐。
这日,刘备闲来无事,便在街上闲逛,忽然听得背后有人大叫道:“玄德,多日不见,汝怎会在此处??”回头一望,正是前日一同领兵援救青州的周浩,周正明。张飞一见,更是大喜,连忙跑过来问长问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