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战奔狼原(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奔狼原。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地名。对于曹彰军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价值不仅仅是犷平长城外的一座城塞。牢牢控制住奔狼原才有牵制乌丸骑兵东进渔阳的可能。
“姜”字帅旗赫然出现在奔狼原。全体将士就地休息。姜火望着本方十余骑斥候疾驰前行扬起的雪渣,眉头紧锁,脸上呈现出忧郁的神色。
“奔狼原的地形比想象的还糟糕!”姜火压低嗓音,避免影响士气。本以为这里好歹有座城塞,结果发现空旷的平野除了十几米长的破墙,根本无险可据。即使那十几米长的城墙也就两米多高,裂缝、断层让它看上去更像几块巨石简单拼凑的样子。岁月的磨砺、自然的侵蚀令这座曾经作为汉军狙击匈奴的要塞变成一道残垣。
“姜少,依照我军现有的石料是筑造箭楼还是修建城塞?”机关学方面邓宁只能请教姜火。
姜火扬起马鞭指着空荡荡的旷野说道:“周围全是平地,无险可守。不管是造箭楼或建城塞都毫无意义。除非能修筑几百米长的城塞。我们带来的石料远远不够啊!”
“前方十里出现黑狼骑斥候。”斥候脸颊的箭伤和惊恐的神色让姜火开始不安。
朔风起,彤云涌。战场瞬息万变如同天边的风云。
“该来的总会来!黑狼军大概多少人马?”姜火冷峻的表情配合着此刻的环境。
“不敢细探。黑狼骑斥候单兵作战能力太强。我与三名同伴被他们发现最后只剩下我…”斥候垂着头。姜火可以想象这名斥候是如何九死一生逃出黑狼骑斥候的追杀。
乌丸最优秀的部队黑狼军。他们拥有可怕的单兵作战能力。骑射是他们赖以成名的杀手锏。黑狼军行军时通常出动大量的斥候负责正前方和两翼方圆三十里游弋。这些斥候一旦遇上敌方斥候迅速采用骑射压制对手。尤其是进入本方十里范围必定穷追猛打直至歼灭为止。黑狼军的马匹优良,爆发力迅猛,加上骑术精湛,故能追上敌人给予致命一击。
邓宁道:“黑狼军情报方面占得主动,知己知彼。看来我军处于被动局面。”
姜火轻松地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轮到我们做屠狼的第一批人啦!”
“前方出现黑狼骑斥候!”第二拨斥候负伤回队,伤痕累累。
天际三、五个黑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姜火意识到敌方斥候基本探明我方动向正赶回去报告军情。
“一群藏头露尾的家伙!隔这么远能看清什么!”姜火故意轻蔑地狂笑缓和士兵紧张的情绪。
队伍里有人开始骚动。骚动是降低士气的祸害。训练有素、补给充足的部队通常士气高昂。姜火一眼就能洞穿麾下士兵平时训练不及直属一军。
“骑兵是步兵的天敌。邓少认为我军该采取什么战术应敌?”姜火问话时仍旧一脸的轻松。
“姜少心里早有答案。换作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邓宁微笑道。
姜火呵呵笑道:“我的战术就是信心!”
“如果是这么简单的战术,那我干脆缴械投降。”
“哈哈,邓少是逼我采用步兵方圆阵吧。”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选择吗?姜少若用弓弩兵雁行阵或步兵鱼鳞阵无疑于自杀。”
“可是我担心兄弟们的训练程度。步兵方圆阵演练不够纯熟,对方骑兵一冲就散。”
“姜少既然对自己信心十足,为什么不相信兄弟们。更何况方圆阵还能变化成步兵方阵。”
“步兵方阵?邓少很有创意。”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阵形不可拘泥于法。我们以班为单位进行变阵。”
二人谈笑间确立战术。
邓宁提到的方阵使姜火灵机一动。“兄弟们,敌军顷刻即至。大家以班为单位,每列六人,排成五行。十班为一组,列成十组。”姜火指挥若定,不多时让三千零四人列成一座五十行六十列的大型方阵。
情报官出列。从他冷静的外表可以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位富有侦察经验的老战士。他跪在雪地上,俯身低头,耳朵紧贴着冰冷的地面。
姜火饱读兵书,顿时明白这种听音辨敌的技术。
“哈哈!黑狼军越是行军有序,就越留下破绽!”之所以姜火敢讲出这一番违背兵家常理的妙论,因为他清楚骑兵行军时蹄铁敲打地面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听音辨敌正是古人灵活运用声学原理。辨别的关键不在于分出声音的次数而是识别音量的强度。一百骑和一千骑的差别极大。不过还需要充分考虑距离因素。综合起来需要丰富的经验,高手与低手的不同就在于此。
“敌军全骑,离我们很近,大约数百。我再试听一次。”情报官的职责在于准确无误地探明敌情。

姜火眺望着远方平静地说道:“不用听了,他们来了!”
天边的彤云正朝奔狼原上空涌来。一阵“轰隆隆”的闷雷声响,天际下的旷野出现一个黑点。眨眼之间,黑点变成一道涌动的黑线,以风一般的速度水平推进。很快视野里的黑线化成黑面,层层涌来。
“黑狼军的阵势让我联想到长安一波一波的麦浪。”邓宁轻松地说道。
姜火回头看看麾下的士兵,笑道:“割下麦浪我们就大丰收了!小宁是不是肚子饿得呱呱叫才想到麦浪的。这帮家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择午时来。”
“我猜他们现在也是群饿狼。哈,如今大家比拼的是储备的体力和顽强的意志。”邓宁轻描淡写的谈话间,从旗帜下转到方阵前。
“我以为咱们休息了一个时辰能够以逸待劳。没想到敌人全部骑在马上节约体力。大家算是扯平啦,谁都无劳可待。”姜火语气里带着童真。
战场呈现出一股紧张的氛围。
战场的一边是乌丸最精锐的部队——纵横草原所向披靡的黑狼军。另一边是中原默默无闻的步兵队伍——渔阳第七军。双方简直不止相差三个档次。黑狼军的统帅是名震草原各部落的一代枭雄楼班,渔阳七军的主将是毫无名气的小虾米姜火。天下人对楼帅赞誉的口水足够淹死十个姜火,哪怕他是中原游泳的冠军。
实力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从士兵到统帅,从补给到装备,甚至从信心到斗志。
“兄弟们,老天爷都站在我们这边。敌人头顶那厚厚的彤云足以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彤云在本方上空,姜火同样可以编织出一个“天助我也”的神话。
这就是统帅魅力的展现,这就是统帅智慧的融合。随机应变的谎言往往能激励战士的斗志。借助战场环境巧用天意解释并不是每一位统帅的专利。
历史上优秀的军队。项羽的江东子弟兵通过西楚霸王“铁戟横江、力拔山河”的豪言高昂士气;吕布的濮阳军在飞将军“视关东诸侯为草荠”的壮语熏陶下激发潜力。
深韵兵法的姜火尝试从模仿名将到自我创新,这是统兵成长的第一步。看着战士们士气大幅提升,姜火庆幸自己迈出优秀统帅成功道路的第一步,同时暗叹水镜竹屋三年多的苦学没有白费。
“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兄弟们,让我们排成铜墙铁壁,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趁之机!”姜火绝不满足于鼓舞士气,利用黑狼军推进的空余时间调整阵型达到最佳状态。
邓宁难以置信地望了一眼姜火,虽然他从未怀疑过姜少的指挥才能,但他从未料想过姜少的指挥天赋如此之高。
全体将士聚精会神在号令声中迅速由原来紧凑的队形变成严密的阵势。前几排弓箭手跃跃欲试;后面扛着大盾的盾牌兵原地建起一座盾牌小山稳固地保护大部队;朴刀兵和长枪兵交叉列队磨掌擦拳,胆气十足。所有人一律脚尖靠着前方队友的脚跟,外脚踝贴住两侧队友的脚踝。整个步兵方阵占地面积不大,但密集得如同一座城堡——血肉筑成的长城。
黑狼军奔驰的速度比想象中还要迅猛。修炼乾坤诀的姜火比普通人视野更远,在其他人还没看清敌军面孔的时候,姜火早已紧锁眉头。两米高的雷光电马(马背至马蹄的高度)比陆地步兵平均一米六的身高超出一大截。更可怕的是乌丸人一米七左右的身高使他们轻舒猿臂就能挥舞长柄斩马刀轻而易举命中对方头部。骑兵迎战步兵的绝对优势不仅在于身高的差距,更在于马匹向前奔跑时的速度令步兵难以在第一时间内命中敌人要害。步兵的刀枪只能击中骑兵腰部以下的位置,而自己的要害头胸完全暴露在骑兵雪亮的刀锋下。
“我的天,那些战马比中原马高大彪壮。邓少知道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
直到姜火问话,邓宁才看清黑狼军的真面目:高大的雷光电马上清一色的黑甲骑兵;特别是头盔怪异的造型活象一个狼头;肩上的披风增添威武的气势;背后的硬弓长箭是游牧民族骑兵特有的标志;手里长柄斩马刀在皑皑白雪反射下光芒毕露。马头戴着护首,马背却没有配备马甲。显然乌丸的先锋部队为了赶时间舍弃一贯的重装骑兵,改为轻重结合的半重装骑兵。
“哈哈,我知道那些战马吃什么。它们是吃铁长大的,马身上的甲胄都被吃光啦!”素来稳重的邓宁不失时机地调侃几句,暗中提醒大家充分利用对方战马的破绽。
姜火朗声高喊道:“射人先射马。弓箭手准备!目标马匹身体!”
“唰唰唰”强弓上弦。战场上剑拔弩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