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刘策的功劳吾已记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董和看向刘家三兄弟,问道:“三位公子欲往何处历练,学习?”
刘铎见识了黄忠的武艺对黄忠那就是一个崇拜率先站出来朗声道:“小侄愿随汉升大伯学习武艺。”说完向黄忠行礼。
刘广接着说道:“小侄愿随幼安先生学习内政,韬略。”说完也向董和行礼。
最后刘晟缓缓道:“吾愿随汉升大伯学习统军之法。”说完看向黄忠。
见刘晟如此无理黄忠心里不喜轻“哼”了一声,转头看往他处。董和见次微微一笑似乎早有所料一般。之后又和众人商议了一些细节的工作便结束了此次议事。
待众人离开了议事厅后,董和便和黄忠直接朝后山方向走去。白天俘虏的411名黄巾贼尽数收押在后山,董和与黄忠到达后山只见他们已经去掉了头上裹着的黄色头巾、脱掉了身上的甲胄现在跟普通的流民没有任何区别。
原来白天时董和对黄忠说的悄悄话是:“汉升可速去后山将众黄巾头戴的头巾,身穿的甲胄脱下以防官府的人查出还有黄巾活口;再从其中‘邀请’几人到庄园来看看官府是怎么对待黄巾贼人的。”
黄巾众人见到董和到来非常害怕(经过到庄园观看几个人的宣传他们到官府将死去的兄弟全部削首的残忍手段),众人对身穿锦衣的董和非常畏惧。他们以为董和是官府派来杀他们的。
董和见众人一脸害怕的样子微笑道:“大家莫要惊慌,在下并非官府的人。吾乃是此庄园的人我……”
“是他,兄弟们我认识他!他就是今天为死去的兄弟向官府的人求情的那个人,但是可恨的那些昏官没有听他的话还是将死去的兄弟削首了。”说话人打断了董和的话,大声呼喊道。此时众人已经炸开了锅各自议论纷纷,有人道:“这位先生是好人!”有人道:“这位先生是来救我等的!”……
董和见众人都在议论只有一个人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于是手指此人问黄忠道:“汉升可识得此人?”
黄忠顺着董和手指的方向看去轻声道:“此人便是这群黄巾的领头之人,当时就是他在指挥。其人指挥的颇具章法,应该懂得统兵之策。”
董和点头微笑道:“原来如此!”见众人逐渐平静了下来董和朗声说道:“大家请静一静,且听在下一言。吾乃庄主刘策的幕僚,庄主因有要事外出了现在不在庄内。想必各位以前都是劳苦百姓,只是因为无法生存才聚众落草谋生的。但是到处被官府追捕的日子应该不好过吧!”
听董和一说众人又开始议论纷纷想到以前四处躲藏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十分沮丧。包括刚才一直不说话的那个首领也是一脸无奈。
看到众人的表情董和嘴角微动马上又说道:“现吾家庄主同情诸位,并让在下带话来:‘本庄主愿意将尔等收为庄丁。’尔等愿否?”
众人又是一番议论,一会为首的那个首领站了出来走到董和面前道:“贵庄欲收我等为庄丁可以,但是必须让我等一起生活、做事。否则请先生杀了我等!”说完用坚定的眼神看着董和。
董和呵呵一笑道:“可以,而且庄主还说了:‘若有人愿意加入庄兵队伍,吾更加欢迎并配备甲胄、兵器。壮士以为如何?”
那首领神色微变迅速又恢复了原来的表情,但是没有瞒过董和的眼睛。首领道:“庄主如此信任我等,不怕我等造反吗?”
董和听这人会如此说心想:“此人是个光明磊落的人。”随口道:“庄主说了如果由首领来统领这些降兵,则众人必不会造反!首领以为呢?”
董和心里清楚这剩下的400余黄巾贼众都是战场上筛选出来的精锐,只需稍加训练就可成为一部不弱的力量,而且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眼前这个首领性格沉稳,行事稳重有度是个人才。所以才会尽力的拉拢这群黄巾,从而得到他们的效忠为刘策增添助力。
思索了一会那人道:“如此我等愿降,在下周仓愿追随刘策庄主鞍前马后以效犬马之劳!”
董和大笑道:“吾代刘庄主欢迎周壮士,只可惜庄主不在庄中。否则定会十分欣喜!”
周仓大声道:“众位兄弟,刘策庄主愿意收留我等入庄,从此不必再过四处逃生的生活了。同时刘策庄主还让我们自己选择职业,本人选择做家兵以报答庄主,愿意随我庄主家兵的站出来。”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站了出来,最后有362人站了出来,剩下49人大多是受伤之人没有站出来。此时黄忠在周仓耳边说了一些话,周仓会意的点头随后大声道:“吾知众兄弟都是好样的,但是我们要做一支精锐的庄兵以报答庄主的收留之恩。请年龄超过40的退出此列,董和先生说会安排好所有兄弟的。所以你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报答庄主。”

随后又有39人退了回去只有323人被选中为庄兵,其余88人各有安排。
安排完之后,董和、黄忠和周仓三人便开始商议庄兵组建事宜。最终确定组建三个营的庄兵:
一,争先营——重甲步兵由周仓统领,暂时编排700人由323人黄巾再招募377人组成;
二,飞骑营——弓骑兵暂由黄叙统领,暂时编排500人由黄忠带来的100骑家兵再招募400骑组成。三年内不做任何任务;
三,锋矢营——弓箭兵由黄忠统领,暂时编排1000人由原先庄园的80名家兵再招募920人组成。
初平元年四月初六,一大早董和带上一些庄丁和几车礼物前往醴县县城拜访县令大人苏代(苏代是190年12月孙坚被封为豫州刺史时做长沙太守的,所以现在让他先做做县令吧!),赶了3个小时的路董和一行人终于到了县城正好遇到了县尉李武。董和先命人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李武,李武十分高兴的由后门(废话,送礼能直接送到办公室吗!)进入县衙后堂(县令居住的地方),向小人介绍完之后李武便告辞离开了。
喝完了三杯茶县令终于出现了,来人是一个45岁左右的儒者,身高约170厘米,面容略显憔悴。见到苏代到来董和忙起身行礼道:“在下董和见过苏大人。”
苏代呵呵笑道:“本官有事耽搁个,让董先生久等还请先生见谅啊!”
董和道:“苏大人为公务操劳,实乃醴县百姓之幸啊!在下便是等上一会何足挂齿,何足挂齿啊!”说完两人同时大笑。
两人分主客入位,董和道:“在下乃是奉刘庄庄主刘策之命前来拜访大人的,只因庄主在几天前剿灭黄巾时受了重伤而不能亲来拜访大人。”
苏代道:“刘庄主因剿贼而受伤实是本官管理疏忽所致,本官时常因此事而自责。还望先生向贵庄主表达本官的歉意。”苏代一句话带过了刘策剿贼的功劳只字不提封赏。
董和心想:“这个老狐狸!”正色道:“多谢大人关心,在下定将向庄主转达大人的意思。刘家此行特备薄礼着在下带来赠予大人,还望大人笑纳。”董和心想:“搬出刘家来看你买不买账!”
果然,苏代一听刘家态度马上转变心想:“如果是襄阳的那个刘家,那可不是自己能得罪的起的。”满脸笑容道:“不知刘策庄主与襄阳刘家是何关系?”
董和似乎早料到苏代会这样微笑道:“庄主正是襄阳刘徇的长孙!”
苏代一听直冒冷汗心道:“怎么怕什么来什么,这个刘策还真是襄阳刘家的小祖宗。人家刘徇想玩死自己跟捏死一只小鸡一样容易。”当然苏代还不是那种彻底的小人,此时态度略带恭敬的道:“原来刘庄主是襄阳刘家的长孙(刘策是家主刘徇的长孙,在三国时期家主以外的不是嫡亲,所以刘策也就是刘家的长孙)不知此时刘庄主是否有危险。要不将刘庄主接来县衙调养,这里环境要稍好些。”
董和道“庄主已无性命之忧,劳大人牵挂了。”
苏代道:“不知贵庄有什么需要本官帮忙的。先生尽管直言,只要本官办得到的本官定会全力去做。”
董和道:“既然大人如此豪爽,那么在下便直言了:因庄园新建急需耕牛、农具以及护庄庄兵所需的甲胄、兵器(汉代所有的农具,兵器甲胄全部由官方统一出售,私人不可以制作,销售)。还望大人帮忙购买,当然自不会亏待大人的!”
苏代道:“耕牛,农具没有问题,只是甲胄,兵器有点难办,但不知贵庄需要多少?”
董和道:“刘庄范围甚广,庄兵少了恐怕难免有贼人侵犯;若太多则会令大人为难。所以甲胄,兵器劳烦大人为在下购得1000套另加200匹西凉战马(董和知道苏代弄不到这么多,要这么多只是引用兵法“欲擒故纵”而已,想要800却说1000)。”
苏代想了一会道:“董先生不要为难本官了,800套甲胄,兵器;150匹战马已是本官所能提供的极限了。”
董和微笑道:“如此多谢大人了。只是我家庄主受伤之事……”
苏代道:“董先生放心,刘庄主剿灭黄巾时杀贼2000余人自己身受重伤。此功劳本官定会上报太守大人的。”说完微微一笑。
初平元年四月九日,长沙太守府。太守孙坚大笑道:“此功吾已记下,并会上报州刺史大人:‘刘策在醴陵县剿灭黄巾贼众5000余人!’”
三日后襄阳刺史府,荆州刺史王睿对众人大声笑道:“刘策的功劳吾已记下,他日再做封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