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春耕忙,黑山寨的大生产运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182年,东汉光和五年,三月春。
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生机,黑山寨上,春耕忙。
当晚,张燕和黑山长老们招集山寨的各主要人员,在黑山‘聚义堂’开了个,春耕动员大会,会议诣在提高大家的春耕的积极性。
黑山‘聚义堂’是张燕和‘三百人队’一起伐木,新建的,全部用大木搭建,耐用又结实,现在里面可以同时,坐五十个人而不拥挤。
首先,张燕请,高大贵长老作为山寨六人‘长老会’的代表作了个发言,来介绍一下以往春耕时的情况,然后他再做打算。毕竟,他知道自己不是古代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古代的春耕,以免闹笑话,这样会有损他大头领的‘英明形象’。
在听取和询问几个年长的寨民后,张燕对汉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了比较深的认识,那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农耕种地还主要是靠人力来完成,有些甚至还用刀耕火种的方法。一般都是把种子播下去后就不管了,完全是看天吃饭,他们不懂什么是精耕细作,难怪那时的粮食亩产那么低了。
最后,在会上,张燕宣布了今年的春耕任务和计划:
“首先,我改变以前的生产方式,将以前,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的耕作方式,我认为在那时生产力底下的年代,,集体联合制的‘社会主义公社’的方式,比较适合黑山寨。人多力量大,这样可以统一使用有限的生产资料,可以最快地开发出更多的土地,种上更多的地,毕竟现在的农业技术水平底下,在单产质量不能提高的情况下,想多产粮食,主要还是靠提高种地面积。
然后,宣布我的春耕计划,将山寨里的所有成年男人集中起来,专门负责开挖地,播种施肥的事交给山寨的妇女、老人小孩来做。
我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多种地,我知道很快乱世就要来临,现在必须多种地产粮食,多囤积粮食,到时候,兵慌马乱的,粮食就是我最大的本钱。”
‘手中粮,心中不慌!’,在乱世里粮食就是一切,有粮我就可以招兵买马,建立起一方势力,纵横天下,驰骋沙场,正是因为粮食的重要性,张燕特别重视这次春耕,每天带着寨民,起早摸黑地种地。
汉代,粮食作物主要有:粟,黍,小麦,大豆,麻,水稻,又称五谷,(“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经济作物:麻、大豆、油菜、高梁等。
轰轰烈烈的春耕生产大运动,才进行了半个月左右,高大贵等几个山寨长老,看到热火朝天地春耕场面,在张燕的身边不停地夸“大头领,真英明!他们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场面,从来没有想到把人一组合起来,分开来干,可以种出这么多的地,又快又好,比以前多了十倍不止,哈哈!”
长老们,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不停地跑上跑下,指挥和鼓励山寨的人马,更多的种地,那劲头恨不得把全大汉的土地都给他种上稼家。他们都是受过饥荒,知道没有吃得痛苦,所以对春耕格外努力,根本不需要我张燕再作什么动员鼓励,每个人都热情十足,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来过。
张燕把从后世带来的玉米和小麦良种,亲手在山寨选了块好地,自已开一亩地,施足底肥,精耕细作地把种子种下,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大本钱,以后的发展得怎么样,能不能够吃香喝辣的就靠全他们了。你说张燕能不重视吗!?
‘玉米’可是个好东西啊!它是比较耐干旱的作物,对土地的适用性能也很强,特别适合北方地区种植。
所以这些玉米和小麦对张燕来说特别重要,张燕特意找来一个山寨中公认的老庄稼把式来,专门照顾它们。特意交代老庄稼把式,让他,如何侍候它们,详细地告诉他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农业知识,让他按照我的要求来做。
张燕,一有时间就来看它们长得怎么样。不能让它们出一点问题,他计划要把今年收获的所有种子,作为下次栽植的种子,少一棵苗都会心痛。张燕在心里甚至认为,这一亩地的价值比所有山寨的人都重要,要求,老庄稼把式每天必须守在这一亩地里,不能让鸟或者动物来糟蹋了它们。
(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玉米怎样传入中国,西方的学者有不同的推测。有人以为玉米是由阿剌伯人从西班牙带到麦加,由麦加传到中亚细亚而入中国西北部,或者从麦加传到回教印度而入中国西南部,然后从西北部或西南部向东传播到各省。这种推测还要作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引用的较早的中国文献,一般限于明)
今天,张燕像往常一样,带着‘三百人队’和‘两个治安队’五百人在挖地,并指导他们用我前几天改造了的新工具‘曲犁’,来挖地。
前几天,张燕发现,现在汉代用的挖地的工具:‘犁铧’非常笨重,不好使,费时费力,用它来耕地时一般需要两头耕牛,至少需要三个人来操作。(犁铧:一种是长40厘米左右、重9—15公斤的巨型大铧,即汉代文献称为“钤”(《说文》)者。有人进行过复制和试耕,认为是“数牛挽行”用以开大沟的,即古农书所载用于修水利的“浚犁”;一种是小型犁铧,是从开沟播种用的古犁演变而来的,《释名》称“”,《齐民要术》称“耩”,是一种小型无壁犁铧,用以中耕除草壅苗开浅沟的;再一种是长约30厘米、重约7.5公斤的舌型大铧,这是西汉中期以后最主要的耕犁。这种舌型大铧又往往和铁犁壁同时出土,说明这种汉犁已经装上了犁壁。犁壁的作用是使犁铧翻起的土垡断碎,并向一定方向翻转。汉代既有向一边翻土的菱形、瓦形和方形缺角壁,也有向两侧翻土的马鞍形壁。)
这种犁铧需要大量的耕牛才行,而他们又缺少耕牛,只有从高地主家抢来的八头牛和五匹马和三头驴,这十几头牲口,远远不够,严重制约了春耕的速度。
现在,大牲口只有那么多,寨民以前自己家的牲口,老早就被吃进了肚中,不能从牲口上想办法,那只好从犁铧工具上来解决问题了。我记得我们后世,用的犁是‘只要一人一牛’的那种曲形壮的,好像叫……叫‘曲犁’。这种犁没有耕牛也能用,用两个大汉代替照样行。
张燕根据记忆,把‘曲犁’画了出来,在山寨招集所有会木工的和会打铁的人,连夜打造出了二十架,可惜,犁头是用生铁铸,比较脆,容易坏。可惜,想用钢铁的做,但是山寨的炼铁水平只有这样的。
这让他想起,以后一定提高山寨的冶金水平,至少要提高到能够大量生产钢铁武器的水平。

现在,没时间,先凑合着用了,等忙过了这一阵,再来想办法解决。
把新造好的‘曲犁’分给‘三百人队’试用,张燕邀请高大贵长老和‘长老会’全体成员来观看,新式‘曲犁’的使用效果。
果然,又快又好,所有的人对张燕的发明佩服不以。长老们围着一架‘曲犁’,啧啧囋叹“巧夺天工!真是太好了!”
“大头领,真是英明,我们就想不到,把原来的‘双曲犁’改成一个曲的,这样就能好用又省力!”有人发出感慨。
“是啊!我们这些流民幸亏遇见了,大头领真是走了大运,老天开恩,让大头领神仙下凡一般的人物,来帮我们。不然,……我们……还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早饿死了,呜……呜呜!”高老头,激动的不停地哽咽,带着人就向张燕跪下来感谢他……。
周围的人群也纷纷跪下来,向张燕表示感谢……!
“乡亲们!长老!起来……快快请起!”张燕赶紧扶起高老头和其它长老们,让还跪在地里面的人都起来……。
他真的很感动,只不过为他们,做了小小的一点事,这些人就一辈子感谢他,真心的拥护他。
“乡亲们!兄弟们!我们一起努力干,多种地,多开荒,多打粮食,明年我们就不用挨饿了……。大家努力干,今天把这一片山坡开完就收工……!”张燕指着一大片的山坡地,鼓励大家。
前几天,张燕他们把山下和周围所有的平地,都种完了,经过我和‘长老会’的研究,决定把所有能开垦的山坡地都开垦出来,种上‘大豆’、‘麻’、‘高梁’等较耐旱的作物。利用好每一分土地,一切为了多打粮食,大家都被这几年的饥荒弄怕了,现在,大汉的形式一年不如一年,天灾难、**不断。连深山的小民,都有预感大汉恐怕会有动乱,知道多存粮,以备来年。
春耕持续了近一个月,大家都有点被高强度的劳动累坏了。张燕看到,整个山寨都显得有一点疲惫,‘三百人队’也累坏了,就决定放所有的人两天假来回复。
一早,趁这两天,不用带队训练,也不用教人读书识字,就带着人上山去打猎。来到东汉差不多有一年了,张燕知道在古代弓箭是主要的远程攻击力量,有一手好箭法,等于有了一张护身符。所以,每天都坚持练半小时的箭法,从不间断,到现在张燕对自己的箭很有信心,后世在部队的时候,张燕就是那时候连队里的神枪手,因为他有一双好眼力。现在不说是万中无一的神箭手,但基本上也可以做到‘百步穿杨’。
张燕带着,张麒麟等义子、高大牛和山寨五个打猎高手,一行十几个人上了太行山,现在古代的自然环境好,野物比较多,一上午他们的收获不错,打到八只山鸡,七只野兔,三只狍子和一头鹿。基本上人人没有空手,我把人招集起来,在一条小溪边休息,吩咐把几只山鸡和野兔烤了做午饭,吃完准备回山寨,顺便从另一路回山寨时再打点猎物,今天山寨的人,晚上就可以加餐了。
回家的路上,张燕他们心情比较愉快,不时小声地交谈。高大牛跟在身后,身挂满了猎物,他今年十八岁,现在是‘三百人队’,青年队的队长和我的侍卫长。人虽然长得比较憨,但有一把子力气,一米八多的身高,比我还高一厘米,像他这样高的身高,在古代很不多见。
张燕现在让他作自己的随身侍卫,是因为他人长的满脸横肉,身高体壮,人又很忠心。他看上去很有威慑力,有这样一个人跟在身后作侍卫,很威风。张燕有的时候脑子里想,“如果我是穿越到一个‘太平盛世’的朝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一个即将会沦为‘乱世’的朝代,我天天带着高大牛这样一个威猛的跟班,在街上调戏良家妇女,过一个‘地痞流氓’的生活,也不错,嘿嘿!”
正当张燕在脑海里刚刚幻想到,“我带着高大牛在大街上遇见一位大美女,嘿嘿地笑着,正准备上去调戏时。”一位老猎户,从前面跑了过来,打断了他的意淫……,“大头领,有情况!”
张燕一听有情况,马上指挥大家向他靠拢,隐藏好身形。我小声问“什么情况?发现了什么?”
“大头领,前面发现两只大野猪!”猎户用手指方向给我看……。
前面有一苁大灌木,两只大野猪在灌木苁中的泥沼中打滚,我不由低呼一声“真的好大!”,两只野猪,像小牛犊一样,嘴上长着两根长长得牙齿,像两把尖刀。
老猎户问张燕:“大头领,怎么办?……这么大的野猪,怕有五六百斤吧?很难对付……!”
有经验的猎户都知道,野猪,尤其是这么大的成年野猪,皮糙肉厚,在森林里是很难打得,当野猪受伤发狂时比老虎还猛;而且,野猪最记仇,谁伤了它,它会追着你不放。所以许多,猎人单独在山上遇到这种成年大野猪时,一般都会明智的选择避开。
现在,这里有两只特大的,大野猪,怎么办?我招呼大家过来,一起商量,想办法,怎样把这两只巨大的野猪,猎回去……。
“好大啊!……怕有五六百斤一只吧!?”高大牛,咂吧……咂吧嘴,好像闻着了烤野猪肉的香味的表情。张燕瞪了他一眼,他还是一脸傻样。“哎!”像他这种脑袋里长肌肉的人,只知道吃……,那他没办法,骂他,他只会傻笑。
不管他,张燕又询问其它人?
最后,他们商量决定:让一个过去,把两只野猪激怒,将它们引到我们埋伏好的树林里,我们每个人都爬上大树,围成一个包围圈,当两只大野猪被引到圈内时,他们就在大树上放箭,不停的射它们,不停地给它们放血,直到它们慢慢变虚弱,一直放血到死。
等所有人都上了树,埋伏好后,由于张燕和麒麟两父子箭法比较好,又有默契,上去引野猪,物和麒麟拿着弓箭潜到野猪附近。我示意开始,他们一人瞄一只,同时射中野猪的身上。
两猪只吃痛,看见他们两父子,立即像红眼了的公牛一像,向他们扑来,他们赶紧撒腿就跑,引着两只发了狂的野猪来到埋伏圈,张燕和麒麟早就爬上早选好的大树上。
一到埋伏圈,两只大野猪立即吃了好几箭,张燕站在大树上也射中一只大野猪的右眼……。野猪们被逼急了,拿两棵大门牙,不停地撞树,撞得树叶如雨下,想要把树上可恶的人撞下来,撕成碎片。
两只野猪终究是‘猪’,永远不是聪明人类的对手,哈哈!所以,只能成为人类的盘中餐了。
“哈哈!哈哈哈!”张燕从树上下来,看着两只躺在地上小山一像的两只半死猪,都哈哈大笑。
高大牛用脚踢了踢,踢的两只野猪“哼哼的!”挣扎了几次,都没有站起来,“哎哟!野猪都成‘毫猪’了,还想伤人!?哈哈!
“呵呵!”张燕用刀给了每只猪几刀,彻底把他们放翻……,这两头猪加起来快一千多斤,每只猪用了四个人轮流抬,才把它们抬回山寨。
这样大的山猪,大家都很少见到,他们抬回时候,大人小孩就像过结一样,争相过来看热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