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就此分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于吉似乎明白了,殷丞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说了也没用,老于不会相信的。事情办完,殷丞起身告辞,临走是告诉于吉所自己带着带领的乡民有一部分将在这附近暂居,希望于吉派个徒弟跟自己一起回去,介绍他和这么乡民认识一下,以后也好有个照应。
殷丞原本打算托于吉暂时收留一下将要留下的村民,他在这里人望高,有他看着不容易出意外,但见过于吉之后殷丞就放弃了这个打算。殷丞不得不承认,单从外表神态来看,于吉比殷丞更有魅惑能力,殷丞怕这些村民被他拐跑了。
如果殷丞孤身一人去滇、蜀,村民拐不拐跑他才不在乎呢。可现在要带着大家一起去,那带去的这些人势必成了殷丞最初发展的根基,把这些人的亲友留给于吉这种蛊惑众生的家伙,殷丞随时会有后院起火的危险。
于吉很痛快地答应了殷丞的要求,不仅答应,在殷丞走出木屋后,于吉更是亲自追了上来表示要和殷丞同去。说是要对那些协助殷丞施法破黄巾的英雄们表示敬意,他的这个理由让殷丞好悬没吐了。
殷丞明白刚才自己的那些话让于吉感受到了压力,他也开始重视殷丞及他的‘跟随者’,看着于吉那种跃跃欲试的神态,殷丞突然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是不是来错了。不过现在可不能明着反对于吉的要求,殷丞自然是点头应允,并动身前头带路。
一路上殷丞哼哼唧唧地应付着于吉,心中暗自计算着这次于吉和村民见面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利的情况。
于吉在这一带可说是家喻户晓,甚至两淮民众也是人所共知,和别人来比,他的优势在于他特殊的身份,古人对神仙之流的崇拜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在这方面殷丞确是处在劣势,不过在洪谷村村民的眼中,二人的身份相差就没那么多了,殷丞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已经很神仙相差无几。
殷丞先是力毙异兽,把自己强悍的形象表露无遗,随后又智退黑死军,更让那些村民觉得殷丞深不可测。在殷丞这种现代人眼里,鬼葫谷搞的那些只是雕虫小技,可两千年前的人就怎么也搞不明白了,何况殷丞还很不光彩地做了些手脚。
当初殷丞设计好一切之后,他意识到就这么简单的布置很难让村民相信可以对付毕隽,如果村民不相信自己,他们又怎么会留下听从自己的指挥,肯定是一窝蜂地逃进山里了,难道自己还得给那些村民上一堂心理学概述不成!想了半天没什么好办法,殷丞决定干脆连这些村民一起骗了。
他对村民说自己曾受过师尊亲传密法,可请来天界护法尊神下届为民除害,可由于自己功力尚浅,必需有道具辅助才能顺利施法,所以希望村民能替他准备这些‘法器’。就是有了神仙在背后撑腰,再加上李重和黄缶的支持以及村民对家园的不舍,他们这才会留下陪殷丞冒险一试。虽然最后并没看到神仙打发神威,但黑死军毕竟还是退了,村民也就很自然地把这一功劳归于神仙保佑了。
经过这件事后,殷丞在他们的心目中也成了会念咒施法的半仙之流,这次村民会轻易跟殷丞去蜀、滇,这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跟着神仙走,自然不吃亏啦!
如果于吉想用自己神棍的身份去魅惑这些村民,时间长了不敢说,短时间内殷丞还是对自己有信心的。毕竟殷丞显露出来的‘法术’是用来杀人的,而于吉的‘法术’是用来救人的,两者相比较,怎么看都是殷丞更危险些,那当然是宁肯得罪于吉也不要得罪殷丞啦。
盘算了半天,殷丞发现于吉对自己的威胁并没刚开始担心的那么大,起码在短时间内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自己不可能把这些人留在这里太久,只要站稳脚跟就会派人接他们过去,就算想不接也不行啊,那样的话其他人的人心肯定就散了。
把事情的轻重缓急搞明白之后,殷丞的心情随即就转好了,言谈举止也轻松了许多。一路和于吉随意胡扯着,没过多久就回到了临时搭建的宿营地。
果然不出殷丞所料,那些村民听说来到自己营地的居然就是活神仙于吉仙长,各个的眼中都露出了崇拜的目光。这种情形令殷丞刚刚平稳下来的心绪又起了点波动,好在村民看向殷丞的时候,目光里也出现了一丝与以往有所差别的神情,这种变化让殷丞觉得或许事情并不会朝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
殷丞没打算留于吉太久,也不愿让他和村民接触太多,他迅速把古坚和黄缶介绍给于吉认识。在殷丞的计划里,古坚和黄缶都是要留下的,他让黄缶稳定村民,古坚则负责村民、殷丞以及于吉之间的联络。介绍完双方之后,殷丞立刻用最快的速度,胡乱找了个理由把于吉打发回去了。
于吉走后,殷丞马上召集众人议事,他决定要加快事情进行的速度了。他不再需要假意听取村民的意见,而是决定直接把自己计划好的方案布置下去,让他们执行就是了。

在途遇那几个路人的时候,殷丞已经向他们简单打听了一下周边的环境,从他们所说的情况来看,那几个路人居住的库加集就是个不错的栖身场所。库加集之所以不称村而称集,那是因为其居民都是他处移居过来的,这个库加集成立至今不过十几年,现在虽然还算热闹,但以前只是个河滩。
库加集位于弦月河的两岸,被弦月河分成了南北两部分,最初建集的地点是在南边,也就是现在的南口集,后来又一步步发展出了北口集。库加集的土地都是官府所有,想在库加集居住,只要到官府报备一下再交点费用就可以了。如果想在库加集正式购买土地也是可以的,只是手续比较麻烦,殷丞只是暂时在这里过渡,自然不会去找这种麻烦。
殷丞对库加集的具体环境丝毫不感兴趣,他只要知道那里可以暂时安顿这些居民就可以了,接下来的事就直接交给黄缶和钟伯去办,殷丞连看看都懒得去。
黄缶和钟伯走后,殷丞又安排李重负责把要走要留的两部分人分开,把携带的物质进行了分配,殷丞是打算就在这里分手了。一旦黄缶那里事情办完,就由他带着留下的那部分人往东去库加集,殷丞则直接带着剩下的人员沿江西行,而殷丞计划很久的黄、李分离也就顺利实施了。
洪谷村黄、李两家的暗斗已经很久了,虽然由于殷丞的出现让两家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殷丞对两家相互之间的扯皮还是感到相当不满。到了蜀中之后,殷丞心里很明白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很艰难,如果到时候他们还是像现在这样相互不配合的话,殷丞担心迟早要出大麻烦的,所以很早就在设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突然决定要留下一部分人的时候,殷丞马上意识到这是把黄、李两家的势力正式分开的好机会。根据先前商量好的条件来看,黄缶年级大体力差,因该是要留下的,而李重虽然也已五十出头,但他的身体还是很硬朗的,只要路上稍加留意,坚持到蜀中还是没太大问题的。这样一来,洪谷村两大巨头正好一走一留,把他们各自势力进行分划也就很简单了。
下了这个决定之后,殷丞并没用偷偷地暗中做什么手脚,而是很干脆地把黄缶、李重找到一起,直接把直接的想法向他们提出。殷丞的要求就是,留下的那部分以黄家的人为主,而走的那部分则已李家人为主,希望他们能支持自己的计划。
殷丞这样的安排李重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可黄缶就有点不开心了。不管是要走的还是要留的,所有的村民最终都是要到蜀中那带会齐的。先去的人虽然会苦些,可他们能得到的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按照殷丞的安排进行,那么黄家以后就再也没机会超越李家了,这是黄缶不愿意看到的。
黄缶毕竟年老成精,当殷丞提出这个要求时,他既没有立刻反对,也没有表示赞同,他只说这件事比较关键,他需要回去和大家商量一下才能回答。对他的回答殷丞丝毫不觉得意外,自然答应他以后再来答复自己,只是希望他能尽量快点,时间对殷丞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殷丞不知道黄缶会如何答复自己,不管黄缶的回复是什么,殷丞都已经决定要这么做了,其实殷丞心里确实是有了‘舍黄取李’的打算。到了蜀中,殷丞急需大量人手,当黄、李两家必需选择一家的时候,殷丞自然是选择人口相对较多的李家,那就只能牺牲一部分黄家的利益来更好的拉拢李家了。殷丞并不怕自己这种做法引起黄家人反对,如果他们觉得不满意的话,完全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想去哪儿去哪儿,殷丞还真不在乎这个。
黄缶的回复很快,第二天就很明确地表示愿意服从殷丞的安排,他们黄家的人将会尽可能的留下,不过需要附带一个条件。殷丞听到黄缶同意了自己的计划,自然十分高兴,连忙问黄缶还有什么其他要求。殷丞急着想知道黄缶的条件,可黄缶却不肯说,要到临分别的时候才会告诉殷丞。一旁的李重可不愿意了,如果殷丞答应了这个条件,谁知道到时候黄缶会提什么样的要求,不管是什么要求,最终会损害李家利益的可能性极高。李重可不希望殷丞在不清楚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就贸然答应黄缶的要求。
黄缶明白李重担心的是什么,他急忙告诉他们自己的要求绝对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如果违反了这点,他的条件可以自动作废。这样一来,殷丞和李重都没理由再反对了,虽然答应了黄缶的条件,可殷丞和李重一样感到像踩在云端一样的上下不着。现在到了分别之时了,黄缶究竟会提什么要求,答案即将揭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