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殷军师的洪谷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到如今包袱是甩不掉了,殷丞决定拿出点本事来让这些包袱好好见识见识,只要震住他们,以后也会听话些。
想到这里,殷丞很从容地站立起来,先是环顾了一下四周一脸期盼的村民,然后用很标准的朗诵式样的说话方式对大家说道:“各位、各位,稍安勿躁,且听我一言。其实现在不是我们选择去哪里的问题,而是我们能去哪里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有句话说的好啊,何方水土不养人,无论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只要依靠我们双手辛勤的劳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所以说,我们所要挑选的并不是那个地方的地理环境,而是要注意那个地方现在及以后可能出现的社会局面。”
“社会局面是指什么?”一个自愿担当捧哏角色的村民很及时地跳出来问道。
“这个兄弟问得好啊,我马上就要说这个问题。所谓的社会局面主要关系到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经济’、‘政治’、‘军事’这三个方面。说起经济,我想各位都应该明白,经济就是前哪,洪谷村为什么这么穷,不就是因为没钱嘛,所以经济就是以后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但我们先把经济的问题放在一边,将来再好好谈谈。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政治,政治牵涉面很广,我们所要关心的只有其中一点,那就是朝廷的吏治。看看我们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地方官吏的好坏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们洪谷村遵纪守法,甚至还帮助官府消灭了黄巾乱匪,可结果却落得个无家可归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不就是有个宋乾这样的混蛋嘛!”不管底下人听不听得懂,殷丞依然说得兴高采烈唾沫横飞。
“对啊,对啊。我们应该去一个官府爱民如子的地方,那样才能有好日子过。”看来还是有人听懂了殷丞在说什么,这不就有人跳出来附和他的话了嘛。
“不错,我们大汉天下官吏成千上万,真正的好官还是有很多的,可问题是,大家希不希望隔三岔五地就搬迁,今天住山东,明天去河南,后天又得往江北赶,应该都不希望吧!我之所以会这么问,那是因为我们只是平头百姓,我们只能选择投靠好官,可我们没能力一直让这样的好官当我们的父母官。举个例子来说吧,颍上府费侍费天度大人是个好官吧,如果不是他,想必南照早就被宋乾糟踏得不像样子了,如果费大人还在任,我们需要全村迁徙到别的地方吗?可这样的好官,朝廷说废就废,却换了个阉党来颍上,其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像费大人这样的好官,也迁过去到他的治下定居,可没过多久他也被朝廷废了,又换了个阉党来祸害大家,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再次迁徙吗?”
“朝廷换不换官员又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照你这么说,我们不是没地方可去啦!”一个年纪较大的男村民开口问道。
“你这么说也对,也不对。我们确实不可能左右朝廷的决策,但我们可以找一个朝廷影响力比较小的地方,这样一来起码能安定许多。”殷丞见又有人想发问,就抬手往下压了压,制止了他的行动,随后接着说,“关于政治、关于吏治我就先说到这里,等一下结合军事的问题再来一起分析。那军事又是指什么呢,按理说军事这种事情是朝廷才要考虑的,跟我们这些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可现在情况不同了,黄巾祸乱天下,使得大汉江山风雨飘摇,如今盗贼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就是一个乱世将现的局面啊。黄巾作乱之时,朝廷曾颁下律令,号召各地自组乡勇防御地方,这等于给了地方官员自由招募兵马权利。眼下黄巾已除余贼四散,不足为虑,可那些各地官员却都手握重兵各自观望,这些人才是祸乱的关键。现在朝廷的积威仍在,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都还有所顾忌,一旦朝廷有变,那时大汉政令将出不了洛阳百里之外。随着各地不再尊奉朝廷号令,紧接着就是军阀之间的相互征伐,刀兵四起血流成河,这锦绣江山将沦为无间地狱。最苦的当然还是我们这样的百姓,届时想要十有一存都未必如愿啊。”
殷丞说的这些自然不是他在胡说,这些都是历史书上明确写着的,所以这些村民虽然懵懂无知,但还是接受了殷丞的看法。不过他们都被殷丞描述的景象给吓到了,包括李重、黄缶这样比较有能力的人在内,没有一个人能接殷丞的话茬。
殷丞等了半天没见再有人出来捧自己的哏,只能假意喝口水解解渴,然后继续说道:“军阀混战相互吞并,一般来说自然是强者胜弱,我们将要投靠的地方自然越强越好,这样生存下去的机会也就越大。可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就像黑死军和我们洪谷村,谁强谁弱根本不用讨论,但黑死军在鬼葫谷却折戟沉沙,谁能保证像这样的事情不会在别的地方发生呢,如此一来我们又将无所适从了。”

“阿丞啊,你说了这么多,把我都说糊涂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要我们在这里等死不成。”董想越听越急,他看到很多女人被殷丞吓得都快哭了。
“哈哈,大哥,你别急啊,天无绝人之路,我已经想好要去那里,但那个地方大家未必喜欢,所以才会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只有这个地方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看大家的兴趣被自己给勾上来了,殷丞却停了下来,并没把究竟是什么地方告诉大家,而是把话头一转继续刚才的话题,“刚才还有写内容没说清楚,如果不把情况分析明了,大家就不能齐心合力的相互协作,那样我们的前途就不能乐观了。说起军阀混战,其中变数实在太大,想要不受其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掺合在里面。大汉建都洛阳,离洛阳越近就越危险,离朝廷越远就越安全。从军事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选择的就是远离朝廷政治中心的地方,这和从政治角度出发所做的选择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同时附和这两种选择的只有一个地方,就是那里……”
说到这里,殷丞用手遥指西南,高高地抬起头望向远方,说:“我们要先往南,越过淮水,直到大江岸边,最好能渡过大江,然后再沿着大江一直向西,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蜀中,就是云南。”
“什么!蜀中!云南!那些不就是蛮荒之地嘛,你想让我们自我流放啊,你确信自己的脑子没坏?”一听到殷丞所说的地方,李月儿第一个跳起来叫道。
“我的脑子绝对没问题,智商永远比我的血压高出一大截,你不用替我担心。”李月儿不懂殷丞说的‘智商’、‘血压’是什么,又不可能去问他,所以也就一时说不出话来,殷丞见小辣椒没了声音,就继续说道,“我之所以选择那里是有原因的,蜀中,特别是云南,那里确实野蛮不开化,大多数居民也是野蛮无知,绝对无法和我们中原文化相提并论。但那里有一点好处,就因为那里是蛮荒之所,别人也不会把目光投向那里,这就是说无论中原怎么混乱,那里的生活还是能保持平稳安定。而且,那里的居民都很朴实,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掏心掏肺地对你好。当然,如果你要对他们不好,想要暗中算计他们,一旦被他们知道,那将会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我们只要真诚地和土著居民合作,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到来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甚至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我想还是很容易在那里站稳脚跟的。一旦在那里安定下来,我们就能大力的发展我们最关心的事情――经济。”
“经济?在那种地方发展经济!阿丞小兄弟,你能不能说的再明白点,我想不出来在这样的蛮荒之地怎么发展经济?”黄缶终于开口说话了,在洪谷村他的阅历最丰富,连他也不能理解殷丞的做法。
“这要怪我,是我没说清楚,我说的经济并不是指让地方繁荣发展的经济策略,我说的只是指简单的赚钱而已。沿着大江一路西行,在大江的尽头连接着另一个江,当地人称它泸水或丽水,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金沙江’,蜀中和云南的交界处就是金沙江。你们平时不打渔,但总听说过渔民吧,他们拿着只大网,往湖里一撒,等拉上来的时候,里面就有很多鱼被网住了。金沙江之所以会叫金沙江,那是因为这条江里最多的就是金沙,就像渔民打渔一样,在金沙江里,只要用网往里面一撒,拉上来的就是数不尽的金沙。知道黄金吗?那不就是钱嘛!这就是我说的经济,我们要去金沙江里捞黄金啊!!!”说到激动处,殷丞的嘴角都快流下口水了。其实他并没说实话,哪有用网在江里捞金沙的可能啊,那太夸张了,可殷丞就是要这个效果,先连哄带骗地把他们诓过去再说。丽水多金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在丽水捞金要到宋朝才发展到最**,现在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只要能在那里捞到黄金,虽然数量少点,但对这些村民来说已经是笔巨大的财富,那时应该没人会计较殷丞是不是欺骗了他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