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河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初十三年秋。
殷丞留长子殷商统领江东携项书、钟离煌驻守;留吕蒙统领水军及建业水军大营麾下将佐有吕岱、甘宁;留陆逊执掌海军大营协助殷商来往运输士兵及辎重前往倭国麾下将佐有周泰、陈武;留下王朗屯会稽毕竟王朗还是江东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麾下将佐为于禁。
殷丞亲率周瑜、蒋钦、太史慈、赵云、典韦、魏延、贺齐、朱桓、徐盛、潘璋、凌操、张英、吾粲、阚泽等将帅臣僚讨伐倭国。一时间的海面是百舸千帆遮天蔽日七百多条大小舰船载着一万五千江东海军、一万东征军和无数粮草军械浩浩荡荡地驶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天公作美一路无惊无险地靠了岸。殷丞不知道他们登陆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应该是九州岛的最西面反正他也没心思管那些倭人叫她什么直接命名中军大帐为定寇营。等后续人马达到之后这里将被扩建为军事堡垒起名定寇城。
这时的倭国荒凉的很探马回报说百里之内未见人影只在北面一百八十里处有一土寨寨中有大约两千余穿着怪异的矮人且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随同殷丞来的只有一万东征军要任务是在这里建立稳定坚固的根据地征讨当地土著要等后援达到才会正式展开。海军舰队已经返航下一批为数三万的东征军将在半月或两旬之后才会到。眼下的任务是加固营寨和修建简易码头如果还有空闲就多派斥候打探周边消息。
一连忙活了十几天事情基本有了眉目。营寨早就加固的坚如磐石简易码头也已可以投入使用连正式的海军水寨也开始动工了。
想要征服四兽岛绘制地图那时必不可少的工作。殷丞对倭国的印象很肤浅只记得倭国就像是条大青虫一样挂在这只雄鸡的喙下仅此而已。显然绘制地图若是依靠殷丞的记忆那就太没谱了。
在东征之前周瑜早就派遣快船侦察过四兽岛的环境虽然并没有登岸侦察岛上状况却沿着四岛的周边航行了一圈对四兽岛的总体轮廓有了大致的了解。有了四岛的轮廓外观只要在里面填充上山川河流、城镇村庄的名称一份简易的地形图也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由于殷丞对倭国没有任何好感所以打定主意要把倭国、倭人彻底奴化因而那些地名也就不打算沿用倭人旧称。不过重新起名实在太辛苦如果让殷丞一一给每座山、每条河、每片林都取上新的名称估计累倒吐血也完成不了十之一二。这种傻事他自然不会去干。
殷丞的想法很简单无论什么称呼都只是为了方便记忆、辨识只要能满足这种功能叫什么其实都无所谓。当然很多地名特别是城市名称会对人文历史有一定的映射。不过这个问题不在殷丞考虑范围之内从他踏上倭国之时前起倭国的历史就将由他来书写至于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往事都应该被深深地埋到历史尘埃里去。
为了简单明了地重新命名四兽岛各处地理名称殷丞想到了一个简单的命名方法他给这个方法取名为‘十字坐标定点法’。
虽然殷丞对倭国的地理不熟但他还是能够大致知道东征军登陆的地点应该是在前世的九州长崎附近。之所以会对长崎有印象那是因为这个地方很荣幸地和原子弹有过亲密接触。
长崎也就是现在殷丞的定寇营几乎就是倭国的最西面是一个很理想的坐标基点。殷丞现在绘有四岛轮廓的地图上标出定寇营所在然后又画了一横一竖两条轴线交点就是定寇营。
有了这两条坐标轴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在轴线上以东、北为正西、南为负十里(再次声明书里出现的‘里’都是指汉里约四百二十米)为一个单位表上刻度就可以用来准确标示地理位置了。(八度吧 .)打个比方在离定寇营东二十里北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庄那这个村庄的地图标示就是‘村二六’。
当然村也有大小、山也有高低、河也有深浅。为了地图上的新息能尽量准确一点殷丞将村庄按人口多少分为村(千人以下)、镇(千人至万人)和城(万人以上)三种规格同时将山按高地划分为山(二十丈以下)、岭(二十至五十丈)、峰(五十丈以上)又将河流按照河水的深浅划分为流(五尺以下)、河(五尺至十尺)江(十尺以上)。
有了这些规定地图标注的信息就更准确、明了了。‘镇二四二六六’表示在定寇城往东两千四百二十里往北六百六十里地人口在千人至万人的村庄;‘山九八八’就表示离定寇营东九十里北八百八十里的地方有一座二十丈以下的小山;河流的表示方法要稍复杂需要用‘江一五七一至三九五二四’来表示两个坐标分别表示江头和江尾的所在地。

确定完了十字坐标定点法后殷丞派出斥候抓捕了一些落单的倭人通过辽东的翻译大致搞清楚了周边的状况。那个在定寇营北边一百八十里(镇十八零)处的土寨是一个小型部落被称为家主的执政者就居住在那里这个部落除了拥有那个土寨外在土寨的北面及东北面还散落着三个小型的村庄这三个村庄也臣服于土寨的领导人数为三、五百不等。
镇十八零的家主叫鹿垄那个部落也就被称为鹿垄部只是不知道‘鹿垄’二字是姓、还是名。感觉上不太像姓氏估计这时候的倭人还没使用姓氏的习惯吧。
既然这个鹿垄部幸运的离定寇营自然成了殷丞先打击的目标。本来典韦早就要求带兵进剿鹿垄部了不过殷丞考虑毕竟是客场作战定寇营里有堆积着大量的粮草辎重为了稳妥起见殷丞还是决定等第二批东征军到了以后再开战。
又耐心地等了几天后续三万大军顺利靠岸登陆手里有了四万兵马殷丞再也无所顾忌了。
鹿垄部在镇十八零有两千三百多人加上其它三个村落总人数也不过三千五百多人根本不够东征军一个冲锋的。为了干净彻底地歼灭鹿垄部殷丞兵分四路同时包围了一镇、三村务求战全功。
这时候的倭国确实稀烂了点甚至比不上当初的南中蛮族。村子全部是竹木建造很多倭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就像阿富汗难民营一样。
殷丞的斥候没有现镇里有明显的武装力量起码斥候们并不认为那些拿着竹竿、木棍和少量破烂柴刀的倭人可以被称为军队。不过殷丞可以确定那些就应该是倭人的部队现在只是汉朝没有汉族在唐朝时期对倭国的文化、技术的输出倭国的落后难以想象。
搞定这样的对手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只经受了微弱的抵抗一镇三村就被轻松拿下。整个过程也就是射几轮箭砸倒若干木屋而已东征军将士连伤的都没有更别说阵亡了。
――――――
“主公!我等随主公东渡来此兴的是仁义之师只为解此地夷人以倒悬。主公万不可行此绝户之策。”阚泽一脸悲愤地哀鸣着他的手上还挥舞着殷丞最新的政令。
在攻占一镇三村之后殷丞为了便于管理下令把原来的三座村庄全部烧掉然后将所有的倭人掳掠到了镇十八零。作为东征军的后勤主管阚泽在接收了这些俘虏后便到殷丞帐中请示具体该如何处置。
没想到殷丞让阚泽先把倭人的老弱病残全部剔出坑杀。然后将十岁以上的男女分开关押十岁以下的童子则和女人关在一起等俘虏多了再做安排。
把倭人分男女关押这点阚泽能够理解可坑杀老弱就显得有些血腥了阚泽难以接受所以才会说出那番话。
“德润稍安且听我说。不是我生性残忍相处了这么久想必你也应该清楚。之所以要那么做主要是以后俘虏会越来越多我军渡海而来补给实在困难没有多余粮食喂养这些没用的老弱。”为了以后行事没有阻碍殷丞不得不给阚泽一个解释。
“这不算理由补给困难我也清楚毕竟是我在负责这部分事务。不过就因为补给困难就要屠杀老弱这我不认可。实在不行把他们放了让他们自生自灭也好啊。”阚泽还在强辩。
“德润你说的那是正常情况可我早就说过东海四岛上生活的这些蛮子根本就是野人心智尚未开化不说骨子里还充满兽性压根不能把他们当人看。”殷丞也有些急躁了。
“是微臣也听主公多次说起过。可问题是主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我刚从俘虏那里过来从他们的表情里我只看到惶恐、惊惧并没有狂野的凶顽该不是主公的消息有误?”阚泽皱着眉头反驳着。
“不我绝对不会搞错。这些倭人一向如此被强大的敌人欺负时他们不会反抗只会奴颜婢膝地讨好;一旦他们的敌人比他们还弱他们就会显露出正真的兽性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干得出来。”殷丞只好再次耐心解释。
“一面之辞。”
妈的!殷丞愤怒了老子证明给你看:“好看在德润的份上我再留他们多活几日。我会证明这些倭人究竟是什么东西的到时候你可不能再抗命不遵了!”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