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陨落和崛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咦,快看,那不是殷大人嘛!”殷丞带队进入朱提城时,沿途遇上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
“是啊,真的是殷大人,他怎么回来了,不是说留在朝里当大官了吗?”
“大官,那当然,要知道殷大人这次立的可是大功。救驾!救驾你懂不懂,皇帝的命都是大人救的,那封的官能不大嘛。”自以为博学者在卖弄学识,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旁人仰慕的眼光。
“唉,你说,大人的官究竟有多大?”虚心请教者有之。
“大!很大!是最大的官,封了王啦!”夸张者有之。
“胡说!按大汉律,非刘姓不能封王,不懂别乱说。”理智者亦有之。
“什么呀!你凭什么说我胡说,大人可是救驾有功啊,就不兴皇帝赐个刘姓,然后再封个王爷吗?”都说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升斗小民也不例外。
“也对啊,刘穆大人不就是王爷嘛,也许皇帝让殷大人认了刘大人为义父,然后把刘大人的王位传给了殷大人。哈哈,我们小小的朱提连着出了两位王爷,利害啊!”这个……无知,不是你的错。
“那我们以后应该称呼殷大人还是刘大人?”
“啊,我看应该叫殷刘氏……不对,是刘殷氏大人。”
“滚一边去,那是称呼妇人的!”殷丞的粉丝觉得这个称呼侮辱了自己的偶像,怒了!
端坐在金团银朵背上的殷丞,浑然未觉自己已经被老百姓加封成了王爷,他强忍着既将与家人团聚的激动和渴望,面带微笑地向每一个经过身边的人点头示意。在他的身前坐着小丫头黄月英,自从那次坐过以后,黄月英一直嫌坐马车气闷,吵着闹着要坐到殷丞身前。对于她,殷丞实在是没办法,只能无奈地答应了,为了得到诸葛亮,殷丞是什么都能忍啊。
虽然殷丞十分想念妻儿,但还是先去了府衙议事厅,被董和、秦宓诸人迎入大堂。由于殷丞离开了大半年,对朱提现状已不甚了解,作为郡丞,董和先把朱提的变化向殷丞做了简单介绍,可惜殷丞对政务不太关心,而军队方面又没太大变化,所以听得有些心不在焉。董和对殷丞还是很了解的,知道他懒得理会政务,因此也不愿说太多废话,介绍完朱提情况后,董和又把这一段时间天下局势进行了一番介绍。天下大事是殷丞很关心的,可他忙于逃命,对这方面了解的不多,顿时就来了精神,没想到一听之下,眼珠差点掉下来。
孙坚死了,这就是董和告诉殷丞的消息。殷丞早就在猜测,孙坚是否还会陨落在襄阳城下,对于孙坚的死应该还不至于令他如此惊讶,殷丞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孙坚的死法,这次孙坚居然不是死在刘表的手里,而是死在曹操的手里,更准确地说是死在汝南郡守和徐晃的伏击之下。
孙坚围困刘表多日,刘表也曾经想过要向外求救,可离他近的只有曹操,曹操被公孙瓒压得大气都喘不过来,哪有精力来救他啊。刘表不得已只好打定主意死守襄阳,做好了和孙坚拼个鱼死网破的准备。
襄阳城坚,孙坚一时难以攻克,恰好袁术出兵欲断其归路,孙坚下令孙策、程普继续领兵攻城,而自己率领五千劲骑悄悄南归,想在半道偷袭袁术,以解后顾之忧。没料到,他想偷袭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找机会偷袭他。孙坚兵马刚过枣阳,却被汝南郡守和徐晃夜袭了营寨,孙坚对此毫无防备,不但全军尽没,连他自己都在猝不及防之际,被汝南都尉楚兴一戟刺破咽喉,丢了性命。
孙坚一死,刘表趁势反击,孙策、程普大败,只带着少量护卫亡命而去。襄阳围解,刘表立刻重夺了南郡、江夏,孙策无路可逃,率众投降了袁术,袁术笑而纳之。
殷丞感叹孙坚死的冤枉,同时也对徐晃高看了不少。在他看来,伏击孙坚定然是徐晃之谋,不料董和却道,伏击之计竟出于汝南郡守柳蜚。柳蜚这个名字殷丞觉得十分地熟悉,可又想不起来哪里听说过。陈宫对吏治比较熟悉,经他一提醒,殷丞这才想起,这个柳蜚不就是当初的南照县丞柳廷然嘛,他和项仲二人可是自己最老的老朋友了。
要说孙坚和柳蜚带给殷丞的是惋惜和意外,那刘备带给殷丞的感觉则是诧异,用贾诩的话来说,这里面很明显有阴谋,而阴谋的受害者自然是韩馥。袁绍和韩馥的渤海争夺战已经结束,韩馥死了,袁绍逃了,二人都沦为了失败者。
刘备率五千马步军袭取南皮,袁绍亲率大军增援南皮,刘备与战不利,连输三阵后退往信都。刘备一逃,韩馥的侧翼就暴露出来了,袁绍和颜良两路夹击,韩馥全军溃散,自己更是死于乱军之中,张郃、高览聚溃兵退保河间,沮授潜往博陵,麴义投降袁绍。

韩馥刚败,公孙瓒率兵会合刘备强攻南皮,南皮守将韩莒子被吕布一击毙命,在吕布、关羽、张飞这种组合面前,南皮就像一只纸糊的灯笼,一捅就破。袁绍还没来得及庆祝渤海大战的胜利,就慌里慌张地领兵来战公孙瓒,但颜良、文丑依然不敌吕、关、张。田丰见事不可为,建议袁绍弃渤海而奔临淄,紧守黄河南岸,袁绍从其言。
韩馥死、袁绍逃,冀州之地尽入公孙瓒之手,公孙瓒令其从弟公孙越防御冀州,又封刘备为渤海郡守,屯南皮、乐陵一线,抵御青州袁绍。韩馥既亡,河间张郃、高览,博陵沮授尽投公孙瓒门下,公孙瓒既得地又得人,气焰更为嚣张。
听到这个消息,殷丞和贾诩一致认为韩馥是被公孙瓒给算计了,陈宫也很赞同这个观点。以前刘备确实默默无闻,贾诩和陈宫对他也很不了解,但数月前刘备已被献帝认作皇叔,名望也是节节攀升,他的能力也开始渐渐为人所知。要说刘备会轻易败在袁绍的手里,甚至连公孙瓒的援兵都没能等到,这点没几个人会相信。刘备退守信都,唯一的作用就是把韩馥的侧翼卖给袁绍,好让他轻易击败与颜良、文丑相拒于野外的韩馥大军。而韩馥于乱军中究竟是死在袁绍手下还是死于公孙瓒的暗杀,这点同样耐人寻味。
不管其中有什么猫腻,事实就是韩馥死了,冀州易主。韩馥一死,并州刺史丁会深感唇亡齿寒,可他又没能力和公孙瓒斗,只得上表献帝曰,董卓已亡,父仇已报,欲为父亲守孝,无心理事,故请辞去并州刺史一职,望朝廷另选贤能。此表一上,朝廷立刻恩准,同时下旨加封丁会为恩国侯,返乡丁忧。丁会一走,张辽万念俱灰,辞官挂印,隐入民间。公孙瓒再得并州,令张郃守河东、高览守河内,钳制洛阳夏侯惇。
天下大势居然会出现这种状况,最感到意外的就是殷丞了,当初为求脱身,给公孙瓒指点了一、二,却不料造就了一代枭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言兴邦’吧。
对于公孙瓒的崛起,在座众人都感到忧心忡忡,唯独殷丞和贾诩不以为然。众人奇而问之,贾诩一语道破,刘备并非久居人下之辈,公孙瓒似安实危,河北之地终属谁人,此时言之过早。众人恍然。
诸事议罢,殷丞挂念妻儿,退了众将后,带着黄忠一起返回了殷家大院。黄忠刚到朱提,还没来得及替他安排住处,所以殷丞让他和九儿一起暂居自己府中。
黄凤和黄月英已经见过面了,果然不出殷丞所料,黄月英没和黄凤多聊什么,就要求去看木牛流马。黄凤自然不会拒绝,反正自家院中就有不少,便送了她几架,随她怎么折腾。殷丞回到家中,黄凤、李朵、王煦俱都喜极而泣,殷丞只得好言安慰,直到他赌咒发誓,以后再也不以身犯险,这才把诸女哄得转怒为喜。殷丞回来后,黄月英只是过来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又回到院中玩她的‘牛马’去了,殷丞对此早有心里准备,也就听之任之。
殷丞让妻儿围坐在自己身边,把此次出行的经历一一相告。殷丞很有说书的天分,令诸女的心情随着他的讲述起伏跌宕,时而惊呼出声,时而喜笑颜开,特别是讲到替魏兴抢亲那段,黄凤连声笑骂殷丞为‘老’不尊。
随后殷丞又说起孙坚之死,说起柳蜚这个老朋友,此时殷丞不由地感叹道,如果不是项仲意外身亡,自己很可能会跟着他们,现在也许也在汝南,甚至会随他们一起伏击孙坚。黄凤听了也是唏嘘不已,开始和殷丞一起回忆当初在南照的那段难忘时光。
说着说着,殷丞突然想起他已经很久没和洪谷村的那些老朋友见面了,特别是董想,他怎么说都还算是自己的大舅子,可殷丞居然想不起上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想到董想,殷丞有了一丝愧疚。
要说来了三国之后,对殷丞帮助最大的肯定不是董想,无论孟庄、王绛还是刘穆,都远在董想之上,但要说谁是最真心帮助殷丞的,那肯定非董想莫属。董想对殷丞的帮助属于毫无保留的、不求回报的,可来了朱提之后,殷丞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疙瘩’,刻意疏远洪谷村的那些村民,连董想和他的妻儿也尽量回避,即便如此,也没听到董想有什么抱怨。
是不是该替他们做些什么?殷丞如是想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