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谈大势 得大才(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一见他神情,暗骂:“靠,被误会了。”
“哈哈......元直何必欺我。”我马上装熟人大笑起来。
徐庶一听,大惊,“他怎么知道我的字,我自出走以来从没有用过自己的名字的啊。”但徐庶镇定下来,道:“不知公子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我笑道:“因为我听说过你的事迹,特别打听了下,所以知道而已,元直不必惊慌。”
徐庶一听暗舒口气,道:“我还以为公子是官府派来的人呢。”
我“哈哈”一笑道:“元直,可想家否。”
徐庶正想说的时候,马车里走出一主一仆,仆人扶着他的主子,那个主人衣着华丽,是个中年人,大约30多岁,不过此时一脸病态,中年人一鞠躬道:“多谢二位公子想助,甄逸感激不尽。”
我忙道:“先生不必如此,路见不平,自当拔刀相助,这是我应该做的。”
甄逸和徐庶一听,齐道:“好文采。”
我笑道:“不及两位尔。”
甄逸道:“公子不止武艺非凡,文采亦是那么出众,可喜可喜啊。”徐庶也在一旁夸赞。
“我晕,这些后世的口头禅拿到这里还文采出众。”我暗喜道。口里却道“不敢,不敢。”
又聊了一会儿后,我道:“我见众人今大战一场,已经是甚是劳累,不如就在次扎营,你们看可行不。”
甄逸一看周围的侍卫都是一脸疲态,点头赞同道:“公子所言有理,今晚我们就在这里扎营,修养一下。”之后就开始叫下人准备。
我也叫周仓在这里扎营,同时向甄逸问道:“先生你这可有多余的衣服和食物,最好还有多余的帐篷。”
甄逸不解道:“公子要来何用。”
我道:“我见我新收的部下衣着甚是单薄,我担心他们晚上着凉,且他们是为了生活才来打劫的,想来他们也没带多余的粮食,故向先生一问。”
甄逸感叹道:“公子真好主公也,如此体察入微,真非常人所能拥有,真为你的部下感到高兴。我这里刚好有许多多余的,也许够用。”
我躬身道:“多谢先生。我代周仓他们谢谢先生了。”
甄逸道:“公子无须多礼。”
晚上,我和徐庶分到一起,其实是我特意要求的,目的21世纪的人都知道,哈哈。
我睡不着(其实是特意),走出帐篷,望着天上的星星,我不禁叹了口气:“哎”
“不知治世有何心事?”不出我所料,徐庶跟了出来,见我叹气,于是问道。
“元直,我是在叹天下百姓生活如此的凄苦,竟然不能为力,对自己很是失望”我发自内心的伤心道。

徐庶听我如此说,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望着天。不一会儿,我开口问道:“元直,你对当今天下大势有什么看法。”
徐庶一听,大为惊奇,见我如此满怀期望的眼神,道:“当今天子昏庸无能,奸臣当道,朝纲不振,更有十常侍为祸社稷,如此下去,大乱将至矣。”
我笑道:“元直所言既是,大汉朝将亡矣。”
徐庶一听我如此说,大惊失色,道:“治世何出此言。”
我突然气势一变,徐庶立时感觉如泰山压顶,不如惊讶。只见我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元直可觉得有理。”
徐庶点头道:“有理,治世好文采,可这也不能说明大汉朝将亡矣。”
我接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之争,并入于秦。乃秦灭后,楚汉之争,又并于汉。汉高祖斩白蛇起义至今,一统天下。后光武中兴,传至献帝,今十常侍弄权,天下盗匪四起,大汉朝的气数将尽矣。”
徐庶听我如此了解天下大势,对我愈加琢磨不透,感觉我深不可测。
我问道:“元直,你听说过张角没?”
徐庶听道:“听说此人广施符水,造福百姓。在民间有很大的威望。”
我叹道:“连元直亦被其所骗矣,张角广施符水不假,然此乃是欺人盗世也,其教下已经有数千万的教徒,我观此人野心颇大,如其造反,大汉朝即使不亡,亦不远矣。”
徐庶一听,顿时惊慌失策,道:“现在如何是好。”
我道:“今当取一地为基业,兴农商,修水利,明法治,造福地方百姓。静待天下大变,而后起兵扫平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治世。”
徐庶惊叹道:“治世之言,如当头棒喝,庶叹服不已。”
我摇头叹气不已。徐庶:“不知治世又为何叹气。”
我道:“我随有心,然却至今孤身一人,实在是有心无力,哎。”
徐庶激动道:“治世如有此心,庶愿鞍前马后,愿为前驱。”
我一听“成了,哈哈”激动无比,我激动的抓住徐庶的手道:“我得元直相助,如鱼得水也。”
“公子欲成大事,岂能少我。”甄逸一脸激动,快步走了进来。其实甄逸早就在外面听了,只是在外面听的入神,不忍打扰我们罢了,这时候走出来刚刚好。
我一听,大喜,道:“我得先生相助,大事成矣。”
“哈哈,哈哈......”我们三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激动的大笑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