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募勇三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留为郡城,下辖十七县,依照东汉官制,城中除太守以外,还置丞一人,掌治民,置都尉一人,治郡兵,备盗贼,以及诸曹事,五部督邮书掾,门亭长,主记室史,书佐等大小二十余吏。
但即使名下众吏繁多,却多无实权,大多皆以太守之命从事,故这郡城太守便宛如一方诸侯,称霸地方。
时下陈留募集乡勇者虽然乃是城中富贾,但仍需通过城中都尉府的督察临审,以防别有用心者借机作乱谋逆。
此时都尉府前早已围满了人群,略观达有百人之众,从衣着上看,显然都是些贫苦之人,若然谁会为了仅仅一口饭食,干这刀口添血地行当。
人群中时不时发出一些议论,甚至有时会起些争峙,细听之下,断风寒方才知晓除了城中最大地富贾叶家在招募乡勇外,更有官府征兵的文告。
“黑子,你说俺们到底去哪家?”人群中一名身形瘦小,看上去却很精神的汉子正向旁边一个身材粗壮,皮肤黝黑的汉子询问着。
粗壮汉子拍了拍自己地后脑勺,思索了片刻,道:“按理说,叶家每月还发粮饷,俺们自当该去叶家,不过这个乡勇怕只是暂时地,不如做官军牢靠些,依俺看,俺们还是投官家去,好歹饿不死。”
听到这人的言语,断风寒心中颇为感慨,心道这官军难道就是铁饭碗吗?一阵苦笑过后,看着公台上张贴地两张文榜告示,不禁向身旁的李鹰道:“这叶家想必是城中大户,开出的月俸竟如此丰厚,不知文华是否有意相投?”
“主公莫要讥笑文华,想那叶家招募乡勇无非是为保其家资,一旦战事将熄,天下太平,其后自当散去。主公若要建功,自是要投官军。”误以为断风寒出言相讥,李鹰脸上立显尴尬,紧接着却又笑道:“如今看来主公果真乃洪福之人。”
断风寒愕然道:“此话怎讲?”
李鹰断然道:“吾等此来应募乡勇实乃无奈之举,主公当世豪杰,怎能屈居人下,如今恰逢官府征兵,正是上天赐予主公良机,若日后多建军功,必能上达天子奏表功绩,如此一来,方能使主公出人头地!”
“呵呵,文华所言确有道理,不过吗......”虽然李鹰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断风寒却认为在这个年代,真正能够凭借军功,从一名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而受到上司乃至朝廷地重视,那根本就是一相情愿的想法。
不管在什么时代,“炮灰”永远都是士兵乃至军中较低级军官的代名词,即便命大点的,稍有不慎也会被上面的人咂黑锅,扣屎盆子,别说靠军功升迁了,身后若没有复杂地背景,在军队中能幸运地活下来就不错了。这些都是断风寒在后世的部队里服役时的真实感受,如今想来当真不是滋味。
李鹰久不见下文,便猜测道:“莫非主公无意投军!”
“不错!我决定应募那叶家乡勇。”断风寒语气坚决的回答道,虽然他很想告诉李鹰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正有三个牛B人物在搞什么桃源三结义并且自行拉起了队伍,可想了想终究还是忍住了。
毕竟李氏两兄弟穷困潦倒,说出来怕伤到他们的自尊,况且自己更没有他妈的刘备那么好命,一下子人财两得,要不然自己现在早就找地盘练兵去了。
随着“庄”地一声锣饷,都尉府的大门打开,从里面跑出两队手持长矛的兵士,分列两旁站立,紧接着又从里面出来两队人马。
两队涌出地人马中,其中一队乃是平常地布衣百姓,他们紧紧跟随着一名校官朝北而去,人数当不下百名。 而另外一队则是穿戴整齐,一色紧身黑革甲胄,虽然手中也未曾持有武器,可看上去确是十足的官兵模样,这只穿戴整齐的队伍,并没远去,反而是集中起来,站到了都尉府前的街道之中,细数之下,确只得四十余人。
本以为这队人马必是官军无疑,哪料到有人问起,方才知晓这些人乃是叶家征募到的乡勇,一干百姓大奇之下,纷纷围拥而上,皆向其中熟识之人打探了起来。
原来这都尉府中现今成了演武场,但凡加入官军的百姓,只要身体无病,壮年者皆可应征,反倒是那叶府征召乡勇的条件尤为苛刻,其有三不要,身有疾病的不要、年过三十的不要、气力小者不要。
有人问道,何为气力小者?一乡勇答曰:府中设一石锁,重约百十斤,双手未能举起者为力小,叶府不招。
招收一个乡勇便如此挑剔,别不是去给他家当苦力挑砖盖房吧?断风寒一旁闻听,内心感到疑惑,随即命李鹰前去询问。
李鹰一时也好奇不已,走到一乡勇前,便言道:“敢问这位兄弟,可知是何人定下如此怪异地规矩?”
乡勇见李鹰一副书生打扮,不敢怠慢,赶忙回道:“先生有所不知,那负责招募乡勇之人,乃是一名女将军,听旁人说起,这名女将军乃是叶府千金,其平日不喜女工,倒爱舞刀弄剑,如今定下这三不要的规矩便是这叶府千金地主意。”
闻听是一千金小姐定下的规矩,断风寒身旁的李虎倒是乐了起来,兀自言道:“依俺看这叶府不像是在募集乡勇,倒像是在选姑爷。”
李虎嗓门大,这一番话,倒是引起了诸人地哄笑,即使断风寒也是忍俊不禁,笑了起来,倒是李鹰黑着脸对其诃斥道:“兄长莫要胡言!”
哪知话音刚落,那乡勇便嘻笑着对李鹰言道:“嘿嘿,正如方才那位兄弟所言,那叶府也正是借此机会,从中挑姑爷哩!”说罢紧接着又摇了摇自己的脑袋,概叹道:“唉!可惜小子技艺微薄,闯不过后面两关,怕是和那叶家小姐无缘喽!”
众百姓闻言,又是一阵惊奇,遂连忙向自己熟悉的同乡打探。
此时断风寒也禁不住好奇,上前问道:“后面两关又作何说法,还请这位兄弟明言相告。”
乡勇道:“府中设三关,第一关便是那三不要,第二关乃是回答那叶府千金小姐提出的一个问题,答对者便可进入第三关,至于第三关是什么,俺们都不知道,因为俺们这些人中,没有一个可以过的了第二关。”说罢,紧接着又是摇头感叹。
有点意思,看来这位叶府千金没那么简单,现在倒是真想一见这位叶府地千金小姐了。断风寒如是想着,随即打眼瞄向那李氏兄弟,而恰巧这时李鹰的目光也正向他询盼过来,且眼神中还多带着一些喜色。
靠!这小子该不是打算让我牺牲色相吧,不知怎地,断风寒一见李鹰这眼神,便很快地联想到了什么。
“主公当真洪福齐天,老天怜见,竟而将富贵送到主公身前。”果然,正如断风寒猜测般,李鹰当真打起了叶家的主意,只见他拉住断风寒,轻声言道:“想那叶家乃城中富贾,家族产业颇丰,若是主公此去应征,倘能搏得头筹,做了叶家姑爷,那这些募集而来的乡勇岂非如主公麾下一般,再得叶府的家资相助,即便将来举事,亦非难事。”
断风寒无奈地扫了他一眼,没有言语,只是在心中暗想,古代未提倡晚婚,举凡女子岁至十四、五便可出嫁,若真要取一个年幼女孩为妻,除非自己有恋童的癖好,否则内心实在难以接受。

虽然他心中如此想着,可在这个时代,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同。刻下,府外前来应征的百姓早已沸腾起来,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早有搏占头魁之心。
不多久,府中走出一名文官模样打扮地中年男子,紧随身后的还有两名手捧托盘地小校。那前行文官待走到府前石阶处站定,便大声言道:“府外诸人听清,应征官军者持我右方凭引入内,应征叶府乡勇者持我左方凭引,凡选定者,不可生变,望尔等慎择。”说罢,抬手一挥,身后两名小校,立时捧着托盘步下石阶,行至人群中供众人选择。
如此一举,倒是让前来应征百姓有些难以选择,皆因众人多有应征乡勇之心,纵然不慎落选,也可改入官军,如今官府出此一辙,当下让很多人犹豫起来,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主动上前挑选,而那两名军校托着木盘行至人群之中,众百姓竟而像避瘟神般慌忙躲开。
文官见状,不禁怒然大喝:“招丁募伍乃朝**政之大事,岂同儿戏,尔等即是应募而来,何以如此犹豫,若无心意,还望速去,否则将以扰军之罪论处!”
尽管文官言辞惧厉,众多百姓仍旧没有一个主动去碰那凭引的。
此时,两名小校已然来到断风寒三人的身前站定,并且用眼神示意他尽快从中挑选。
两个托盘中皆盛有堆叠整齐的竹片,竹片之上分别写着“官军”、“乡勇”二字,断风寒转头看了看李家两兄弟,见他们也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他很清楚眼下自己无论做出什么选择,这两兄弟自然会紧随自己,故微笑不语,毫不犹豫地探手拾起了一枚写有“乡勇”的竹片,李氏兄弟见其手中竹片,遂紧跟着做出了同样地选择。
余下百姓见三人起头,稍事犹豫,紧接着便一哄而上,竞相向那手捧“乡勇”凭引地小校围拥而去,不肖片刻,其手上托盘中的竹片已然被哄抢干净。
文官见状,眉头微皱,面上甚似无奈,道:“尔等既已选定,现且持手中凭引随本官入内。”说罢便轻拂袍袖反身进府而去。
督尉府乃城中军议之处,故除去几名文记官员的办公场所外,实际上就是一演军校场。一干百姓在那文官的引领下,少时便已绕过前堂,进入位于后堂的校场之中。
此地并非如城外驻军校场般杂乱凌堪,约百米见方的场地均以青厚石板扑就,场四周无数旌旗飘荡,旗下兼有手持长缨,身着重甲的士兵围立,阵阵寒风掠过,更显此间威势。
校场正北设点将台,台上分坐几人,虽神情各异,却不失威仪,尤以坐在正中位置的那名武将,容貌瘦削,宽额阔耳,浓密地粗眉下,有着一双深邃的眸子,加之一身黑铜铠甲,更是显得极端地威严。
文官行至台前,躬身礼道:“回禀督尉,应募者皆已带到,请督尉示下。”
被称为督尉之人,正是那名黑甲武将,其名张超,乃城中太守张邈之弟。只见他随手一挥,道:“着令诸人至书记官处录记。”
“是。”文官得令,当下回身向前来应募地百姓宣布:“尔等听清,凡持我官军凭引者,速去右方录记台处录记,持乡勇凭引者至左方录记台录记,不得延误。”
文官言毕,众人皆向那左方录记台处涌去,只得少数先前未抢得乡勇凭引地百姓去那官军录记处。
见去官军录记处的百姓稀少,台上的张超脸色一沉,似乎颇为不悦,其冷眼望向落座于左手下方位置上的一名衣着华丽地老者,冷笑道:“叶公当真是好手段!”
张超口中所唤叶公,正是如今城中广募乡勇地叶家主人叶茂,叶子诚。
叶茂深知此刻张超心中恼怒,却并不惶恐,反是拱手笑道:“让督尉见笑了,今日叶某能够自募乡勇,还多亏督尉大人相助,事毕,叶某自当重谢。”
想叶茂乃当世有名巨贾,其口中所谓地“重谢”,张超自是知晓其中分量,故面上稍露悦色,道:“叶公言重,想当今黄巾乱世,郡城危殆,在此危急之时,叶公大义,广散家资自组乡勇保我城池,实为当世商贾楷模,若他日平息贼患,吾定然上表朝廷,奏请叶公之功绩。”
叶茂知其所言并非诚意,仍欣然言道:“为朝廷分忧,叶某自是义不容辞,某不求功名,只愿天下太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仅此而已。”能够在这乱世中缔造一番雄厚产业,却有其非凡之处,故张超狼子野心早就被他伺破。
张超闻言,面上诚许,心下却暗中冷笑道:“老匹夫,尔当真以为我是傻子不成,想尔心中所忧,实为自家家业罢了,等着吧,少不得要叫尔之家财尽归我之囊中。”而后,眼神确又落到端坐于叶茂下方的一名英俊武将地身上,面上不自然地露出些许淫邪地笑容。
不多时,台下又是一通鼓声,执行文官便当即宣布应招乡勇者按录记顺序上前应试,随后被点名者陆续参与了第一关的选拔,可是很快地,前去应试之人便有大半被刷了下来,原因吗则是出自那百斤之重的石锁。
断风寒与李虎自然是轻松地通过,不过轮到李鹰之时,却是让他感到为难,概因其天生体弱之故,面对石锁竟感到十分地无奈。
李虎十分焦急地看着李鹰,真恨不得上前相助于他,而一旁的断风寒则只是微笑着摇头,面上确并无失望之色。
“主公……”李鹰见无法举起石锁,只得退了回来,面上未有气馁之色,只见他大口喘着粗气,道:“文华无能,无法举起那石锁,还望主公见谅!”
“哎!兄弟怎如此不济……”李虎面上显得很是焦急,颇为气恼地出言呵斥李鹰,确不想被断风寒阻断:“武德莫要责怪文华,想文华自幼所习皆文事,又怎可与一般莽夫相比,吾深知文华之能矣,我等可莫要小看了文华。”
断风寒此言非虚,李鹰虽然不谙武事,但确身负上乘兵法之术,曾经断风寒与他进行过多次探讨,更发现其机变多智,如果往后时不时地对他灌输一些后世的军事知识,不难将其塑造成一名上佳的统兵之人。
见断风寒对自己并无不满,李鹰心内大是感激,当下更加坚定了此生要效死追随于他的决心。
看到李鹰那热切地目光,断风寒内心默然诚许,心道以后定然会好好对待这个忠心于自己的弟兄。
不多时,一干应募百姓尽皆选试完毕,随即便有文官小吏督使一干兵士将落选者催赶出府,而李鹰自是身在其之中。
时下李鹰内心虽有不舍,但此刻仍旧对断风寒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坚信,断风寒想要夺魁,定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念及至此,当下向断风寒深施一礼,道:“文华先去矣,待主公博得头筹后,文华自会到叶府相寻。”言罢,便欣然随众而去。
李虎见状,眼中突现湿润,欲要追出,不想却被身旁断风寒拉出,断风寒此时眼中流露出了无比自信地目光,望着李鹰远离的背影,断然言道:“武德且宽心,文华只是稍去片刻罢了。”
(第7章 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