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跟着贾诩算计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三分天下,不过只是暂时的局面。”贾诩一边说,一边在想杨奉刚才说的隆中对是什么东西。
“暂时的局面?”
“不错,只是暂时的局面,天下毕竟最终还是要一统的,当年春秋战国绵延数百年,最后不还是一统归秦了吗。虽然现在汉室大权旁落,诸侯各自为政,但最终还是要重归一统,只是最后的结果就不一定会姓刘了。”
贾诩就是贾诩,敢说别人所不敢说的话,尤其是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一旦被人揭发,必然是祸及九族之罪。当然,以贾诩的智谋,既然敢在杨奉的跟前说这句话,便是早就看出了杨奉也并不是什么真心拥护刘氏江山之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贾诩已经决定要跟随杨奉,否则的话,这种话贾诩岂会随随便便说出口。
“当今天下形势,袁曹二人逐鹿中原,迟早会有一战,无论孰胜孰败,中原之地只会尽归一人。而袁曹决战之后,大人也已经占据了雍州、益州和凉州,更有可能的话,荆州也会是大人之地。至于这第三方势力......”
还没等贾诩说完,杨奉便突然脱口打断贾诩的话:“是不是刘备?可若是刘备占了江东,那孙权又会去哪里?”
“刘备?孙权?”贾诩听了杨奉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也是觉得莫名其妙,“刘备此人诩倒是听说过,此人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算是刘氏子孙,而且据闻此人极会收买人心,手下更是有关羽、张飞两员虎将,算是一个枭雄。只是,如果没有大人的话,此人必然能够成为三分天下之一,但是既然大人出现了,那刘备便再没有机会了。”
“哦”,对于贾诩的这番话,杨奉很是感兴趣,急忙问道,“还请先生说详细点。”
贾诩虽然不明白杨奉为何会对刘备这么感兴趣,却也不愿弗了他的兴,于是便更进一步解释道:“刘备和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同属汉室宗亲,而刘表和刘璋都是难成大事之人,早晚为他人所灭,而刘备此人野心勃勃,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荆州和益州两块宝地落入他人之手,必然会依靠同宗的关系,获取刘表和刘璋的信任,慢慢分化其内部,然后再取而代之,北上争霸中原。但是,现在大人已经瞄向了益州和荆州,自然就不会再有刘备的机会,如果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刘备即便有通天之才,也难成什么大气候,更何况,刘备不但没有通天之才,目前身边也只有关张二将,连一个能够为其出谋划策的像样的谋士都没有,刘备又凭借什么来与袁绍、曹操或者大人争雄天下,所以刘备的失败现在已经注定。”
贾诩的这番分析让杨奉感到是心服口服,几乎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一模一样,只是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自己的来到而将会被打乱,被改变。
“刚才大人所说的那个孙权,诩倒是没有听说过,此人又是何人?”
杨奉这才想起来,孙策死的时候孙权才十八岁,现在孙策只是刚刚开始横扫江东,孙权也只是有十五六岁,贾诩自然是不会知道他的名字的。杨奉“呵呵”一笑道:“孙权是孙坚的次子,其实我说的是孙策。”
“孙策?”贾诩眼睛一亮,丝毫不去理会杨奉的这句话前后没有一点连贯的逻辑,点了点头道,“此人倒也可以算是一个枭雄,颇有其父孙坚的风范,不但勇武过人,更是会用人,手下不但有其父生前以为心腹的程普四将,更听说有庐江周瑜、彭城张昭相辅,江东之地不久将尽归孙策所有也,此人也是三分天下之一。”
杨奉今天才是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不出门便尽知天下大事,心中对贾诩的佩服更是无以复加。
杨奉终于忍受不住,开始向贾诩发出邀请了:“先生胸中之丘壑,当非世间之人堪比,若是先生肯出山相助杨奉,则天下一统之日必能早日到来,先生又何必委屈在段煨之处,还请先生出山住我一臂之力。”说完之后,杨奉离席而起,来到贾诩的桌前,深鞠一躬,弯腰不动。
贾诩心中早就决定要跟随杨奉了,差得就是这句话了,尤其是看到杨奉竟然对自己行此大礼,心下更是感动,急忙站起,绕桌来到杨奉跟前,将他扶起,道:“诩在外漂泊多年,一直未曾得逢明主,本想在段煨处得老此生,不想上天待我不薄,将明主送到我的跟前,诩自今日起,自当全力为主公谋取天下,早日一统乱世,开创主公万世不拔之宏图霸业,贾诩参加主公。”

杨奉大喜,哪里会让贾诩跪下去,一把搀住他的胳膊,道:“我得文和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二人分主从之位后,再次重新落座。
现在二人的心情都和刚才不太一样了,杨奉算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心情自然大好,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连喝茶都觉得里面被放了蜜糖。而贾诩也是心情大快,五十的人了,本以为一生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没想到从天下掉下来一个明主,使得自己的满腹才华将有用武之地。
杨奉将昨天和献帝的一番对话丝毫没有隐瞒地告诉了贾诩,问道:“文和以为奉这样做可有什么不妥吗?”
贾诩眯缝着小眼,微笑着对杨奉道:“袁绍虽然暂时实力冠绝诸侯,但其为人好大喜功,好断无谋,又常常听不进逆耳之忠言,早晚必走衰败之路。倒是那曹操,虽然目前实力不大,但其手下却是文臣如云,武将如雨,人才济济,假以时日,必然会是真正的中原霸主。主公故意让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是有意打击曹操,如此安排已是最为妥善之计,主公只需暗中维持两人均衡势力即可,在雍州、益州和凉州到手之前,万万不可使袁绍灭于曹操,否则天下之大,再无人能挡得曹操锋锐。”
杨奉听了,皱了皱眉头,问道:“曹吕衮州之争已经结束,吕布败往徐州,投奔了刘备。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刘备和吕布很快便会火拼一次,无论孰胜孰败,曹操都会趁机出兵徐州,接着南下豫州,只要曹操占据了三州之地,与袁绍的中原争霸战将会是在所难免,我又怎能左右此战的时间?”
“此非难事。”
“哦,文和此话怎讲?”
“方才主公说了,吕布和刘备必有一拼,因吕布手下有陈宫为之谋,故以诩之猜测,刘备必败无疑,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主公可先在皇上跟前提及刘备此人,然后奏请皇上在分封袁绍为大将军,主公为雍州牧的同时,封刘备为豫州牧。如此一来,吕布和刘备分占徐州和豫州,二人皆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虽然不能同处一山,却能够成为一双睦邻,曹操身后有刘备和吕布二人,必然为之掣肘。”
“但是,如此一来,岂非让袁绍一家做大?”
“主公忘了,刘备和吕布既然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曹操更是明白,倘若袁绍真的大举南下,则曹吕刘三人必然会抱紧一团,共御强敌,则袁绍也不敢轻易南下,这样一来,北方便会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主公便正可大举在西南两个方向发展自己的势力。”
现在,杨奉完全明白了贾诩的意思,便接口道;“如果袁绍按兵不动,则曹操、刘备和吕布三人都想吃掉对方,坐拥三州,与袁绍抗衡,征战不休,无论谁成为最后的赢家,都会实力大损,袁绍也会趁机南下。那时候,雍州、益州、凉州,甚至于荆州都落入我之手中,我便在袁绍南下之际,突然发兵,打袁绍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则大业可成也。”
“不错,主公说的正是。”贾诩赞许地点了点头。
“说起来,这些事情算是比较遥远,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是如何扫平雍州,以我手中的五千兵马和半个月的粮草,要与李郭、张扬等人抗衡,实非易事。”
“主公莫要忘了这华阴城内还有士卒八千和钱粮无数呢。”贾诩神秘地朝杨奉眨了眨眼睛。
“文和之意莫非是要...”
“不错,段煨此人难成大事,主公何不...,然后尽吞其众,如此一来,主公麾下便有精兵一万三千人,粮草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贾诩用手势做了一个砍头的姿势。
“只是,这段煨治理华阴,素有贤名,若是贸然将之杀害,恐遭民变。”杨奉虽然嘴上这样说,实在是因为心中没有一举杀死段煨的好办法,毕竟杨奉这次来华阴只是带了四个亲兵,而段煨手下却是有八千士兵的。
“主公勿须担心,这件事情就交给诩来做,保管做的天衣无缝。”贾诩的小眼中精光闪闪,让杨奉感觉到他的笑容是如此的阴森,毕竟贾诩想出的计策十有**都是毒计,随便一计便可让人永世不得超生。
“文和所思究竟是何妙计?”杨奉心中的好奇心大盛,忍不住开口询问。
贾诩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起身来到杨奉的跟前,弓着腰在他的耳边悄声说了几句,只见杨奉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同时脸上也展现了和贾诩一般诡异的笑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