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摸金校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重生之曹冲18
于是这一车数人便一起向着荆州进发……
待众人都已经离开了许都,曹冲这才开口向刚才那汉子询问,“这位小哥,不知小哥在吾三哥处供何职?”
那人见曹冲见问,又见周围众人都望着自己,显是敌意未除,当下便答道,“公子,小人本姓陈,家中排行老三,又因家贫,自幼便送与本家一伯父收养,因伯父家中无子,伯父便给小人取名为陈升大。小人现在将军军中为校尉。”这陈升大越说越小声,到后面更是几不可闻,最后连头也低了下去。
曹冲奇道,“陈小哥既是校尉,自是战功赫赫,何以如此自惭?”
“公子有所不知,小人是专门负责军中军资筹措的校尉。”言罢又低下头去。
“哦,军中还有如此一职校尉?”曹冲更是好奇。
“乃是……,乃是摸金校尉。”
曹冲听到此处,便猜到这摸金校尉并不是什么光彩的官职,是以这陈升大并不以此为荣,反以此为耻,自是不便说起。
“怪不得,怪不得某觉得你身上有一股阴气,一股腐尸的阴气。”却是许仪。
见曹冲不解,旁边的郭奕便将头凑到曹冲耳边低语,“公子,这摸金校尉乃是对盗墓人的一种称呼,也称为倒斗,自古职业盗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他们之所以称为校尉,便是因为他们也有他们的规矩,正所谓盗亦有道,这规矩便是两不一取,三香三拜点灯摸金。从这点来看,摸金校尉的规矩,和盗墓贼大有不同,盗墓贼都是胡乱挖,胡乱拿,事做得绝,管你什么忠臣良将,什么当官的还是老百姓的,有谁是谁,没半点规矩可言,就算有也都是农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这摸金校尉们干活,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宫里都要点上一只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死者最值钱的东西,往往都在身上带着,一些王侯以上的墓主,都是口中含珠,身覆金玉,胸前还有护心玉,手中抓有玉如意,甚至连肛门里都塞着宝石。这时候动手,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的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的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而且不可再来盗此墓。历来盗墓就分为民、官两种,官盗都是明火执仗的干,专挑帝陵下手,当年的楚霸王项羽应该是官盗的祖宗了,而今则叫掘子军。民间也有业余和专业之分,业余的有什么挖什么,专业一些的就专门找一些贵族王候坟墓,小一点的就瞧不上眼。丞相因常年征战,军饷吃紧,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言罢又坐了回去。
曹冲听到此处,便以了然,然则也有些方想不通,于是开口问郭奕道,“何谓倒斗?何谓两不一取?”
“由秦至今,多是覆斗式的墓葬,覆斗就是说封土堆的形状,象是把量米的斗翻过来盖在上面,四边见楞见线,最顶端是个小小的正方形平台,因此,盗墓便称为倒斗。盗墓者要始终秉承“两不一取”的行规,即不毁墓主尸骨,不坏陵墓结构,只取最有价值的陪藏品,且不全拿走,最后要留下两件。正所谓“盗亦有道”,盗墓者这种看上去颇为蹊跷的行规,大概是因为其损阴丧德的行径,恐祸及后人而定。”
旁边程武忍不住了,“哼,说得好听的,便叫‘掘子军’、‘摸金校尉’,说不好听的便叫‘盗墓贼’。”言罢扭头回去,满脸尽是不屑。
曹冲直到此时才算明白,“小哥,可是周先生知道小哥的本事了得,知道小哥定是常在这周围群山之中走动,料定小哥有稀僻之径可循,自可追上他们,方才令小哥前来接应?”

陈升大听曹冲如此说,脸上露出喜色,虽摸金行径为人所不齿,然则,没有摸金之行当,又焉有如此识路之人?谁会没事在这群山之中瞎转悠?
陈升大转过头来答道,“公子放心,这周遭形,小人虽不敢妄称熟络,然则要寻条稀僻之径,却是难不倒小人的。”满脸喜色却是掩盖不住。
旁边程武顿时觉得很是羞愧,若无此人,公子如何追的上丞相先锋?那公子又如何在荆州施展抱负?
却听得曹冲言道,“那请问小哥,吾等何日方能追上吾三哥他们?”
周围众人一听得此话,便都望向陈升大,陈升大何时如此受重视,当下便红了脸,连说话都结巴了,“公,公子,如,如无意外,五日便可追上。”
“能否再快点?”却是曹冲。
“要快点倒不是不行,就怕公子吃不消。”
“没有问题,实在不行,就让许仪背我。呵呵……”曹冲立即回答道,好像生怕陈升大反悔似的。
旁边许仪转过头来,“没有问题,莫说背公子,便是再加上郭奕、程武,某也照样背着跑。”言罢也是笑了起来。
“你们怎么都视某为无物?哼,许仪尔背三个,某便背五个。”却是夏侯称,言罢横眼瞧向许仪,大有挑战之意。
“某背七个……”
“某背九个……”
两人便由此吵了起来,惹得众人一阵大笑,连陈升大也跟着笑了起来。
……
一阵吵闹过后,曹冲便决定加快行动速度,每日除了必要的休息吃饭时间外,其余时间都用来赶路,如此,三日便可赶上他们。
众人商议已定,便弃车骑马,不一日,便到了颖川。
众人在颖川停留了一晚,次日清晨便骑马狂奔,众人跟着陈升大,不走官道,专走一些僻静之路,未及半日,曹冲便受不了了,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于是众人便放慢脚步,缓缓而行,至午,行至一路边小店,见店里坐着几个人,正在那里议论着今年的收成,许仪夏侯称担心曹冲安危,便就店外席而坐,并不入内,众人随便点了些吃喝,吃完后正待欲行,却听得店内传出声音来,“孔明老弟,这便要回去了?今日虽无金乌,却也不会下雨,汝何以如此着急回去?”
曹冲一听得这声‘孔明’,身体便陡的一震,急回头望去,却见一白发老者正对着一中年男子说话。
这男子便是孔明?便是那名震华夏之孔明?诸葛孔明今年只有二十七而已,并无这般老啊,何以那老者称其孔明?莫非又是哪里的奇人异士?
曹冲正思虑间,却见这被称为‘孔明’之人走了出来,径直望前而去,便跟着走去,身后陈升大见曹冲所走的方向不对,正欲招呼,却被旁边的郭奕阻拦,郭奕以眼示意,于是众人都跟着曹冲而行,陈升大见众人都跟着去,也只好跟着。
走了里许,那中年人突的回转头来,“尔等何人?缘何跟着老农?”
曹冲此时正在思考中,并未察觉,众人见曹冲没有开口,也不敢开口。
中年人见无人应答,便一摇头,继续前行。
曹冲众人也是跟着向前……
“尔等究竟何人?何以跟着老农?”中年人回转头怒喝道。
曹冲被那声喝惊醒,“大叔,小可有事相询。”言罢拱手一揖。
见中年人不动,曹冲便问道,“大叔可是字孔明?”
见中年人并不开口,曹冲继续问道,“大叔高姓大名,不知可否见告?”言罢又是拱手一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