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水晶帘动微风起(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阳拂照下的液池水,晶莹澄澈,微风吹过,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这情景,让人想起古人的一句诗“水晶帘动微风起”。
那池水中的荷花,依旧发出淡淡的幽香,令人沉醉。移步镜光桥,独倚栏杆凭驻立,连日的烦扰暂时被抛诸在了九霄云外。
“娘娘真是好兴致!”梅归平静微凉的声音在桥头悄然响起,恰似黎明将至前,东方划破慢慢长夜的鱼肚白。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我低低一笑,收起有些失神的眼眸,浅浅道:“梅姑娘不也是这般有兴致么?”
我瞧见了她纤细雪白的手中握有孔雀碧玉盅,那盅碧绿翠幽,泛着柔和的光泽,似要将这天幕下的美景尽收其内。
梅归莞尔,不予置评,但口中却不着边际地叹了一句:“奴婢也不知自己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若得闲暇浓情在,何必深究为谁辛苦为谁忙。”我不甚感叹。
“娘娘好生平和的心态!”梅归展颜低笑,却不知她是真心抑或假意。
我自嘲一笑,由衷道:“论及平和,我是万万不及梅姑娘。”仰望一眼岛上高矗的静心楼,复又赞道:“单就这‘静心楼’三字,我就自惭形秽了。”
“娘娘何必自谦。”梅归像是想起了什么,恍然道:“奴婢正要打算去收集这晨曦朝露,娘娘可要去么?”
星目微凛,我明知故问:“都说秋露寒重,却不知梅姑娘要在哪里去找这烈夏的朝露?”
她分明从一开始就欺我无知,说什么东偏殿前目睹我施恩救绿珠,又说什么后花园碰巧拾落灯,这些皆因她收集烹茶露水时偶遇。世间哪有如此之多的偶然,只怕是有人存了必然之心。那一日在静心楼,我便已识破她的谎言,试问炎炎夏日,何来露珠可收?
“娘娘有所不知,垸城的夏季,早晚空气潮湿,露水还是可见的。何况时值夏末,金秋将至。”梅归面不改色道,似是从未听出我的言外之意。
“是么?”我并未在夜间或早晨留心那花草上是否有晶莹存在,故而心中疑虑并未消除。
梅归不再说话,只是指了那岛上鹅卵石台阶两侧的花树,轻声道:“娘娘请过来一看。”
我依言走下镜光桥,踏上鹅卵石阶,顺着梅归手指之处,果然瞧得花叶上偶有露珠清沾,圆润透明,似颗颗价值连城的明珠。微风轻动,花叶飘摇,那些露珠便顺着花瓣叶尖滚落土中。因是夏季,那花叶间的露珠甚少,但少并不意味着无。
莫非是我多心了么,我暗自揣测着。
“这在夏季,也算物以稀为贵,故而收集极为不易。”梅归淡淡补充着。
我心中总还是有些不放心,很多时候,女人的直觉是异常灵敏的,尤其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观感,往往只在一眼之间,心中便能了然。

初见梅归,只觉得她冷眼神秘,那种冷仿若浸透她骨髓,也能生生刺进其他人的骨子里;再见梅归,静心楼中那个端坐烹茶的闲适女子,又觉得她是那样平和安定,才情高远。她鲜少与人接触,却又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面前,为我解围。她若有似无的提点,又轻易勾起我对她的重重疑虑。
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明明知道她定是一个揣有秘密的女人,却又始终抓不住她的点滴,那种感觉倒有些像猴急的男人遭遇欲迎还拒的女人。
“听说娘娘去了一趟苍犀寺?”梅归拨拉了一下身边的花树,随口问道。
“是。”我轻点头:“祈求家宅安宁,心想事成。”
梅归微笑,目中有光芒闪烁:“娘娘心想事成了么?”
我一怔,旋即微笑缓缓道:“成与不成哪是我能决定的,那还得看天意呢。”
“娘娘有心便事成一半了。”
“但愿如此。”我不置可否。
“这两天王爷与娘娘可又生了误会?”梅归突然问。
“似乎有点。”我苦笑一声,我已有两天没有见着冥翳的踪影。
“苍犀寺一行也不算毫无所获。”梅归忽而嫣然一笑。
她这一笑倒换成我吃了一惊,原想着她又会是一番规劝,却不想她无端来了这么一句。
“我不太明白姑娘的意思?”我故作疑惑问。
“有些事还是早些弄明白更好,蒙在鼓里总不是一件好事。”梅归收起笑意,抚摸着碧玉盅身道。
“可我对梅姑娘反倒有些不明白了。”我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娘娘对奴婢能不能明白并不打紧,这王府中还有许多的人,都等着娘娘去明白呢。”
我定定地凝视着梅归,一如她也是定定地凝视我,不发一言。许久,她扑哧一笑,打破了沉寂:“娘娘一早便有兴致在这看风景,如今时候不早了,娘娘也该回了,要是让他人将娘娘与奴婢一同看成了风景,以后可有得娘娘烦心了。”
这府中尚有许多的人,我只看着了表面,殊不知这世上的人,多的是表里不一的。她这样明明白白地提醒我,我倒也不能拂了她的美意。
想到这,我微笑着对她点头,转身踏上桥欲离开此地,身后梅归的声音再度传来:“苍犀山险,娘娘还是不要常去的好,不过——”
“不过什么?”我转身直问。
“不过娘娘闲着也是闲着,何不多进宫陪王后或者其他夫人说说话呢?”
我微挑眉,淡然道:“也许我会的!”
梅归看似松了口气,望了一眼天际初生的朝阳,笑对我道:“阳光普照,今日又会是一个好天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