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盛况(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单说陈昌全,魏学民可能不知道他是谁,可是陈昌全前面加上定州两字,魏学民稍微一寻思就猜到了,定州陈家在省内上流社会算得上人尽皆知,哪怕魏学民整天醉心于能源研究,对定州陈家的事也是耳闻能详
“你是定州陈家子弟?”魏学民惊讶道,“那你是老书记陈海成的孙子??
张国祥是魏学民一手来的博士研究生,出身于普通家庭,对省内的豪门大族并不熟悉,见魏学民对定州陈家这四个字这样在意,心里不由很是疑惑,这定州陈家是怎么回事?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豪门贵族?
陈放点点头,笑道“无知小辈,靠着家族的底蕴在省城做点生意,让魏老师见笑了”
“难怪,难怪,”魏学民连续说了两个难怪,和陈放交往的这几天,陈放出则香车美女,交游的都是省内名流政府要员,如果不是出身名门,断不会有如此威势。
魏学民见自己的弟子愣愣的看着自己和陈放,知道他对省内的这些上流社会不熟悉,想到以后张国祥不免要多和陈放来往,因此也就有意向陈放推荐他,手指着郑国祥,笑道“国祥是我一手来的,是我带的这些学生当中最出色的一个,研究所能有今天的成就,他功不可没”
陈放当然知道魏学民的意思,笑道“等恒润投资入主广安公司之后,能源研究所还得拜托师兄打理,师兄能得到魏老师这样高的评价,相信研究所在师兄的打理下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对于魏学民的推荐,张国祥心里很是感激,知道老师这是在捧自己上位,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了解,他已经清楚恒润投资入主广安已成定局,能源研究所作为广安公司的下属机构,当然也要一并被收购。能得到幕后老板陈放的赏识,无论是对研究所将来的发展,还是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都是裨益良多的。
张国祥有些拘谨,道“陈先生过奖了,如果陈先生入主广安之后把研究所交给我,那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回答的很公式化,却也很中肯。这几天时间里,张国祥也见识了陈放的能量,无论是浑江市委书记洪基树,还是省城市长刘川达,对陈放都是既亲近又客气,因此让他也不自觉对陈放恭敬起来。
陈放见张国祥变得有些拘谨,心里不觉有些好笑,暗道“真是一报还一报,在学校时你弟弟张国瑞仗着自己是寝室老大,称霸寝室四年长达之久,没想到恶果却报应在你身上”
“师兄不要跟我生分了,其实说来我们也不是外人”陈放笑道。
张国祥诧异的看着陈放,不晓得自己和他有什么关系,能担得起“不是外人”这四个字。
“师兄有一个弟弟吧,名字叫张国瑞?以前也在国立读书”
见陈放提起自己的弟弟,张国祥恍然大悟,弟弟是去年从国立毕业的,这个陈放也是去年从国立毕业,也许两人应该在学校认识,或许是同学也说不定,可是有这么一个同学却从来没听弟弟提起过、
“国瑞老大和我一起住了四年的寝室,他年纪最大,可是我们寝室公认的老大”陈放道。见张国祥一脸惊讶的表情,“不会是他在家里没提过我吧?他可真不够朋友,去年冬他来省城还是我招待的,竟然没提起过我”陈放开玩笑道。
弟弟张国瑞能有陈放这样的一位朋友已经让自己很诧异了,没想到竟然还是在一起住了四年的同寝好友,张国祥略有些尴尬,道“我一年到头也不回家几次,见国瑞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了,还真没听国瑞提起过您”
陈放笑笑,寝室的六个人当中,张国瑞虽然个性比较张扬,可是相对来说却也是最稳重成熟的,有什么事情一般不会乱说。
而且自己在国立的四年时间里,一直以来都很低调,从来没有和寝室人说起过自己的显赫家世,倒不是有意瞒着他们,只是觉得没必要说那些,熟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很多时候,强烈的外在因素会让这种纯洁的友谊产生异变。陈放很珍惜人生中最后的学生时代的友谊。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陈放陪着魏学民参观了位于省城的恒润系企业,包括星海实业集团,润东地产开发集团,润达纺织集团位于浑江,早在浑江的时候,魏学民就已经去参观过了。
如果在这之前还对陈放的资金实力有所疑惑的话,那么当陈放身后的经济帝国挺出岿然的身姿之后,魏学民除了感叹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感想。
陈放从来都不否认自己是靠着雄厚的家族底蕴成事,却也从不认为自己靠的就是雄厚的家族底蕴。陈放的自信来源于身后的陈海成,更来源于自己艰苦努力二十年所获得的能力。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陈放就是一个游刃于官与商之间鳄鱼,不断的在两者之前寻求平衡点,像一个资本怪兽一样到处去吸食资金。

但是魏学民却不这样认为,陈放目前的成功,说是得益于定州陈家的威势不假,但是最主要的却是陈放老辣的手段和独到的眼力,比如他总能在两间相互矛盾的事情中寻找去恰当的平衡点,仅这一点就是绝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
魏学民没有等到丰润世家别墅园开盘,就急匆匆的返回浑江,因为先于他赶回浑江的张国祥给他打来电话,煤电能源研究所所需要的资金,在自己打上报告之后的当天下午就调进研究所的账户。
虽然已经晓得此事已成定局,断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可是当他得到确切的消息时,还是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给陈放打来电话,道“还是你行,我活了一辈子,还从来没遇见过工作效率这么高的政府。”
陈放已经知道了确切的消息,资金刚一调拨过去,洪基树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这边洪基树的电话刚撂下,魏学民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听魏学民的口气有些酸溜溜的味道,陈放手里摆弄着笔,笑道“魏老师就别寒碜我了,我这点能耐您还不清楚?都是大家看我是个小辈,对我多有照顾罢了”
魏学民说他要回浑江,陈放虽然觉得有些可惜,却也能理解他迫切的心情,倾尽心血搞了三年多的研究,眼看着马上就要大功告成,换做是谁,心里也会压不住火急火燎的心态。
“那我派车送您回去”放下电话,陈放通知孙国栋,让他安排车送魏学民返回浑江,恒润投资的用车都归在安全事务部管理,孙国栋身为事务部经理,除了每天要随身伺候陈放,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管理自己的部门。还好陈放还算体恤他,给他配备了一个副经理,让他减轻不少负担。
下午,陈放让孙国栋开着奔驰载着他到北郊工业园转了一圈,许茂才授意许氏集团拿下工业园建设项目,然后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的操作,通过上市公司许氏地产,一共从股市里套出将近五个亿的资金。
对于许氏集团的种种操作,陈放已经做到了然于胸,因为证券投资部有人全天候的盯着许氏地产的波动情况,只要有所异动,陈放就会马上得到消息。证券部的人都不明白大老板让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股市里大大小小的股票多得是,为什么非要盯着许氏地产这么一只既普通又没潜力的股票。
对于证券部员工的疑惑,陈放心里虽然清楚,却也没有对他们解释什么,要想培养出一流的股票分析师,操盘手,靠的不是给他们排忧解惑,最主要得靠他们自己的悟性,只有自己悟出来的,才会深刻理解铭记。
半年前,许茂才声势浩大的在北郊工业园上动了“大手笔”,但是直至今日园区建设却只完成了外围部分,只形成了粗略的雏形,整体上看去就是一个空架子。
车停在长满杂草的泥土路上,陈放按下按钮,打开自动车窗,由于园区的建设的外围部分已经完成,在外面不容易看见里面的情形,可是周围有些寂寥的安静,还是显示出园区的萧条。
陈放抬手伸出窗外,指着园区外围围着的蓝色彩钢围墙,对坐在自己身边的王志强道“你看看,这就是所谓的省级北郊工业园,曾经多么辉煌,多么耀眼的一个项目啊,没想到半年时间还不到,竟变成现在这样”
王志强是跟随陈放已久的老人,润东地产集团成立之后,就出任集团总裁兼任大地产部总经理,一直深得陈放的信任,曾经是首都地产圈知名的职业经理人,在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真是可惜了!”王志强对工业园项目的内幕了解颇深,也正因了解的深,才有着无法掩饰的无奈,“这么好的一个项目,竟然成了别人在股市圈钱的工具,多行不义必自毙,相信终有一天,会有人给这帮无耻的蛀虫绳之以法”
王志强不知道陈放带他来此地的目的,随着陈放下车,在工业园的外围走了一会儿,“老王,如果把工业园交给你,你会给我开发成什么样?”走在前面的陈放突然顿住脚步,冷不丁的回头问王志强。
(没有收藏的朋友要记得收藏哦,手里还有推荐票的多投几张哦,鞠躬尽瘁感谢喜欢并支持《润景》的朋友们,你们的鼓励就是作者的动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