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脸谱(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学民“哦?”了一声,诧异的看向陈放“你是侯老头的外孙?在省城开公司?”见陈放点点头,又啧啧称奇“怪不得,怪不得”也不知道怪不得的是什么
张国祥手伸过来,重新和陈放打招呼,道“严格来算我可是算是你的师兄,只是比你毕业要早几年,现在跟着魏教授在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段仁义道“临江煤电研究所是省内唯一一家高资质的煤电能源研究单位,魏教授的学生,每年都要来研究所实习四五个月,以上,协助研究所搞好煤电新型能源的研究,加上工作站招进来的三名博士,七名研究生,研究队伍很强大”
“可真是强大!!强大的马上放年假了”魏学民冷不丁的用充满讽刺的语调说了一句,道“当初成立煤电研究所时,新煤集团,定州能源,广安公司,一共出资七千万,两年了,到现在我的学生要做个煤层气的实验还要回国立的实验室,我问你,那七千万哪去了?”回头指了指那幢三层小楼,“七千万你们就给我盖了这么破研究所?”
“哦,我想起了,那时候你还不是临江市委书记,那时高世宪是市委书记”
魏学民教授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毫不留情的话语把段仁义和刘青峰说的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魏老师,你也别生气,你在广安公司筹建这个研究所,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造福浑江人,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研究所的资金被大量占用,这次我请陈小弟过来,就是为这广安公司的问题,我在这里跟你保证,只要广安公司的问题解决了,研究所的问题也肯定会解决”洪基树也很怵这位德高望重的魏教授,魏学民不仅是煤电能源研究方面的权威,还是自己老师侯世儒的老朋友,对这样一个人,洪基树只能小心翼翼的对待。
魏学民斜眼看了看段仁义和刘青峰,对洪基树道“你来浑江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为这研究所的事儿,我已经跑了不下五次市委,只有两次见到你,你小子是不是心虚不敢见我?”
也难为洪基树这么大岁数,身为一地市委书记,却被魏学民逼到如此境地,陈放没心没肺的“呵呵”笑起来。
洪基树干笑了两声,挠了挠头,尴尬的道“魏老师,前几次我是真不在浑江,这不?我一回来就把能解决问题的人给你带来了”手指着陈放,接着道“陈小弟在省城的公司规模很大,资金实力很雄厚,”又指了指陈放身旁的卫明宇,给魏学民介绍“这是省发展银行的董事长卫明宇卫先生,这两位都是资金实力雄厚的省内财神爷”
洪基树看了看陈放,陈放见他把皮球踢到自己这里,抿了抿嘴,没有说话,七千万资金投进来,只建立了这么一幢三层小楼,说明这里面的问题很严重。
卫明宇见陈放沉默着不说话,道“魏教授,省发展银行是广安公司最主要的债权人,既然研究所在广安公司的框架之下,在一定范围内来说,银行也是研究所的债权人,对于您在煤电能源领域研究,我很钦佩,就冲着您个人,我给你保证,这次回去之后,马上给研究所解决一千五百万的贷款”一千五百万的资金虽然很多,但是相对于研究所的资金消耗率来说,却是杯水车薪,不过却也能暂时缓解资金饥渴的状态。
魏学民对卫明宇感激的笑了笑,陈放问道“魏教授,我可不可以进去看看?”
魏学民点点头,道“实验实里都是一堆垃圾,如果你想看,进去看看也好”虽然洪基树介绍陈放时说他是省城实力派商人,但是魏学民却没往心里去,只当是洪基树看在侯世儒的面子上才给他脸上贴金。
也难怪,陈放小小年纪,才从省城国立毕业一年,资金实力再雄厚还能雄厚到哪去?他可是晓得,要想解决广安公司的问题,如果没有几个亿的资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仅煤电能源研究所所需的资金就差不多要一个亿。
见魏学民答应让进去参观,陈放也没有客气,也没跟洪基树打招呼,径直就往楼里走,来到摆放整洁的工程技术研究实验室,这里面的卫生倒还是干净,只是实验用的仪器却很破旧,而且连一台高精微仪器也没有,陈放仔细的看了看,那些破旧的仪器上有些还印着“国立大学实验室”这样的字,看来这些仪器是国立淘汰下来之后,魏学民通过关系收购进研究所来的。
陈放出了实验室,一言不发的怔怔的看着魏学民,刚刚陈放进实验室参观时,魏学民并没有陪同进去,不知道是因为不想看见这寒酸的实验室,还是不想浪费精力。
陈放是真没有想到,就在这样艰苦的研究环境下,煤电研究所竟然还能连续出几篇在煤电能源领域相当有影响力的论文和专利,特别是关于煤气层能源的论文和专利,这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从此处就能看出对研究所的经营,魏学民倾注了多么大的心血。

陈放时常感叹,在物质至上的今天,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越来越少,“魏教授,在学校时,您的选修课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无论是您在能源领域深刻研究,还是您做学问研究的态度,这都是让学生们推崇备至的”
“对于煤电能源,在来之前,我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和您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见陈放如此说,魏学民惊讶的看了一眼洪基树,刚刚听说眼前这个小子是侯老头的外孙,侯老头是省内经济学界的泰斗,洪基树说把他从省城请过来,就是为了解决广安公司的问题,难道这个年轻人真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怎么从来没有听侯老头说起过。
“在没有遇见您之前,对于煤电能源的前景,我的研究结论是不乐观,因为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的进一步加剧,煤炭资源会越来会少,价格也就会进一步上扬,相应的发电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而且煤炭发电有不可避免的污染,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等,现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国际上早就形成了相关决议,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可是相对于国际上煤电企业的发展,我们国家内煤电企业却百分之九十跟不上形势”
“煤电企业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国内总电量中超过百分之七十都是由煤电提供,这个比重还在进一步扩大,可是相应的配套研究却非常落后,节能研究,废气排放,煤炭气利用等研究却还都处于起步阶段。两者一快一慢,差距正进一步扩大,作为一个商人,天性就是追逐最大利润,所以,再遇见您以前,对于煤电企业的发展前景,我做出了不乐观的结论”
陈放的一席话,不仅让洪基树,段仁义等人对他刮目相看,就是魏学民也是相当诧异,陈放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可见他做过大量的调查。
魏学民两眼炯炯有神,一眨不眨的盯着洪基树,道“你小子别给我打马虎眼,你说这小伙子是侯老头的外孙,还说他是省城实力派商人,那你告诉我他在省城的公司叫什么名字?”锐利的眼神有些让人不敢直视。又温声细语的对陈放说“小伙子这一番话说的很有见解”
陈放示意唐程程,唐程程拿出陈放的名片,要递给魏学民,陈放抢先接过来,双手递给魏学民,道“魏老师,这是学生的名片”虽然陈放从来都不标榜自己什么,但是他无疑对道德高尚的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魏学民无论是学识,还是为人,都值得陈放发自内心的去尊敬。
“恒润投资集团董事长,陈放”,名片的背面印着公司的地址和陈放的联系电话,恒润投资在省城很低调,而且魏学民的研究方向是能源领域,对于经济方面有些陌生,所以对恒润投资并不清楚,但是他也晓得,作为一个投资集团,最起码的得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魏学民拿着陈放的名片,看向洪基树,等着他给自己解惑。“说起恒润投资集团,魏老师可能有些陌生,不过提起润达纺织,魏老师知道吧?”
魏学民点点头,魏学民一年到头,大部分的时间都停留在浑江,对于浑江最大的一起企业改制,他当然知道,而且当时的纺织厂厂长杨汉源携款出头,这事在省内闹的沸沸扬扬的,道“听说是被省城的一家公司收购了?”
“是的,当时浑江纺织厂积重难返,杨汉源携款出逃,接受纺织厂的就是恒润投资”洪基树道。
此时,魏学民才算真正的了解陈放的实力,浑江纺织厂在被省城私企收购之后,经过小半年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现成为浑江的纳税大户,听说当时收购方不仅全资收购纺织厂,而且在收购之后,还注入近一个亿的资金。
张国祥知道陈放的身份之后,内心的震惊只能用惊涛骇浪形容,要晓得这个陈放才仅仅从国立毕业一年啊,短短一年时间就聚集如此财富,虽然也晓得他背景深厚,但其能力可见一斑,用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陈放,道“魏老师一生的夙愿就是在临江建立一所处于国际水平国内领先地位的煤电能源研究所,只是现在的情况有些复杂…”
(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