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活场 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
下班前,母亲打电话给小龙,说王伯伯的女儿已经来了,女孩子温柔又体贴,到哪里找这么好的女孩呢!他有些强硬的打断母亲的话,妈,真不巧,今天单位有聚会,我已经和同事们已经开车过去了。
他心里想,如果说想见人,是有一个,那是他在网上认识的一个男子,他的名字叫亮亮。
那天的聚会,小龙故意拉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里,父母果然已经睡了。
他舒心的喘了一口气。每次父母给他介绍女朋友,他总是搪塞着,用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这样大搪塞……理由虽然光面堂皇,但搪塞多了,他直接用躲避的方式拒绝。
回到家时,他赶紧打开电脑上网,亮亮一直在电脑那头等着他。
他们在网上倾心长谈,彼此交换照片。亮亮还有摄像头,他的身后,是宽大的床、书柜、各种精美的物品。
小龙:亮亮,你还没睡啊,让你等辛苦了。
亮亮:没事,每天就想和你聊聊,要不我的心里总空荡荡的。
小龙:亮亮,有空我们见面吧!小龙在网上说。
亮亮:好的,我也很想见到你。亮亮回答。
小龙:那我们有假期时就约好了。
亮亮:一定。
……
第二天,小龙来到单位,看到王强风风火火地从经营部跑到他们技术部来。
同一个单位,有两个同性恋,而且他和王强曾经发生过关系,甚至说,是王强把他带入了这个圈子。
但小龙不喜欢他,拒绝着他。自从小龙那次在没有人的办公室直接给王强挑明不可能后,王强已经很少出现在小龙面前,两个人都刻意躲避,几乎都很少说话。用沉默代替着一段渊源。
他跑到技术部,是给小龙的顶头上张军利送资料来了。
小龙的内心不喜欢自己的顶头上司张军利。他陪着他在工地上检查工作,他总是很粗暴,口中夹杂着日你妈操你娘粗俗的吼叫安排着工作。但骂后他又能塞给对方一颗糖,就是给被他骂后又努力做事的包工头们及时验工,不拖后他们拿工程款,又与被他骂的对方称兄道弟,他时时拉着小龙和他去和那些包工头一起喝喝,敬酒畅饮时对那些包工头说一句:好好跟我干,好吗?听的人纷纷中招似的点着头,只是简单几个字让人不得不直奔他有权有势的人所指的迤逦小道奔去。
张军利对工地上施工的农民工的态度就让小龙很不认可。小龙是农民出身,他更愿意和这些农民工称兄道弟。
每次从办公室来到建筑工地上,映入小龙眼里的是高大的塔吊,现场的机械声伴随着工地上浓浓的灰土、钢铁味、汗味、混着轰隆隆的声间,展现出一派热气氲氤,日子蒸蒸日上现实感。建筑工地的高处显眼位置挂着保证安全关,严格质量行、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奋战100天……
那些实际操作的工人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翻腾,钻进几十米的孔桩里打眼,那些地方在小龙刚实习跑现场的时候也参预过,他能理解投入这种热气腾腾的场合会产生一种场,一种力量的气场。这种力量并不是报纸电视上天天说的,这个季度比上个季度产量增长百分之几,完成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几,XXX建筑成为城市又一个新亮点、领导XXX来视视察等诸如此类空泛的陈词滥调,这种力量在于,每一个个体,为了生存,在这个建筑的大行业里从不同角度使劲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快乐的过程,非常实在、具体。这些农民工挣得到钱,养活自己,养活这些建筑工人远在乡下的老婆和孩子等。
建筑工地火热的施工现场,那钢筋,水泥砌筑起的大块大块的剪力墙,抗震坝组成一幢幢的高楼,一片片的阻挡洪水的铜墙铁壁,这样的壮美压倒所有人的意志,这些矗立的大型建筑物,让小龙想起了小时候所在农村那一望无边的稻谷,那让人无从逃离的金黄,它们居然有相同的气质,令人生畏,唯有服从。
小龙他现在是工程师,更多的时候坐在公司技术部办公室编标书,做管理。在单位,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在这个城市工薪层,还算过得去。但小龙从没想过自己比农民工高多少。只是和张军利在一起,他觉得他在变,张军利总是喜欢争,争荣誉,往上爬就是他随时所想着的事,这种思想时时影响着小龙。
而且小龙知道自己要在这个单位干,并且干得好,就不能对张军利有任何不满情绪的表现,内心是自己的,工作的一些表面是要做的。
就像他得按张军利的要求,,在单位的聚会对外的应酬中,一马当先,说出很多干脆利落的话频频敬酒,给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随时打着烟,抽着烟。
小龙也明白,自己不是一个靠吃吃喝喝想往上爬上的人,他有实力,有新信息、新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但如今自己所在的这个国有企业,人际关系复杂,他没有关系,他想往爬上去的,这一套吃吃喝喝,打麻将的交际能力等是必须学会的。
看着王强进来,又出去,小龙的头脑里一下子想起这些。这时,张军利黑着脸叫小龙进去。
王强送的资料是公司这次作为总包方的凯旋大厦有一宗外墙石材的外出考查定货的人员组成名单。

考查由经营部和他们技术部联合,名单上的考查组长是经营部经理王义,张军利只是副组长。张军利拿着名单资料阴着脸交给小龙归档。小龙知道,张利军和王义一直是心和面不和,两个人虽然是不同部门的主管,但一直暗中较劲。
出差时,由于他们的采购的数量大,走到哪里,都得到厂家的热情款待及背后塞红包。小龙紧紧的贴着张军利,看他眼色行事。
在考查完厂家的讨论会上,小龙在张军利的授意下,拿着他们的调查数据,对各个厂家评说,并从技术角度说着要选择A家。王义,年近五十,有些秃顶的组长不同意。
你们技术部说的A家质优价廉,怕是只看的是书面材料吧。他说着,拿出一份市场调查表。这是你们说的A家客户的反馈信息,结果不你们所说的那般好。而质优,在你们在同那个A家打交道的时候,我和其它几个同志还去了其它几个厂,你们看看,这是同类型同质同档的价格比较……王义有理有据,一一的反驳着小龙所说A家的质优价廉。
当然,这次出来考查定货,大家都各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因为有了比较,我们才能找到更合适的厂家,给单位争取到最大利润,大家都辛苦了……
王义给了一个台阶,但副组长张军利依然阴着那张脸。
这次出来考查,张军利想照顾的厂家没有被选中。他直接给小龙说着:我作为一个男人,从小的理想,就是要把那些曾经,一直小觑过我的人踩到脚下……说完,他的眼神中透着愤怒的光,口里有着咬牙切齿不点明地骂着一个人。
单位里,似乎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一种复杂的关系风气,勾心斗角旺盛。
同一单位的斗争总是有机会随时在出现。
那一次单位聚会,张军利准备了一瓶酒,小龙看着张军利的眼神知道这个晚上一定要用这酒好好敬王义,并且是想方设法让王义多喝这酒。
张军利是避开视线的,小龙拿着酒瓶,满怀真诚的来到王义那一桌,面对着他,频频举着酒杯,一脸虔诚:
王总,我来到公司,在你们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这酒啊,一定要敬;王总,我代表父母要敬你一杯,可以说没有你的关心就没有我的今天;王总,工作我会尽心尽力,如果我做得不对,你随时指出来,我不会丢你的脸,我先喝了……
王义被眼前这个有大好发展前景的年轻人感动着,不管大口小口,给他面子,也喝了不少酒,喝了不少小龙倒给他的酒。
该散了,王义喝得醉薰薰的。张军利很善解人意地安排着人送王义去他自己办公室的房间休息。小龙也醉了,朦胧中他看见张军利对他满意的笑脸。
那一夜,张军利亲自开车送小龙和其它几个兄弟回家。那一天,小龙也醉了,醉得有些不省人事。
第二天,小龙直到太阳升起好高才模模糊糊的从床上醒过来,他头痛欲裂,但还是提着昏昏沉沉头来到单位,办公室明显有不同的气氛。
死人了,王义死在他办公室房间冰冷的地板上。
小龙冲过去看的时候,他直挺挺的躺在他办公室床边的地板上,像睡着了一样,却毫无反应。
昨晚还好好的和一起喝酒,今早就僵硬的没有呼吸。
这是怎么回事?
喝酒喝多了,酒精中毒啊。
单位里的人议论纷纷。
派出所的、医院的、安监的、工会的……单位里充满了脚步声、询问声、哭泣声……
王义的老婆披头散发的尖叫着:我老公是被人害死的,我要求尸检,我要求尸检。
结论:王义是酒精过量,深度晕迷,从床上跌到地上,受凉,聚集猝死。
王义的家属坚信他是被人害死的。但是当天几十个人在一起,互相敬酒,大家都喝得醉薰薰,几个人同时扶他回办公室,然后也各自回家。具体他是怎么喝醉的,是哪些人送他回去的,想起这些问题,小龙的心里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攥着,捏得出汗。喝了张军利给的那酒,也感觉头直犯迷糊,本不应该醉的他回到家里像醉得一塌糊涂。难道张军利给的酒里有毒?他惊讶的摸摸自己的脸,又摸摸自己的手,可是自己还好好活着的呀!
王义的家属不停的哭着,要追查。
张军利陪着老总请家属坐到会议室,语重心长的说:我们是建筑单位,工地上和喝酒死人都是经常的事,你们要节哀啊。然后谈着王义定什么性质的死亡及赔款。
张军利叫上小龙,对王义的家属提供鞍前马后的服务,家属要闹,他们甘当出气筒;家属不满意,他们陪她们争取工亡;用车,他们提供最好的小车……
王义的老婆悲哀的哭泣着。你为什么要给我们老王喝那么多的酒,你们明知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
我们建筑单位的,工作离不开酒啊,有些酒不敬不行,有些酒不喝不行啊……张军利回应。
王义的家属回去了,但她们有什么需要,张军利带着小龙随时出现,送钱送礼,帮助解决一个个问题。他的豪快大方让家属有了感激之心,张军利顺势认了他家独生儿子做干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