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这种面试官问到滥的问题。周本瑞不敢再大意,顿一顿,才小心翼翼的回答:“凯旋集团是国内顶尖企业,规模大,实力强,管理规范,发展平台广阔,具有非常好的社会声誉。能加入这样的企业,是我的荣幸。”
这个答案,一百个应聘者里面,九十个会这么说,对面试官来说,毫无新意。可以看出周本瑞的表达缺乏说服力,思路不够宽广和独特,和冯潜理想中的培训专员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出于礼节性的再问周本瑞两个问题,便说:“好的,周先生,你的情况我大致清楚,由于时间有限,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我们回去后进行综合评定,如果有进一步意向的话,三个工作日内会有工作人员再和你联系。”
这种委婉的托词,周本瑞倒是听得耳朵都起茧,他也清楚表现不够理想,脸上的笑容消逝得无影无踪,略显丧气的点点头,说了声好的,起身离开。
对应聘者来说,面试就是这样残酷。几分钟前,希望还在向你招手,可几分钟后,一切已烟消云散,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确实令人难以接受。最让他们头疼的是,面试官的水准参差不齐,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回答,有人会觉得满意,有人会觉得差劲,只能靠应聘者凭着自己的经验,对企业的了解,对职位的理解,对面试官的判断临场及时应变,就算把市面上所谓的面试教材通读一遍都没用,作者可以靠这个回答告捷,换了你去尝试可能就完蛋,何况你能看这些书,面试官自然也能看,公式化的回答,根本就打动不了他。这不象我们伟大的应试教育,只要把公式背好,题目弄熟,拿个高分就手到擒来,不少所谓的高材生,在踏出社会后之所以摔得头破血流,就是缺少在社会大潮中搏杀最需要的技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接下来的面试,平平淡淡,最长十分钟,最短三分钟就结束。对冯潜这种一出道就干招聘,十年来阅人无数的面试官来说,看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能让他眼前一亮,惊为千里马的人才已经好久没见过。好在不是招聘的岗位都需要千里马,只要挑选到能上战场的马就足够,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时间飞快流逝,而凯旋招聘位前排队的人员,不减反增。冯潜觉得嗓子干痒,转过头拧开水瓶喝了几口矿泉水,视线才转到桌前的青年身上,身材健壮高挑,浓黑的眉毛下,双眼炯炯有神,五官英俊帅气,虽然西服不是太合身,但浑身上下散发着无穷活力。
“你好,我是卢少楠,青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应届毕业,校学生会副主席。虽然我没有正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但我具备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曾在均达集团,恒祥广告公司等四家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实习,参与培训课程的组织和举办,在均达集团内部主讲过《企业培训应如何开展》课程。多次参加国内著名培训老师主讲的人力资源课程。我最大的优点是沟通能力强,擅长组织协调,在校期间负责举办两届模拟面试会和三届专业论坛,获得圆满成功。我的职业定位是通过不断努力,成长为优秀的培训师,我相信能胜任贵司的培训专员岗位,谢谢。”卢少楠并没有刻意加快语速,每个字都说得清晰自然,但时间刚好控制在1分钟内,而且成功把自己的亮点介绍出来:人力资源研究生,在实习中参与过培训工作,主讲过课程,组织过大型活动,职业定位与应聘岗位吻合。
冯潜不动声色,说:“人力资源涵盖了很多模块,为什么你选择往培训这方面发展呢?”
“因为我喜欢分享,喜欢和大家一起成功。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而培训,就是一个思想交流,知识交流的过程。成功的培训,能够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这比给予员工金山银山还有价值。**达己,成己达人,这八个字不但是培训的真谛,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铭,而且,我一直都这么做。”卢少楠脸上泛光,对这个问题显得极有心得,侃侃而谈。
“能举个例子么?”
“当然,在学校时,我最喜欢组织及参加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吸收别人思想的精华,分享自己的所知所得,得益匪浅。自从大二进入学生会以来,我连续组织了三届青云市人力资源论坛,邀请学校的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青云市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参与,与我们共同分享人力资源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探讨目前人力资源工作的困境和难题,反响良好,已成为我校的品牌论坛之一。在去年的论坛上,我还被系里推荐,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做《关于企业培训工作的机遇和困境》的主题演讲。如果我没记错,去年贵公司有参加这个论坛,曹凯生经理还对学生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贵公司在人力资源工作上的专业性,更让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十分期待能成为凯旋集团的一份子。”卢少楠巧妙的捧了凯旋集团一把,顺便表达自己对公司的欣赏之情和入司工作的殷殷期望。

“恩,青云大学的人力资源论坛,在业界有一定的名气,我听几位同行提起过,办得不错。曹凯生经理更是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冯潜笑笑说:“在组织这个活动的过程中,碰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想到采用这个方法去解决?”
谈了十几分钟,冯潜似乎在看着十年前的自己。一样的初出茅庐,成绩优秀,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自信满满。虽然在招聘要求中,写明需要两年以上相关职位工作经验,但招聘不是照单做饭,技能和经验更不是决定录用与否的唯一依据,这些只要企业愿意付出成本,就可以培养出来,最重要的是应聘者的性格是否符合岗位特性,综合素质是否达到培养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培养,值不值得培养。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成长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是无法再培养和转变的,如果这两块和岗位不合拍,那结局肯定相当失败。
“看得出你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干部。只是,你失败过么?”看着越来越多的应聘者,冯潜一字一字的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失败?”这个问题显然超出卢震楠的意料之外,随即说,“不好意思,这个问题,能容许我思考一分钟么?”
“没问题。”冯潜点点头,眼光中微微透出欣赏的神色。很多应聘者都犯过这个错误,只要面试官问出问题,就亟不可待的做出回答,似乎答得慢了会显得自己反应不够敏捷,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逊人一筹似的。其实对自己没把握的问题,能主动向面试官要求适当的思考时间,更反映出应聘者的慎重和细致,这对任何岗位来说都是重要的性格,只有加分而没有减分的道理。
卢少楠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冷静,紧张的把思路梳理一遍,问题不难,难的是摸清冯潜提问的目的。一分钟是如此短暂,又是如此宝贵,心念转动间,他决定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回答:“没有,我还没经历过失败。因为我讨厌失败,所以当我决定要去做一件事时,总是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都绝不退缩,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可惜的是,这个问题恰恰不太符合冯潜的期望。冯潜并不怀疑卢少楠的能力和可培养潜力,担心的反而是他的挫折承受能力。作为过来人,他太清楚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和我们伟大的应试教育是完全脱节。有个比喻说得好,学校是隔着球网,你来我往,相对文雅的乒乓球比赛,而社会则是身体激烈对抗的橄榄球赛,为了胜利,受个伤,出点血那是家常便饭,两者的差别十万八千里。要是以打乒乓球的心态参加橄榄球赛,不碰个头破血流才是怪事。
失败不是坏事,它是人生必过的一道坎,更能磨砺人的心志,使其快速成长。如果卢震楠经受过它的锻炼,那冯潜对他以后在工作中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更有信心。虽然略感失望,但没有完人,只有合适的人这道理冯潜还是懂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说:“我们今天的沟通就先到这,这上面有我的邮箱,麻烦你回去之后,把你讲过的《企业培训应如何开展》这个课程的PPT或文档发给我。合适的话,三天之内我们会再和你联系,安排第二次面试。”
卢震楠双手接过名片,视线在上面飞快的扫过,稳妥的放进西装内袋,站起身来,主动向冯潜伸出右手,说:“我回去就把资料发给您,非常感谢,冯经理。我真诚的希望能加入凯旋集团,只要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会以百倍的努力来回报公司。”
冯潜也站起来,伸手和卢震楠一握,他可以肯定,这年轻人对面试的准备非常充足,除了较高的自身素质外,肯定看过不少面试的书籍或受过培训。他最终的这个表态非常重要,却又经常被忽略。紧张的面试一结束,不少应聘者就象离开监狱的犯人一样,松一口气,巴不得快点离开,却忘了利用好这点时间,表达出更多内容,比如象卢震楠这样,表明对这份工作的渴望,这种真诚而积极的态度,更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对细节的掌握,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决定一场面试的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诚哉斯言!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