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做部长们的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部长们的工作
得到一条消息,成都军区在川师的对面,成都农业学校紧邻的军区招待所办学习班,参与学习的是亲身经历、参与过二月逆流的各地军队干部。学习班的负责人是原54军政委,现调军区任副政委的谢家祥。
我参与了这次专门针对部队干部作工作的活动。
同行的有物理系69级的覃**(后来的同班同学李**夫人)、熊**,中文系七八级的一位男同学。好象有七、八个人。
成都农校也有几位女生协助我们工作。
目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地方部队站到我们这一边,同情我们,支持我们,帮助我们。
在农校,我们布置了一间教室,专门用来陈列红卫兵成都部队的宣传资料。
活动规律,是利用该班晚饭后的休息透气时间。这个时候,坐了一整天,强迫换脑的干部们,可以外出散散步,透透气。
早有准备的红卫兵小将,就成了这些身经百战,却第一次经历这场革命的老战士的知心陪伴,由我们这些人,陪他们谈心,谈外面的变化,谈我们的观点。当然这一切,都少不了证明,我们是革命的,是捍卫**思想的。
能否打动他们,就看你的口才,也看你的辩才。
与我交谈过的对象有:江津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崔**、白玉县武装部政委孙**,见过老红军、涪陵军分区司令员刘绍堂。

我们的原则是,最初接触谁,就一直接触谁,通过有限、且长时间的接触,让他们建立对红卫兵的感情。
有一定了解后,才将他们引进农校的接待室。
观点接近,同病相怜,大家都谈得拢。
第一期学习班结束后,又办了第二期。
学员则成了成都军区的三大部的人员。
与我辩论过的有军区司令员黄新庭的刘秘书,还有副司令员韦杰的白朝田秘书。
刘秘书年轻,咀油;白秘书憨厚老实,典型的外省人。这是同行的女生的评价。
因为我与刘秘书舌战过一次,在他连珠炮的发问面前,没有败下阵来。他曾说过一句话,口才不错。让我把他的姓记在了自己的心里。
农校的时间,因为人不多,有时还能打打乒乓球,所以覃**对我的乒乓球技记得特别熟,多年后,她还谈起这件事。
另一件记忆中的事,是农校的一位女生,在我后来去农校的时候,她曾对我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眼镜,你太老实了。
当时,我不知究竟,但这句话却记住了。
记得同去的中文系67级一位男生,就利用这段时间,这个机会在农校找了一个女朋友,还找我这个已关工资的老大哥,借了一笔钱急用(没有还)。
2005.3.25P6:40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