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此去何方?绵竹汉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的8级地震,影响所及包括本文写的绵竹汉旺。当天开始我的心就牵挂着灾区的群众:5月13日凌晨我连续不断的与成都都江堰市、绵阳市通电话,电话打了数个小时,总打不通,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市有我支援成都建设的亲戚;茂汶有我文化大革命接触的羌族同胞;绵阳有我的同学何玉林(他毕业分到东汽集团的东方绝缘材料厂);灾情严重的绵竹汉旺,文化大革命我曾落脚,有我熟悉的工友和家乡人天池煤矿的谢工和费嫂。你们可好?
***
此去何方?绵竹汉旺
回眸成都,此时的学校四川师大,已经是无政府的各自为王。没有人说你该做啥,不该做啥。你愿意做啥或者不愿意做啥,就凭你对这场革命的态度是否自觉。
闲散在校的我,应何玉林的邀请,去了川北绵阳地区的名酒剑南春产地绵竹县的汉旺。
此去绵竹县汉旺,是因为该处有一三线建设的重点企业东方汽轮机厂正在兴建。
在我们外出串联的这段时间,何玉林曾在此发动建安公司的职工起来造反,所以一路顺风顺水,搭公司的便车,安抵绵竹县。
绵竹县呆的一个晚上,去了已经瘫痪的县委办公室,进了此前常人不可能涉足的机要电话会议室。
感觉新鲜的是,整个会议室的墙壁和天花板,都用隔音的新棉絮,密封个严严实实。离开习惯的环境,没有声波的反射和折射,对声音的感觉十分别扭。
这些地方的新主人,好象是一群当地的中学生。
一边靠山,一边临河的汉旺,群山陡峭,终日雾气缭绕。深秋,从汉旺煤矿招待所望出去,河床上是一大片从大山深处冲击留下的卵石,卵石尽头是静静的绵远河。

慧眼识珠,“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的选址方针,看中了这片百里挑一的洞天福地。
据当地人讲,在云雾缭绕的大山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说有中国的核基地;二说是中国未来战争的指挥中心;三说是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搞政变的黑据点。
传有军人据守,即使是造反派的行踪,也只到大山脚下为止。
厂刚修建,由于造反、革命,与其它地方一样,施工现场处于停工瘫痪状态,人不多,就有那么几个无处去,急需掌权的造反派。
按规划,一条专用铁路,将直达该厂。看不见一幢象样的建筑,多数时间是住在不远的汉旺煤矿的招待所,吃饭就去矿工食堂。
我们和矿工一样,他们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常见的是粑红苕当顿。
这里,我巧遇重庆北碚文星场天府煤矿的家乡人,该矿唯一的谢工程师。
因为重庆天府煤矿历史的悠久,加上抗日战争内迁的河南焦作煤矿技术力量的加入,成了当时和后来四川、重庆诸多煤矿技术人员和采煤工人的输出基地。
其妻姓费,说来还是北碚区文星场的人,他乡遇故乡人,多了不少摆龙门阵的谈资。
尽管是三线大厂,因初建,而紧邻的汉旺煤矿里的工人得为生计忙碌,对造不造反,不感兴趣,不久我们便返回成都。
2005.3.17P8:30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