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巧遇老红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巧遇老红军
到了北京,我们班驻在南菜园的一个建筑单位腾出的空房里,地面垫上稻草,睡地铺。
受过党中央良好教育的北京市民,对上京来的大学生十分友好、热情。
让心头热烙的一句话是,你们是**邀请的客人。另一句发自他们内心的话是,感谢四川多年支持首都北京。(的确,在那个年代,全国都对首都的繁荣和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几句热情的话语,拉近了我们和首都市民的距离。
由于**的接见是有时间安排的,所以我们要参加十月一日的国庆游行。
一天,我们去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大队人马要求在馆前广场集合。在去军博的公共电车上,我与苏光果等同学用焦盐普通话交流,无意间我又用四川话开了腔。
一件意外的事出现了,一旁的一位五十余岁的大娘,忽然抓住我的手,激动得哽咽地讲:我做梦都想着你们来,真看见你们来了,好激动,好感动。
接着她又讲,你们一定要听**他老人家的话,要为人民服务,要┅┅。
想不到,一个大娘有如此水平,让我们吃惊不小。一问她也是四川人。我又问:什么时候到的北京。她讲:刚解放。又问:怎么来的。她讲:干革命。我立马反映过来说:你肯定是老红军。
都在军博站下车,簇拥着她,来到附近的同学中间。她不是要看四川人吗?我们告诉她,这些都是你的老乡,四川人。她依次点着众同学,客气地讲:欢迎大家到她家里作客。并给我们留下了她的地址:西单堂子胡同33号。在我语录本上她的签名是王秀英。
参观军博后,迫不及待的众女生,由苏光果带路去了老红军王秀英家。没有看见我,她特意叮嘱苏光果第二天带我一人去。
王秀英的家坐落在西单堂子胡同33号,一个不大,但疏密有致的四合院里。进门驻了一班战士(为了保卫工作的需要,**四周都有解放军战士执行着日常的警卫工作。),再里是一个不大牵满葡萄滕的天井。

我们在正对天井的客厅落座,老红军王秀英端出了北京的葡萄,招待来自家乡的客人,两位祖国的未来、年轻的大学生。
按当时的习惯,在问了我出身,得知我母亲从小帮人的经历后,老红军的话闸子打开来。给我们讲了,对于出身不好的同学,时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如何如何、对劳动人民出身的又应该怎样怎样,那个时候,我们的感觉是亲切的,因为接受的是革命教育。
王秀英用大部分时间谈了她们长征的经历,特别是叙谈了所在的由张国焘领导的部队—红四方面军,惨烈无比,两次过草地的经历。
吃中饭前,门口传来一阵四川腔的哈哈,熟悉的四川话问到,“来了四川客人嗦?今年的四川收成咋样?”王秀英讲,她爱人也是四川人,老红军,**“为人民服务”中提到的张思德的战友。
与老红军王秀英的这段情,即使在我们分别后,都一直铭记在心里。记得毕业分配,李鉴根同学分北京,我曾嘱托他到了北京,看看来自四川的老红军王秀英。
多年后,当我借出差的机会重到北京时,我又去北京**附近的西单堂子胡同33号,寻找和看望崇敬的老红军王秀英。
这时,情景早已全非,昔日的四合院,已变成楼房,此处好象办了一所工厂。进厂门右侧是一幢宿舍,王秀英家住在楼上。
老人已经去世,她八十多岁的丈夫,好象已经失去对过去的记忆。仔细打量,寿星一样的秃顶,身躯没有以往娇健,与过去比瘦小了许多。由于与大儿媳妇在一起,多少有点照应(大儿是新疆某飞行大队的大队长)。
作为晚辈,可以放心了。2005.2.28P3:00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