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家住青竹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久长街搬进青竹湾,缘于我家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生父姓段,是一位车木工,我尚未出生,便因病先逝,余下孤儿寡母靠关闭铺面的微薄积储,相依为命。
这时,是三爸郑国风伸出了帮助之手。婆婆改嫁后,后来的子女都改姓郑,据说三爸是做油腊铺起家,后做药材,最后做到合川和平银行董事长,县参议员。已成大户的三爸,在县城有多处房产,其中一块就是青竹湾现妇产科医院。
这幢房子,两楼一底,长约五十米,楼下铺面单家独户,楼上有木走廊连通,我家就住在青竹湾进来的第一家。
因系三爸的房产,我们住进来不交房租,经济上少了一笔开支。母亲每天去三爸家邦工,做一些轻微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十几岁便离开武胜到合川邦人的母亲,一生勤劳,一生艰辛,劳动惯了,也闲不住,到三爸家做事,也算对三爸关照孤儿寡母的一种感恩的报答。
对三爸,她只有一个要求,让孩子读书,这一点三爸说到,也做到了。三爸投资过教育,其中有合川某中专(象似水产校)校,和另一所完小。因三婶在完小当校长,后来我转学到该校就读(这所学校不是解放初的东北一完小,就是西南一完小)。

青竹湾的家是一楼一底,二楼连通,是一层上面盖瓦的晒楼,因此常和邻居张光伟等一道在楼上捉迷藏。家里底屋有一口水井,记得有一年,底屋的粪缸打破,粪水流进水井,只得花钱请人,清掏水井。
青竹湾,依傍瑞山,也许在很多年以前,这里曾是翠竹丛生的小山湾,故而得名。但瑞山的地下水,滋养了这一湾人,在当时却是不争的事实。从我家出来朝湾里走,转过两道拐,又是一眼水源充足的水井,湾里的人都到此处取水家用。
临解放,身为资本家兼地主的三爸,已经感到形势的变化,于是购置纺织设备,请来师傅,教一家人纺织,学当工人,谋求自立。
这时三爸一家搬到我们原来的住处,我们和二伯母一家就搬到这栋房子的另一头,第一个倒拐处,街对面,是一郑姓卖旧书的老板,还有小伙伴间称为叫花子的郑祥友和他身患肺痨,每天呻唤不止的父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