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极品”活墓背后(2)感谢刁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刁民
-“极品”活墓的背后之(2)
“极品”活墓,最终惊动了中纪委。中纪委驻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组长、国家监察部驻国家烟草专卖局监察局长葛久祥发话,希望重庆纪检部门认真调查,严肃处理,一定要有个结果。
笔者注意到,无论是重庆市企业纪工委书记张在坤,或是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烟草公司总经理张官金,在看到报导后,第一是震惊,第二是感谢晚报的披露。
我想诸位在感谢晚报之余,是否应该感谢那位冒着身家风险,挺身举报的刁民。一介平民,举报权倾一方、尚在呼风唤雨的副厅级,风险之大,不压于挺身而出,徒手与持凶器的凶捍歹徒作殊死一搏。
若举报无人料理,到是小事一桩,如果举报材料几经转手,又落入此人在当地的兄弟伙之手,那举报人你不死都得脱层皮。类似举报遭报复的例子,现实中不胜枚举。
所以,我佩服这位刁民,从心底里向他致敬!不知,我们的市企业纪工委书记张在坤,重庆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官金先生,是否有同感(若没有这位刁民,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多好?)。重庆不是年年在评选优秀市民吗?投此刁民一票如何?
令我始终不解的有三。一、活墓主人冯文超,到底是副厅级的官,或是国企的副总经理。今以张官金先生的身份为例,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烟草公司总经理,这一串头衔到底是什么?是官,或是国企领导。因为冯的身份与张无二(只不过副职而矣,请教所有网友和各市地组织部长)。
二、据张局长讲,见报导后“非常震惊,因以前从未听说此事”。党组书记和局长遇到的尴尬,想必市企业纪工委,市委组织部也有类似的震惊和感叹。俗话说:不知之不为过。
话又说回来,把这样的贪官污吏推上台,对他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你们这批人是干什么吃的?正如笔者此前所言,“冯文超的现身,是过于自信,暴露出来的典型。如果他不如此张扬,包包里装个几百万,不露财,谁不说他是党的好干部,政府的好官员,即使他如此张扬,不是几个刁民东反映西反映,又有那一级政府和党委说他的不是。
怪不得,把关的有关部门一审、再审,都认为他是一个该当官的料。从黔江荣升到重庆,从分公司经理荣升为直辖市公司副总经理,这一切不正应了它活墓上的楹联“遐远合乾坤,巍峨同日月”,而天井坝儿上一般大小石板上拼合成的万字,不正应了他“万古”,“长久”,家财万贯之意吗?”
三、目前,无论是市企业纪工委,或者是张局长,谈话的重点都是指“极品”活墓。并未涉及冯副厅坐,究竟有多少财产,以及这些财产的正当来源。
平头百姓,只能按冯副厅坐的官位生义,试估他的部份私人财产,供调查者参考。
“极品”活墓工钱十二万元,整个造价应不低于二十五万元(不包括专为此修的一段数百米公路的费用);位于渗坝的一幢三层豪华别墅造价应不低于三十万元;向乡里捐钱,修路,修学校投入暂计三十万元(捐钱、修路、修学校系当地人说,此为估计);作为副厅级领导,在黔江地区的几室几厅住房(含装修)不低于三十万元(至少一套);在重庆作为副厅级领导所拥有的几室几厅住房(含装修,传豪华不一般,不信,去瞧瞧局长的家),估价不会低于四十万元。

上述是摆在明处,或已经花出去的钱。若要问,副厅级=多少钱?答,不低于数百万。这便是今日之公仆!
明日市纪委调查组上路,如果只就事论事谈活墓,而不对副厅坐的财产多少及财产来源作一盘点,要腕这个扣,难!调查组,请不辱使命,一路走好。
阳关2001.5.12
附:相关资料
冯副厅坐阳宅简介:刚到渗坝,远远就看见一幢三层楼的别墅,蓝玻窗户,仿古屋顶,周围有豪华灯饰,五彩缤纷的三角装饰旗迎风招展。估价不低于三十万元。如查出财产来路不明,建议此别墅改为当地小学,为扶持教育,笔者愿捐退休金一百元。
冯副厅坐“极品”活墓简介:墓地有两处,山上山下相距500米,占地约一亩。山上是男墓,山下是女墓,前面有块福字碑。墓地由墓**、天井坝、围墙、海坝、绿化带、堡坎、专设电线、地下管网、和公路等组成。进活墓,得先进气势恢宏的朝门。“遐远合乾坤,巍峨同日月”,是朝门上的楹联。朝门上两只空心石花瓶为整石雕刻,瓶身图案精美细腻。
最为考究的是墓碑、天井坝和围墙。墓碑高约2米,大青石制作,平整如镜,碑冠刻满麒麟、蝙蝠、龙凤等图案。双面碑文清秀遒劲,文法考究。天井坝即坟墓前的坝子,拼合的每块石板一般大,缝隙吻合,拼合成万字。乃“万古”“长久”的意思。活墓四周有塔柏、桂花、万年青组成的绿化带,墓前有地下管网和堡坎。山上的男墓还专门修了一段公路,供运输材料和扫祭之用。(墓碑曾返工)估价不低于二十五万元。
贫穷的渗坝:渗坝是黔江最偏远的乡之一,距县城70公里。几十幢房子组成一个乡场,大多是破败不堪的吊脚楼,街面遍地泥泞。全乡3900人,人均年收入1000多元。10间低矮潮湿的砖混平房是乡里的中心校,一落大雨,就会被河水浸泡。
传冯副厅坐捐钱、修路、修学校,是否指县城到这偏远山区的公路?试问,这段公路到底是为厅坐祭扫、入土方便,还是支援贫困山区,烦调查组明察(这段路的耗资和用途及其它所谓捐资的用途)。
渗坝乡中心校一班主任讲,她为冯文超修活墓而伤心。几十万巨资,相当于几个乡村教师一辈子不吃不喝的积蓄!她希望查清冯文超一掷千金背后的“慷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