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重庆:【城市建设我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庆:【城市建设我见】
第6条回复:作者:整蓉治府(2005-03-0213:52:51.0)
楼主,有没有为渝中发展献计献策的建议?
第8条回复:作者:整蓉治府(2005-03-0213:54:00.0)
帮忙贴一篇出来嘛,谢谢!
--
我估计这位网友是重庆渝中区的,对渝中区的发展十分关注。具体到区、县级的发展,阳关的文章仅有一篇,但写的是笔者小学、中学求学时的重庆市北碚区,也是带着挑剌的眼光,取了一个名字“竖看北碚”,寓意,横挑鼻子,竖挑眼。
据重庆棒棒讲,如今早已不是旧模样了。感情好,我为北碚的乡亲祝福。
纵观重庆市区县的建设和发展。我心目中敬仰和尊敬的是一位故人,这就是重庆市北碚区的开拓者、奠基人,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先生。
当他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建设和开发北碚的时候,只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中,要了一个中央不干涉地方的权和名,建设北碚实验区。资金也好,项目也好,都得自己去规划、筹措。
他知人善任,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他和其弟卢子英先生(北碚峡防局局长)、张**先生(北碚图书馆馆长),张博和先生(私立重庆北碚兼善中学校长,西部科学院代理院长)的协同和配合下,将一个昔日民不聊生,土匪猖獗的小乡场,建成了国统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外桃园。
从三十年代到解放,建设北碚,卢先生用了十余年。给北碚留下的:
公益事业:(当时北碚城乡人口仅数万人)
第一个在重庆市城市建设上预留并实现了城市街头绿地和花园,打下了今日北碚区最适合人居的生态区的雏形;
建设了向民众免费开放的:
北碚公园,民众体育场,民众大会堂(由**纪念堂设计者杨廷宝先生设计,已被败家子拆,可以演出话剧、开音乐演唱会),图书馆(其中的红楼,原为兼善中学校舍,至今保存完好),博物馆(今重庆市自然博物馆)(上述建设都位于北碚区主城区);
修建了免费的公厕,街头设置了痰盂;
兴办了私立兼善中学,引进了抗日内迁的诸多大、中小学,奠定了今日北碚文化区的基础。
卢先生所做的一切,都源于他的理想,志气和坚忍不拨的毅力,他讲,“凡是白种人能解决的问题,黄种人亦未尝不能解决;日本人能解决的问题,中国人亦未尝不能解决。”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给北碚和北碚人,留下了今日享受不尽的财富--生态文化区的北碚。
当号称西部第一商圈--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落成的时候,老百姓是欢呼雀跃的,因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建设后,江北区终于有一个,百姓可以落脚、歇气的地方了。要知道为此百姓盼望了五十多年。
我看观音桥商圈,十足一个人工打造的大花钵,他的土壤,地下水系,你仔细酌摸,不就是如此么?这件事,还得益于菲律宾华侨黄先生的投入(作为商业运作,他是要考虑回报的)。
如果让出席亚太峰会的市长,外国记者到此观看,至少他们对这数十株,移栽来的大树、老树,搞不明白,也许他们背后会说,当面不会说,城市生态有如此打造的么?
对城市环境,我感兴趣,并寄与厚望的是渝北区,也许人们会认为是当地领导有远见,有著识?
阳关认为不尽然。因为只要他从未想到过是空港的“限高令”,成就了渝北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造就了今日渝北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样的领导,就不能说他象卢作孚先生那样有远见、有著识。
回头来看渝中区,它的定位应该是金融,商业中心,这是历史的沉淀,只要好好把握,是任何一个其它区想替代也替代不了的。另外就是重庆地貌,有山有水山城景致的风景区(与之配套的应该是美食)。
后一优势,因为前一段的无序房屋开发,正在丧失,稍纵即逝,绝不是危言耸听。
用例子来说话,你站在重庆市急救中心对面的人行道上(渝中区两路口地段),下眺菜园坝,火车站大楼不是很高、很高么?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欣赏,包括那一衣带水,连接渝中区与南岸区的长江大桥,尽收眼底,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里,就体现出前届政府的远见著识,因为这一带限高。
沿着这段路上走,到了市图书馆上面,这样的景致不再重现,包括很有特色的渝中区临江门路段,直到黄花园嘉陵江大桥,都被密密麻麻的高楼,遮了个密不透风。
当房屋开发商以江景楼招揽顾客,大笔赚钱的时候,我们城市失去的是自然和人类的和谐。
这个时候,你在重庆最繁华的市区转游,与在其它高楼林立的城市,比如香港,北京没有任何区别,因为除了高楼,还是高楼。
山城市民能象现在在市急救中心路段,观赏到的那种水天一色,山水相连的感受,是越来越罕见了、因为。这种路段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短,越来越窄。
如果我们采取“限高”的规划和行政手段,象前届政府规划上述路段那样,规划渝中区的黄金宝地,结果又将怎样?
比如,临江面不准修建高楼,背江靠山面限高;或者背江靠山面所建高楼不是如今那样密密扎扎,而是疏密有致,错落有致,拉开较大的空间,还江于民,今天的重庆渝中区,会象如今那样是水泥的森林么?
此文是网友的一篇命题作文,个人观点,考虑不周到的地方,鉴谅。
阳关2005.www.xiaoshuodaquan.com10:30
第1条回复:作者:佳佳猫(2005-03-1112:36:47.0)
重庆“限高”???
Fanfui!
第2条回复:作者:佳佳猫(2005-03-1112:37:26.0)
nixiangCQchengweilingwaideChengduma?
第3条回复:作者:佳佳猫(2005-03-1112:42:57.0)
对高楼的强烈憧憬:
天府之国
等级:版主
文章:916
积分:2735
注册:2004-12-17
第14楼
超级的高楼一定要多多!
天府语录之6---有人敢在成都把楼修低了我就去"日"哪个.
jpmogen
等级:贵宾
文章:249
积分:1007
注册:2004-12-17
鲜花(0)鸡蛋(0)楼主
日,浆洗街又涌现两个小高层
都在高速大厦(新东方学校)对门,一个是中建大厦,12层,另一个是不知名的,11层,
日日日日日
2005-1-1915:07:12加入我们的QQ群:1182856,POPO群:100632
天府之国
等级:版主
文章:916
积分:2735
注册:2004-12-17
第2楼
我派你去把他们老总日死
2005-1-2014:06:43欢迎光临www.xiaoshuodaquan.com
jpmogen
等级:贵宾
文章:249
积分:1007
注册:2004-12-17
第3楼
老总是男的,单怕要天府兄上阵才行哦
天府之国
等级:版主
文章:916
积分:2735
注册:2004-12-17
第6楼
如果现在1环路内还有修6-7层的,我非要窗外去日死他们不可
天府语录之7---天府之国号召全成都人民去市政府骂街:
天府之国
等级:版主
文章:916
积分:2735
注册:2004-12-17
第2楼
支持你到市政府门口去骂,我们给你匝起!
第4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1112:53:16.0)
【竖看北碚】
六十年代在成都求学,偶遇一青岛女士,谈及小城北碚,她说:不错。整洁,宁静,街头花园处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她去过江南不少地方,类似小城少见。
的确,身处锦城,与围墙圈定的武候祠、草堂等名胜古迹相比,三十年代崛起的北碚,以环境的绿化、美化,贴近“民众”独树一帜。远游的学子,为故乡的声名远播自豪,为她人的称赞骄傲。
时光流逝,应兼善校友张太超之约,十年后,我又一次去北碚。
车过施家梁车站,我瞪大双眼看北碚:承载儿时梦想的嘉陵江依旧奔腾不息,混浊的江水卷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穿过三个隧道,车身的颠簸告诉我这是一段烂路,水淋淋,湿漉漉,肆无忌惮地浸袭路基,司机讲,路烂,都好几年了。
过朝阳桥,一颗心跳动不已,拐弯是我就读的兼善中学,方园数里,有我留下的足迹。这段路是主城进入北碚的门户,是北碚人迎来送往的脸面,可叹的是,杂乱无章,参差不齐,没有特色的布局和建筑,充斥道路两旁,昔日的香蕉林,杜家果园,果园下的楠竹林,龙凤溪边的水竹林,紧邻兼中的毛背沱小学,好似少儿的一场梦,梦醒就消失。
毛背沱,你让我汗颜,你这付容貌,与我十年前去过的县区场镇,难有区别。
午饭后,告别同学姜万兴、校友张太超,我独自一人沿着最繁华的小城街道慢步,用心打量和捉摸故乡的土地和今昔的变迁。
人民大礼堂已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高耸宏伟的建筑,下面是超市,上面是住宅;街对面以经营名小吃著称的留园曲径的幽静,装饰的典雅,待客的热诚,曾吸引了西师(西南师范学院)、西农(西南农业学院)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学者教授及市民光顾,即使远离故土,其芝麻糊,珍珠园子,杭州小汤元,一想起就令人口齿留香。
此处正在装修的又是一幢高层建筑***银行。站在北碚人引以自豪的步行街广场的中央,环顾四周总感觉缺了什么,弹丸之地的小城北碚,你何以要让栋栋高楼挡住我的双眼,让我看看绿树丛中的民众大会堂,看看青翠欲滴的缙云山,看看绿满山头的鸡公山、飞蛾山,看不见,看不见,因为人为的白内障遮住了我的双眼。
看得见的是步行街去汽车站如织的人流来去匆匆,似解放碑,似小什字,似较场口,似菜园坝……。
缓步走向体育场,这条街,以广场为界,前者充斥商业的喧嚣,后者让人感觉不寒而栗的没落和冷清。
四十四中门口一侧是小城最早的一块街心花园,绿荫依旧,园中多了一圈石椅,十余个衣着随意的老者,固守着自己的一方乐土,沉溺于对旧时的回忆。
过道上一滩积水,让我好一阵思量,何处是我落脚之地。
不远处,街中间是临时搭建的一溜棚房门面,让本来宽敞的大街更加狭窄,人影稀疏,更显萧条。心仪已久的民众体育场、灯光球场,早已面目全非,一堵墙将世人和体育场隔绝。
隔着铁门向里打望,刘伯承元帅题字的解放台风采仍在,我只好离着好远好远心底里向它祝福,民众体育场远离民众,卢作孚先生生前可曾预料得到?
一乘自行车从体育场和体育馆之间的小巷穿出,吓了我一跳,昔日宽敞的林荫大道被人为的夹成了小巷,狭窄,阴暗,突然窜出的自行车,击碎了我园梦的遐想。
登上返回牛角沱的公共汽车,从相距四、五十米的几个车站不断传来“牛角沱!”,“沙坪坝!”的拉客声,我想这又是城区少见的北碚一景。
阳关2000年10月5日于重庆江北
第57条回复:作者:阳关(2004-10-1417:48:04.0)
这是我四年前看到的北碚,取名“竖看北碚”,寓意横挑鼻子,竖挑眼,专门挑刺的。
要说北碚,一定不要忘记它的开拓者,卢作孚先生,和其胞弟卢子英先生,在解放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就奠定了今日的基础。因为卢先生去过青岛,深感外国人能做到的,黄皮肤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当他把北碚做为实现理想、抱负的实验区的时候,就严格按照这个要求,来规划、建设北碚,尽管三十年代,此处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乡场。而那时的北碚,就建起了民众体育场,街心花园,民众大会堂(由**纪念堂设计师,扬庭宝先生设计,如上文,现已经被拆毁),北碚公园(在街上)、文化馆。
就是今日的教育,也得益于卢先生的高瞻远瞩。当年他就引进了晏阳初先生、梁漱溟先生的乡建学院以及陶行之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其中也包括卢先生自己创办的重庆兼善中学。
另外还有北碚自然博物馆,西部科学院,内迁的复旦大学,国立体专,北碚图书馆,也就是说,现代城市应该有的,且必须有的,都具备。
要知道那可是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啊!!
所以说,卢先生是北碚的开拓者,名至实归。而今人呢?能望其项背的人,鲜有人在。
第58条回复:作者:阳关(2004-10-1420:18:57.0)
北碚是个风景秀丽的小城。而我们今人,却不合时宜地建起栋栋高楼。
败笔之一,是拆毁人民大礼堂(解放前建的民众会堂)代之以高层住宅,下面是超市。紧邻的文化馆,在我四年前去北碚时,也不象话。原来依山势而建,层层石梯,蜿蜒而上,四周是绿树与鲜花相伴,宁静而优雅,是文化娱乐的好场所。好象改成了临街的一壁陡梯,上去就是什么舞厅,夜总会之类。完全失去了山水,园林的情趣。
区政府所在的北碚,原本是小城,就应该保留小城的风貌,让她变成旅游的购物街,风味小吃街(要知道昔日的名言,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过澄江口么?),而在周边建设,现代的高层建筑。记得小时,站在北碚城区的许多地方,抬眼就能看见周边的苍翠青山,稍高点的地方,下眺就是碧水(嘉陵江)。
第5条回复:作者:隔着长江望大海(2005-03-1113:49:19.0)
阳关老爷子看了你的帖子,我也说几点。第一,重庆限高是不科学的,重庆的地形就把重庆决定了。第二,我也是半个北碚人(老爸是北碚人)北碚也在限高,好象是不能超过30层。第三,阳关老爷子我觉得你有些看法,观点应该发表到发展论坛上去。(呵呵,个人意见。)最后一句,祝年老爷子身体安康。
第6条回复:作者:楚天笑笑生(2005-03-1116:35:21.0)
重庆的房子,修的太密度,太紧.对环境影响很大.
实际上从规划部门的角度来将,重庆建成现在的样子很让人痛心
第7条回复:作者:渝B[碚城的法国梧桐](2005-03-1117:33:21.0)
老爷子的见解独到,但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说法。
第8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1120:56:11.0)
如果我们采取“限高”的规划和行政手段,象前届政府规划上述路段那样,规划渝中区的黄金宝地,结果又将怎样?
比如,临江面不准修建高楼,背江靠山面限高;或者背江靠山面所建高楼不是如今那样密密扎扎,而是疏密有致,错落有致,拉开较大的空间,还江于民,今天的重庆渝中区,会象如今那样是水泥的森林么?
---
请网友仔细看清楚上面一段话,笔者所谓的限高是指“疏密有致,错落有致”,重庆的朋友,你不觉得失去后,再想找回来有多难吗?
不常到渝中区,估计将来的原渝中区公安分局路段,大白天行道上要想看到太阳都难。
第9条回复:作者:渝A[宝得有盐有味^0^](2005-03-1121:19:49.0)
楼主这个哈批,你还没死呀^0^
第10条回复:作者:渝A[忠于人民,忠于党](2005-03-1121:22:18.0)
楼主这个哈批,你还没死呀^0^
第11条回复:作者:3103011018(2005-03-1121:24:43.0)
重庆高楼比香港差得远,和北京就不是一个风格
第12条回复:作者:锦官城(2005-03-1121:25:32.0)
楼主你的贴又发错地方了。
第13条回复:作者:从海面出击(2005-03-1121:47:05.0)
羊倌你个哈批,你企图否定重庆这几年的建设成就,妄图使重庆回到灰暗落后的被剥削时代!!!
第14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121:52:27.0)
哎,狐假虎威!
第15条回复:作者:马六甲(2005-03-1122:29:12.0)
我只知道卢作孚是合川人。合川的滨江路旁边有他的雕像。
第16、17、18条回复:作者:AAACD(2005-03-1209:04:46.0)
渝中半岛是CBD的核心部分,注定高楼密集!CBD规划的较长口不也是要修一个城市阳台吗?那里限高,就是现在的18梯那一带,可以直接看到南岸,而且绿化面积特别大有草坪、人造水池!这个你也不用担心,你想得到的政府想不到吗?
第19条回复:作者:klkjfgg(2005-03-1209:24:50.0)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时髦语言,在现今的城市建设的时髦语言中,“保持原貌,不建高楼,复古。”都是比较热门的语言,往往有很多人用这些语言来表示自己的先进性。但看问题不要受当时那个时期所左右呀,因为后一个时期,说不定又要冒出啥子新的东东出来了。
城区建筑限高,就比好一张中国画样,那里该留白(限高),那里不能留,都必须从整张画的全局来考虑,不是一概地都留白。重庆是座立体感很强的城市,该高的地方还得高,该限高的地方也得限高,限或不限要服从于整体性。
第20条回复:作者:益州(2005-03-1209:50:34.0)
阳老先生看来又得罪一些同乡了
第21条回复:作者:重庆江北人(2005-03-1209:59:24.0)
阳关我为你是重庆人感到羞耻和耻辱。不知道你为什么老是那样的别出心裁跟小丑跳梁无异。你的思维方式总是带着与现实社会强烈的偏差。我真的搞不懂,你到底想做什么?不过你也有成功的一点就是让新华上的人都记住了有阳关那么个老不死的心理极度灰暗的简直不是重庆人的重庆人。阳关其实就是个懦夫,阳关把在现实社会当中所受的不公待遇的怨气发到网上来了,阳关有本事就和现实去抗争。以后还是希望阳关在发帖子的时候还是多多想想。如果实在年脉已高那干脆休笔算了。免得像个罪人一样遭人辱骂,遭人咒骂。阳关可以休矣
第22条回复:作者:八反(2005-03-1210:35:37.0)
临江面限高是应该的,朝天门的海客赢洲就是个例子,它的出现挡住了后面的高楼,给人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
第2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1213:07:55.0)
第15条回复:作者:马六甲(2005-03-1122:29:12.0)
我只知道卢作孚是合川人。合川的滨江路旁边有他的雕像。
---
卢作孚先生是重庆合川人,在北碚公园的山顶有他的汉白玉塑像,好象是坐姿,目光凝视,遥看山下的北碚,也遥看他的出生地合川。北碚人高度评价他对北碚的贡献和成就,称他是城市开拓者,奠基人,在重庆市的历史上,好象还没有来者。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问,阳关接触可能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一个例子是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北京香山饭店,他就有耐心一棵一棵丈量建筑范围的古树,在施工中尽量保留,建筑叫借物或借景。这段时间,还了解到一些外国的城市建筑设计,使用了电脑。比如一幢建筑,我们是看效果图,它就要看立面图,让你的设计,活灵活现呈现在人们面前,建筑的式样,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包括兰天,白云,绿树,都要呈现在你的面前。
我们的设计目前也使用电脑,也让立面、兰天、白云、绿树,呈现在你的面前。比如位于嘉陵江桥头的渝澳港湾,广告画就在江北区华新街车站进城侧。实际情况却大谬不然,因为它忽略了周围的高楼。只有还他本来的面貌,才能看出,城市规划和设计者的水平。
阳关始终认为网上发言,要文明礼貌,而少数几个自认代表重庆水平的人,却使用不礼貌的骂人语言,阳关作为一个过来人,再教,他也不听。我说过,你们的骂人语言,我要保存作为教育下一代的教材,要知道这是一批,端着铁饭碗的衣食无忧的既得利益者,也许还是衣冠楚楚的为官者,网络隐藏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可以肆无忌惮在此耍横,咒人死,骂人了。
阳关不计较,在接交网上新朋友的时候,还主动告诉他们,你要认识阳关,请先看看那几篇阳关被骂人者骂得最凶的文章,以免上阳关的当。(比如:重庆:低收入群体一览;成都人也是条汉子,灯饰工程应为居民照明用电让道┉┉)
不是有骂人者也称将把骂阳关的语言教育自己的后人吗?我到想他应该说话算话,让他的后代看一看,他老汉是如何在全球网新华网上耍横的!!
第24条回复:作者:从海面出击(2005-03-1213:45:13.0)
你个老东西也懂什么城市规划?要是按照你的规划付诸于实施,那么重庆就会成为被其他城市嘲笑的对象。对于你这样的老朽木,“保持原貌,复古”就是你唯一知道和标榜的观点。可惜中国的发展是不可以阻挡的,中国不是欧洲,一切照般欧洲复古的城市规划思路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重庆目前的问题不是要复古的问题,
而是古的东西太多要全部重新建设。重庆目前迫切需要一大批高质量设计和施工的新型建筑,你老人家恐怕也不想在木头的危房里面呆一辈子吧?
还有中国这些“复古派”都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欧洲的房子几百年来大都是采用石料建造,所以可以经过几百年而照样可以使用得很好,虽然楼层不高,但是经过后来的改造,里面水、电、气等设施,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对居住而言是相当舒适的。中国的古代建筑基本采用木头建造,保留到现在本身抗腐蚀能力就很弱了,如果要安装个什么水、电设施,那就会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火灾和漏水,这样的房子还保留起有个求用!应该全部推了重来
第25条回复:作者:希望1983(2005-03-1220:03:59.0)
作者:佳佳猫(2005-03-1112:36:47.0)
重庆“限高”???
Fanfui!
-------------------------------------
你还别说,在南岸已经有限高的打算了,以前王鸿举说过的嘛,南岸的高楼不能超过南山的山际线,不过我个人认为起总提思想是好的,但是可以允许一两幢超高建筑超过山际线也无妨,感觉山际线如果太完美了反而有点做作,被挡一点反而有点缺陷美
第26条回复:作者:希望1983(2005-03-1220:12:44.0)
作者:八反(2005-03-1210:35:37.0)
临江面限高是应该的,朝天门的海客赢洲就是个例子,它的出现挡住了后面的高楼,给人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
---------------------------------------------------
哈哈,张兄,真是英雄所见啊,海客赢洲就是修建的位置的确很不舒服,而且渝中那种中央商务区住宅楼应该少高,住宅楼一多就降低档次了,海客赢洲本来是一幢很漂亮的建筑,如果放在江北这种地方绝对完美,但是放在渝中要害部位,又是这种三幢连体的塔楼,反正我个人感觉很呆板,而且高度这么高又修在江北边,整个楼体又粗壮,跟周围比较纤细的建筑一配太不不协调了。
第27条回复:作者:飞鸟7177(2005-03-1220:36:28.0)
还有中国这些“复古派”都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欧洲的房子几百年来大都是采用石料建造,所以可以经过几百年而照样可以使用得很好,虽然楼层不高,但是经过后来的改造,里面水、电、气等设施,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对居住而言是相当舒适的。中国的古代建筑基本采用木头建造,保留到现在本身抗腐蚀能力就很弱了,如果要安装个什么水、电设施,那就会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火灾和漏水,这样的房子还保留起有个求用!应该全部推了重来

............
说的很好,整个亚州都是这样的,所以常觉得某地搬出欧洲来嘲讽高楼很可笑.
阳关必须存认自己年龄大了,知识已经不够用了....尊老爱老是美德,但要以老卖老就不好了.
第28条回复:作者:从海面出击(2005-03-1300:01:27.0)
反正我个人感觉很呆板,而且高度这么高又修在江北边,整个楼体又粗壮,跟周围比较纤细的建筑一配太不不协调了.
--------------------------------
海客赢洲修的位置其实并非不合适,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而是海客赢洲周围的建筑配不上这个有气势的高楼,因为周围的楼都是八,九是年代修建的所谓"瓷砖加铝合金窗户"的老楼,外表俗气丑陋,楼层又不高,朝天门港务局的楼就是个代表,所以目前海客赢洲在这些破楼中显得是突出了一点,但是重庆的发展应该是朝好的一面发展,不能为了将就老楼就不造新楼了吧?如果以后海客赢洲左右多修点200多米的楼,并且后部往上的万豪国际及城市之冠等3,400米的高楼修好了,那时候估计就没人说它不协调了.
第29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1:03:06.0)
阳光老人确实与主流相差甚远了,城市设计不是文学创作,重庆有自己的特点、风格。
第30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1:07:41.0)
呵呵,老爷子可能有点生气了
几个些说话不要太重了,不要把人家气背气了,虽然他有时候有点唠叨,可能老年人都是这样嘛,出来一起整火锅萨,老爷子???认识一下!!!
第31条回复:作者:希望1983(2005-03-1313:01:58.0)
反正我个人感觉很呆板,而且高度这么高又修在江北边,整个楼体又粗壮,跟周围比较纤细的建筑一配太不不协调了.
--------------------------------
海客赢洲修的位置其实并非不合适,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而是海客赢洲周围的建筑配不上这个有气势的高楼,因为周围的楼都是八,九是年代修建的所谓"瓷砖加铝合金窗户"的老楼,外表俗气丑陋,楼层又不高,朝天门港务局的楼就是个代表,所以目前海客赢洲在这些破楼中显得是突出了一点,但是重庆的发展应该是朝好的一面发展,不能为了将就老楼就不造新楼了吧?如果以后海客赢洲左右多修点200多米的楼,并且后部往上的万豪国际及城市之冠等3,400米的高楼修好了,那时候估计就没人说它不协调了.
-------------------------------------------------
这个想法跟我想的差不多,希望早点改造
第32条回复:作者:重庆帅崽(2005-03-1313:35:24.0)
自从97年工厂整体搬迁到成都,有好多年都没有回重庆了。偶然的机会在新华网上看到重庆的图片,真是激动万分,热血澎湃,觉得重庆的建设真是搞得太好了。3月10日,赴长安开一个专项工作会,专门到重庆转悠了一下,谈几点感想:
一、重庆变化很大,路桥和楼房确实修了很多,但不足以让人惊喜。我从茶园打的到临江门,然后开始步行直到朝天门。亲眼看到了纽约•纽约和世贸中心,不过没什么感觉,就觉得压抑得慌。走到解放碑,大概上午10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臭的味道,就是那种离厕所不远或是那些小餐馆附近的那种味道,难受极了。赶紧加快步伐往朝天门方向走,美美百货就瞅了一眼。到朝天门的路还是那样的窄,有些人行道就一人宽,路边还有很多破旧的房子。不过我想,就是把这些破房子全部修成漂亮的楼房,感觉也不好。强烈建议:渝中区停止所有的楼房建设,现有的楼房已经很密很密了,记得建设部有规定,居住楼房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不得低于20米,可我看到很多楼之间距离甚至不足5米,真是极端的变态。然后把渝中区现有的破房子全部拆了,所有的空地全部拿出来搞绿化。杨家坪轻轨站有一张重庆全城的示意图,画得很好,独立的单元楼穿插在绿地之间,而不是现在这样一栋连一栋,成片成片的楼房。上海浦东的建设可以作为榜样,让人觉得清爽而不是压抑。渝中区既然是重庆最繁华的都市区,就应该是有钱人呆的地方,那些遍地的小饭摊、小果摊、小商铺真的是影响形象,市政府要下大力气把那些靠卖小面、水果、袜子内裤维持生计的人迁出渝中区。
二、重庆城市建设保持维护太差。黄花园大桥建成好多年了,可在南北桥头都能看见裸露的泥土和白色的垃圾,桥上积灰很厚,中间的绿化带也是摆放了几盆盆花敷衍了事。几乎重庆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经不起细看,毫不精致,还是脏得很。
三、切身感受,和成都比起来,重庆确实做得不够好。新修的路面没有成都的好,城市绿化远不如成都,城市清洁就更不用说了,空气质量简直就没办法比。公交车的档次,唉,差得远啦。感觉较好的有:观音桥、杨家坪步行街,视野要开阔得多,强过解放碑。轻轨也不错,天上、水边、地下有点刺激,就是太短了,无法跟上海、北京的任何一条地铁比。
重庆的建设还任重道远,重庆人要努力。
第33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3:46:21.0)
我搂上的,你10点钟是不是到迪康里面去了,如果是,那就对了!
还有就是你打的到临江门,走路到朝天门,你确实太厉害了
第34条回复:作者:重庆帅崽(2005-03-1314:01:57.0)
专门看重庆的建设,当然要走路了,不过没有走拢,不知走到哪个位置,已经受不了了,就打的到朝天门广场,结果几十秒就到了。
晚上,下了雨,浓雾立散,在长安宾馆望渝中区,夜景确实比以前美丽。
第35条回复:作者:一路欢喜的巴虎(爱烤红苕)(2005-03-1315:05:49.0)
作者:阳关(2005-03-1112:13:40.0)
这个时候,你在重庆最繁华的市区转游,与在其它高楼林立的城市,比如香港,北京没有任何区别,因为除了高楼,还是高楼。
------------------------------
看了阳关的洋洋大贴,我终于明白了一点这个老东西的内心世界.
阳关老矣,他老眼昏花,看不到明媚春天.他气若游丝,憎恨鲜花浪漫.
如同病如膏盲行将去矣的垂垂老太监,憎恨如花似玉的小宫女,憎恨命运不公,憎恨造化弄人.憎恨自已永不挺举的阳根.
阳关,你不停地抵毁生你养你的故土,你如此地仇视亲你爱你的这个城市,
借用孟夫子的一句话来形容你很合适: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第36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1315:16:24.0)
第13条回复:作者:从海面出击(2005-03-1121:47:05.0)
羊倌你个哈批,你企图否定重庆这几年的建设成就,妄图使重庆回到灰暗落后的被剥削时代!!!
第24条回复:作者:从海面出击(2005-03-1213:45:13.0)
你个老东西也懂什么城市规划?要是按照你的规划付诸于实施,那么重庆就会成为被其他城市嘲笑的对象。┅┅
---
在回答这位网友前,先讲一个笔者最近遇到的故事。四、五个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男生,一起玩一种有输赢的煽卡(一种与朴克牌大小类似的卡片)游戏。出卡后,要用划钉、剪、帕的形式,确定煽卡人的顺序。孩子们在同一的口令下,出石头、剪刀、帕子。
孩子们统一的口令让我吃惊。在“妈卖麻花”的口令下,个个伸出幼小的手。
这事,如果没有让我看见或者遇见我一定不会管(包括孩子们打架)。遇见了只好管闲事,说:平常你们妈对你那么好,这样不尊重象什么话。马上,一个姓石的小孩告诉我:我没有讲。稍后,这种口令小了许多,但是仍有不服气的小孩,照喊不误,尽管这样做的小孩不多,估计二人,声音小了许多。
这时,我又不依不饶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叙述。并说你们的口令,为什么不能改一改。用ONE,TWO,THREE,也比先前的口令好。自知理亏的孩子们,不再坚持自己的粗口了。
网络上,尽管如某些网友的认为是灌水,但至少有文化、有素养的成年人,骂人或者说粗话总不好吧。如果我身体仍象12月4日前那么好,颈椎不出毛病,或者得闲一定将出现在阳关帖子上的粗口,用形象的例子注释给网上的朋友看,并告诉大家,这些人中有公务员,有媒体的记者,有垄断企业的干部┉┉。
该网友称:【“保持原貌,复古”就是你唯一知道和标榜的观点。可惜中国的发展是不可以阻挡的,中国不是欧洲,一切照般欧洲复古的城市规划思路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重庆目前的问题不是要复古的问题,而是古的东西太多要全部重新建设。重庆目前迫切需要一大批高质量设计和施工的新型建筑,你老人家恐怕也不想在木头的危房里面呆一辈子吧?”】
并说:【还有中国这些“复古派”都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欧洲的房子几百年来大都是采用石料建造,所以可以经过几百年而照样可以使用得很好,虽然楼层不高,但是经过后来的改造,里面水、电、气等设施,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对居住而言是相当舒适的。
中国的古代建筑基本采用木头建造,保留到现在本身抗腐蚀能力就很弱了,如果要安装个什么水、电设施,那就会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火灾和漏水,这样的房子还保留起有个求用!应该全部推了重来】
首先,你用一句“复古”,就让对城市建设持不同意见的人就不敢说话,且还引经据典说欧洲的复古云云。
对欧洲是否有人复古,本人不敢妄评。我听说得多的是对原有建筑的保护。请看笔者下文:
重庆人:上海打望(七)
昨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由上海的同学带路,我们去了早已闻名遐迩的东方明珠塔和浦东陆家咀金融区。约好在东方明珠塔售票处见面,早到的我们不禁为明珠塔观光的票价乍舌:哇,三球观光100元,两球85元,一球50元。
尽管心中早有准备,旅游就是消费,花钱在所难免,但到塔上看几眼,花费相当于妻的一月养老金(三人),于是打定主意不上塔。这种想法,看来对多数旅客均适用,于是在售票处却步的人不在少数。怎办?
在我们的周围,只见旅客们各自为战,或三五成群,或二三人结组,就以东方明珠塔为背景,各取所需,用自带的相机留影,欢言笑语中,不时透出,我来到了上海,来到了东方明珠塔的自豪。
如果没有了解情况的熟人带路,多数人就到此打住,留影后就走人,这种感觉是我们在老同学带路,沿明珠塔转了一圈后,才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
老同学的意思难得来,应该上塔上一看。我们的意见就是不去,不管谁给钱,这笔消费也可观。
于是由老同学带路,从售票处开始,我们顺时针绕明珠塔而行,先来到滨江大道,这儿的景致与市区的外滩相近,只是遥望的远处来了个颠倒,外滩望过来是陆家咀,这边望过去却是外滩,这边是九十年代上海建筑的标志东方明珠塔和大陆当前最高建筑的金茂大厦,而另一边,却是记载上海百年历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老同学的一句话,让我沉思良久.他讲,浦东的建筑,以及市内的高层建筑,现在看,富丽堂皇,光可耀日,但是让它过去十年或者二十年,光彩将会褪色。而外滩的建
筑,历经近百年,古朴,苍劲,不同凡响的风格,将存永远。
感谢上海市政府在考虑建设的同时,没有忘记保护上海的旧建筑。因为就是我们现在租住的愚园路的亭子间,好几个地方都挂有保护建筑的标牌。记得昔日的上海南京路,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旧时风貌,而此前大动手脚的原永安大厦,我曾经住过的东亚饭店对面的原上海十百,改为玻璃墙后,现在作为一个败笔,载入上海市城市建设的史册。
在浦东的滨江大道,我们留恋往返,用自带的相机,以外滩为背景,留下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景.调过头,蹲下身,东方明珠塔和国际会议中心就在身边.因距离较近,取景考人,干脆就坐在地上,向上照,留下靓影,留下这历史的瞬间,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陆家咀,浦东,我来过了。
稍事休息,我们沿国际会议中心缓缓而行。不是节假日,人不多,空气清新,秋日普照,和风习习,十分惬意。同学介绍,国际会议中心也是著名建筑,档次很高,江**主席,布什总统,许多国家的元首都在此出席过会议。他讲:明珠塔要看,国际会议中心也不可小视。
阳关03-10-24
保护和复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就按你的说法:【中国的古代建筑基本采用木头建造,保留到现在本身抗腐蚀能力就很弱了,如果要安装个什么水、电设施,那就会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火灾和漏水,这样的房子还保留起有个求用!应该全部推了重来】,重庆市政府也没有这样做,典型的是修复古建筑群湖广会馆,原则不是你说的全部推了重来,而是修旧还旧。
阳关在文章中,对重庆市拆除的持异义的建筑有两栋。
一栋就是北碚区卢作孚先生修建的民众会堂,这类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修建的砖结构,专用于民众使用的会堂,在重庆市历史上少有,其设计师为国宝级大师杨廷宝先生。
另一栋就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修建在渝中区两路口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这是一栋列入中国解放后建筑名册的著名建筑。
重庆列入亚洲名册的著名建筑仅有一栋,这就是现在的人民大礼堂。
能够列入国内著名建筑名册的建筑,重庆也不多,好象也就是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这是一栋现浇涛钢筋混凝土大簿壳结构建筑。从建好投入使用,到拆毁不到三十年。
请问网友,中国重庆硬是有钱么?
按你的意思,【“海客赢洲修的位置其实并非不合适,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而是海客赢洲周围的建筑配不上这个有气势的高楼,因为周围的楼都是八,九是年代修建的所谓"瓷砖加铝合金窗户"的老楼,外表俗气丑陋,楼层又不高,朝天门港务局的楼就是个代表,所以目前海客赢洲在这些破楼中显得是突出了一点,┉┉】,周围这些老楼、俗气丑陋的破楼又什么时候拆呢?
如果让你来规划设计,时间过去二、三十年,那些原来的楼,在新的时期又成了破楼,那么俗气丑陋,是不是又该是下一轮拆旧楼建新楼的开始呢?
要知道,在这些上好的建筑在一群败家子的主张下,拆毁的时候,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城市,还有多少人住不上比这还要差的房屋哦!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在你所推崇的高楼下,有许多拆迁户,住在靠岩背光的高楼底层,终日不见阳光,他们要在这样的住房条件下,陪伴你奔向富裕的小康。
第37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5:34:24.0)
呵呵!!!
老爷子该放就放不要蹩出病来就好了我看到你真的很累:)
第38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3-1315:36:56.0)
第30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1:07:41.0)
呵呵,老爷子可能有点生气了
几个些说话不要太重了,不要把人家气背气了,虽然他有时候有点唠叨,可能老年人都是这样嘛,出来一起整火锅萨,老爷子???认识一下!!!
--
谢谢,我住在江北区华新街,你住何处?找我家很方便的,下来约吧!我的信箱:zenguayang@www.xiaoshuodaquan.com,这是个新邮箱,不用可惜。QQ12353218,电话吗?下来告诉你。
第39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5:44:14.0)
第34条回复:作者:重庆帅崽(2005
————————————————
上次有个CD,说从解放碑走到临江门走了20多分钟,我就纳闷..你就不懂了沙,应该找到重庆兄弟伙带路,要不走进了重庆森林要迷路的...朝天门广场下面也可以去坐坐,看一下大江东去的气势,两江回合,何其壮观....听听江涛的气息,舒服........
最后友情提醒:过来逛街,记住千万要到新世纪门口的树林里打望
第40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5:44:39.0)
第34条回复:作者:重庆帅崽(2005
同上
第41条回复:作者:馋嘴牛(2005-03-1315:47:52.0)
呵呵zyd888@www.xiaoshuodaquan.com
就是论坛里面登记的这个,看看,这个就是耿直萨:)有点酸哈不过倒是真的
第42条回复:作者:一路欢喜的巴虎(爱烤红苕)(2005-03-1315:49:52.0)
老爷子该放就放不要蹩出病来就好了我看到你真的很累:)
--------------------------------------------
阳关这个老东西,怎么弱智得像个方便面青年.
第43条回复:作者:一路欢喜的巴虎(爱烤红苕)(2005-03-1316:01:20.0)
阳关你是在自陷龌龊,自溺矢溷.
你的十三不靠的奸佞之言和旷骡骟马的智商,是在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你该去看一下(酉阳杂俎)中李赤的那个故事,再把孟夫子的话重温一下,对照一下.
第44条回复:作者:一路欢喜的巴虎(爱烤红苕)(2005-03-1316:02:36.0)
阳关,你不停地抵毁生你养你的故土,你如此地仇视亲你爱你的这个城市,
借用孟夫子的一句话来形容你很合适: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第45条回复:作者:八反(2005-03-1320:53:31.0)
一直以来都以为重庆人宽厚待人,但最近的阳关事件似乎使我的印象有所改变
阳关老先生只不过是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却能惹的好些重庆同胞群起攻之,很是难能可贵
有人说城市论坛是吵架的地方,不适合阳关老先生来,看来这些网友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档次,你我等不过愤青而已,阳关老先生能以数十年之阅历来这儿与我等讨论,有的人不但不庆幸,反欲除之而后快,简直是自毁长城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先生所说的柴米油盐之事,小虽小,却是立足之根本,要我看一群人住在一个一年空气为良时间不足百天的城市里,三天两头停电,却在整天在讨论什么市长峰会之类的,大可不必了
还有一个面子问题,阳关先生提出的问题建议,若果各位重庆网友能清醒面对,共同商议,外地网友见到亦会深表佩服,但是各位如果矢口否认,欲盖弥彰,岂不是被外人看贬了!
第45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4-0216:34:22.0)
如果我们只知一味贴金,城市建设中类似的“外耻内愚”会出现吗?北京都如此,何况重庆。
“外耻内愚”怎会发生在圆明园
2005-04-02华商网-重庆时报
“这是一个‘外耻内愚’的典型”———对圆明园最近在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工程,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专家作出了如此激烈的评价。的确,从众多专家的分析看,此事确实“愚”到了家,文化与科学都将为之蒙尘。从当前的舆论形势看,如果评选2005年最愚蠢的工程,圆明园此次耗费1.5亿元的“大手笔”,估计肯定能够入选。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北京有很多科研机构,有很多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有无数的专家;还有国家权力机关。而圆明园又是如此特殊的一处场所。但就在此处,耗费如此巨大、可能性后果如此严重、用常识就可以判断出其愚蠢程度的工程,怎么就能这么顺利地立项、论证、开工,并且持续数月而不受到制止?这样的事件如果发生在一个偏远、“没有明白人”的荒蛮之地,尚且情有可原。这样“耻”且“愚”的事件发生在北京,尤其是发生在已经背负民族伤痛145年、寄寓着中华民族一段历史、寄寓着人们很多感情的圆明园,让人非常想不通。
圆明园被如此糟蹋,让人痛心疾首,欲哭无泪。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圆明园不是北京的圆明园,圆明园更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历史,属于全中国。谁给了他们随意“折腾”圆明园的权力?不由想起去年10月份,在圆明园罹难144周年纪念活动时,有人提出的“圆明园有必要动一动”的建议。当时,那一建议引起舆论哗然,遭到普遍批评。现在看来,虽然当时人们的态度是那样激烈,但圆明园的有关管理部门也许压根就没把人们的批评当回事儿。
有网友在这则新闻后面留言调侃道,“强烈建议长城也贴上瓷砖,美观又气派!”有人则建议“把全北京用塑料大棚罩起来,预防沙尘暴,还可节约大量的防护林种植维护经费。”—————此言,极好地反衬出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荒唐。我在想,有关部门作出如此荒唐的决策,到底是因为“无知者无畏”,还是因为利益驱使?是否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这是某些人挖空心思找出来的一个花钱项目?
事已至此,我认为当前有两件事尤为重要:一是讨论如何予以补救,是拆除?还是用别的办法弥补?让圆明园尽可能遭受小一些损害。二是建议马上对该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敦促相关部门尽快把该项目的决策和论证过程公布出来:谁提的建议?谁作的最后决策?“专家”都有谁?论证的依据是什么?要把这些资料公布出来,给全国人民评议。
这已经是比景点涨价要严重很多倍的公共事件。不作如此处理,不仅人们心情上难以接受,而且会纵容很多“效尤”者。据《中国青年报》
第46条回复:作者:阳关(2005-04-0216:41:06.0)
主贴有下面一段文字表达了个人对西部第一商圈--重庆市江北观音桥商圈的看法,看了重庆时报转载的中青报消息,特再发一次。
“当号称西部第一商圈--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落成的时候,老百姓是欢呼雀跃的,因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建设后,江北区终于有一个,百姓可以落脚、歇气的地方了。要知道为此百姓盼望了五十多年。
我看观音桥商圈,十足一个人工打造的大花钵,他的土壤,地下水系,你仔细酌摸,不就是如此么?这件事,还得益于菲律宾华侨黄先生的投入(作为商业运作,他是要考虑回报的)。”
重庆:【城市建设我见】
http://forum.xin**.com/detail.jsp?id=15841357
发件人:希望1983
喂,阳关朋友,我发了篇给你平反的帖子,快去顶一下啊!或者弄个马甲顶也行嘛!至少去看一下吧,看写得对不。这个网址
http://forum.xin**.com/detail.jsp?id=15910118
2005-03-1316:06:04
***
笔者2009年元月24日13;11时注:时间又过去了数年,城市规划,难逃出【规划没有变化快】的怪圈;【牺牲绿地率的建筑是造孽,不是造福!】果然应验,其明证就是数名重庆市规划局长,副局长落马!
祝贺成都市获得2008年文明城市称号,祝贺重庆市渝北区获得文明城市称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