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儿歌唱词,表达了少年童真对美好祖国的期盼和想往。
前几年如果唱这首歌,我们只有走进真正的收费公园,才有这种感受和体验。这些年却不同,城市处处建花园,什么锦绣山庄、东方花园,无论哪个大、中城市谈到城市开发,随便一数,这花园,那花园,以及广场,少说都是几十个。
一方面说明,这是现代人居家生活的切身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方方面面的人士都感到,这城市,这土地,光有水泥铸就的森林不行,还需要有夏天遮日,让人赏心悦目,将二氧化碳气转化为氧气的树木和鲜花。所以构造诸多花园得以成风。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遐想:城市中这众多响彻耳畔,历历在目的花园,真能说明我们改造自然,让我们中国人居生态环境有大的改观么?
一位曾在长春艺术学院任教,被打成右派,发配大兴安林区伐木的老师告诉我,他们住的地方,不到十年,树已伐光,森林铁路又不断向大山深处开拔。曾去过红军闹革命的大巴山,光秃秃的山岭,几十里路内看不见小片的树林,如果再打游击,十几里外,早就被人一枪打中。
北京的沙尘暴,黄河的数百天断流,肆虐的长江洪水,脏乱的黄河、长江源头,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不容乐观!
当人们忙着在自己的窝棚附近,栽树,植花修造城市花园的时候,想没有想过: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是承载我们民族的大花园,共和国的生态肺!学过中国地理,遍布全国的众学子、诸网友,谁能告诉我?
西北大学生态经济中心主任陈汤臣教授,副主任刘绍友教授讲,领导只要植树的数字而并不追究你所种树木的死活,于是农民只管进度,不管质量;只管种,不管护;种的多,活的少。
西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张家骅教授称:把543万亩坡耕地退耕还草,其难度不亚于移民百万。
共青团中央称:捐五元钱就可以栽一颗树!
朱*基总理讲:以粮换树!
另有媒体称,如果将中国历年植的树统计上来,中国土地上找不到种树的地方!
对于这件关系炎黄子孙,千秋万代的伟业,有人说难,有人说易,也有人说假,让人莫衷一是?
我没有共青团中央乐观,因为我认为,五元钱不可能栽活一颗树!请问,一颗树苗多少钱?栽的人工多少钱?浇不浇水,除不除虫,要不要钱?
总理的以粮换树,看起来爽,实际执行起来,问题颇多,因为你给这点粮不值钱(笔者折算:退耕还林农民收入值多少?退耕还林一亩,每年可获原粮补助300斤(稻谷70%,小麦和玉米30%),补助20元,暂定五年。种苗费50元。折合人民币180元/年。相当于城市一个人月的救济金)。
说穿了,在政府的公干人员中,种树很容易,花不了几个钱。正因为有如此认识,所以涉及中华民族的大花园,生态肺,始终看不见著有成效的大动作、大手笔。
当三峡大移民、大拆迁的时候,笔者建议中央,将三峡地区这块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为中国大地的大花园,生态肺,进行生态开发。
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出一块能储蓄长江上游水分,调控华夏大地气候的土地。出三峡,肥田沃土,一马平川,早已没有植树的空间。而长江上游,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植树的困难不小。反观三峡,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劳动力丰富。

建议中我谈到,明知五元钱,不能让一颗树成活,为什么我们就不把预算造够,把植树造林,当成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来抓?
进一步,笔者说,这个生态区,大花园的开发,完全可以商业化运作,用不着国家掏钱。
提出了以出卖山林命名权的方式,筹措资金,让投资公益事业的集团、财团,私人、老板,扬名立万,让重庆人出劳力,出土地,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植树造林,并靠这生态肺养活自己。文中谈到:引资的基本方式是出让山林命名权。这里既有炎黄子孙的民族情结,同时也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数年前浙江省人民捐资在涪陵修建浙江林(力度和宣传不够),同样如果东部发达地区都来认领命名开发上海林,香港林,澳门林,福建林……,那么,对于缺少森林的上海,香港,澳门而言,在祖国的心脏长江三峡有一块属于自己地区的森林,对于政府和市民加强与西部的沟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知名企业和企业家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的命名开发,投资者的回报是投身公益事业的知名度提高。他们可以在沿江作有限的公益广告,如绿色世界海尔林,人间长虹林等等。此外中央电视台和重庆卫视的逐年跟踪的专题报导也是投资者回报的一种方式。
文中还谈到:在总体规划的原则下,各林区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香港林,每年植树时节,香港政府或民间组织可以组织市民去三峡旅游,同时自愿去香港林植树,在香港林有一定基础后,可在风景宜人的林区规划建设由香港政府出资,为香港老人服务的养老院。让香港林成为香港同胞经常串门的老家和后院。
再如,李嘉诚先生若投资建长江黄埔林,如再搞一个专为长江学者服务的学者山庄,让长江学者一边休假,一边研究,把生态区搞成科技园也完全可能。
位卑言轻,朋友告诫我,你的建议无用。到是重庆晚报总编罗昌林先生,在收到我的建议后,回了个电话,答应代转。
事过境迁,当我们在城市大建花园、广场的时候,我们的地方官谁能告诉我,他栽一颗树,只需要五元钱?(今年10月,目力所及,我看到了4棵地方政府花十万一棵代价,从贵州新引进的百年高山榕,大树进城要多容易,就多容易,这是当官者的思维。农村少一棵,城市增了一棵,正负相抵,祖国大花园的树不是增加,而是减少。08.12.09注)如果我们的官们都能像搞城市花园、广场那样尽心尽力(因为这是他为官一任的形象工程),我们的祖国何愁不会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大花园。你说呢?
01-11-12P11
第1条回复:作者:不是对你说(2001-11-1905:47:48.0)
怀念呀!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1-2411:21:11.0)
文章才落笔,又闻伐木声。重庆市渝中区峨岭公园的四十八颗大树,加上九月砍伐的三十颗大树,转瞬烟消泯灭。而位于黔江、酉阳,湖北咸丰交界的数百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也成了刀下之鬼。我们的祖国像花园,难道只是歌中的唱词。
第3条回复:作者:新之乎者也(2001-11-2411:29:17.0)
伐木真是屡禁不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