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校徽闪光,我爱我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时求学,没有重点校非重点校的概念。读那所学校,就认定自己的学校不错,典型的是对胸前校徽的执爱。
五二年从合川迁居文星,一早从合川搭轮船到北碚,下午到文星,穿过下场口的状元牌坊,正在进街的石梯上歇息,一群放学的孩子从我面前经过,她们张大眼睛,盯着我这个陌生的外地人,视线落在我胸前的校徽上“合川东北一完小”,其中一位就是街坊朱景章的姐姐。
校徽表示我是一个学生,我为自己是某某学校的学生而自豪。
读文星小学,转学手续十分简便。当时是春秋招生,你自己选择考几年级,考不上,就读下一年级。
小学期间去过北碚看歌剧小白兔,第一次随老师到朝阳小学,细雨中跟在老师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爬坡上坎,只觉得该校路窄树较多。
文星场没有中学,因街上在十三中读书的人多,初中填十三中便顺理成章。在十三中就读,胸前总带一枚白底红字的校徽“重庆市第十三中学校”,校徽表明我是一个中学生,正在接受教育,应该是遵守社会公德和纪律的模范,校徽还表明我是十三中的学生,自己的言行应该维护学校的声誉。

学生带校徽是一种荣誉,是一种光荣,而同时社会也十分尊重带红底板校徽的老师和带白底板校徽的学生。
校内,学生见到老师都要点头,称“某某老师好!”;校外,则不管是大街小巷,或人流如织的菜市场,学生见到老师都是九十度的鞠躬礼,叫一声“老师好!”,接受鞠躬的老师和鞠躬的同学不管认不认识,其标记就是胸前的校徽。
在学生和老师的心目中,校徽庄严且神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师生都照带不误,如果遗失,还需登报申明。
五八年初中毕业,有个别学生报考了市区的学校,也有的报考了中专,而我介于和母校的情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学校好像还给了我一个选送的名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