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网上精英也麻木-闲话新华论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上精英也麻木-闲话新华论坛
初入网络如一只无头的苍蝇,东游西荡,最先接触的是QQ。
一次进入聊天室打望,选择了莘莘学子,读书人,味道可能要纯正一点,事实却不然。
网友骂骂咧咧:油菜子,老子要吃你,吓了我一跳,这是野生动物世界,是吃人的斗兽场。不敢久留,打声招呼,溜之大吉。QQ成了与亲人聊天的唯一工具。
去哪?小朋友顽介绍网易的社区,因是巴人后裔,就走进山城,谈起了身边的小故事。
一纸“极品”活墓的背后之一、之二、之三,却无人搭理。那就放开一点吧,撒向贵阳,武汉,南京又如何?寥寥留言,惨不忍睹。
何处有知音?顽说,去论坛看看。于是打道进府,去了新华的发展论坛,其时正好中国电信耍霸道,狂涨上网资费,一怒之下选择了联通,这变动尽管顺了气,上网却极不正常。
每天晨七时,晚十点后,发的文章生不逢时,真让我心灰意懒。什么“出卖三峡,才能改造三峡”哪?什么?“极品”活墓的之四、之五、之六哪,特别是“也说统一”,发了不少,无人卖帐,连点击看一看的人都少。我打算离它而去。
顽不放心,说让她去看一看,她用她的眼光回答我:不着急,这里的人品味不低,或评或说,言之成理,是难得的精英。
她的话,让我动摇了离去的念头。其时,发展论坛尚未改版,什么反腐倡廉,西部大开发,还有那么点味道。
也说统一,标题是否太直白了点,不引人注目。改个名字再发“台湾不独立,两岸不开战”。
这一改终于引来了知音,小李子拍马杀到:生于军人世家的他,身上流淌着尚武的**,面对*,他巴不得立马从军,杀奔前线。
数落了我一顿,怀疑我与*同类有染,让我去学学台办**的白皮书。
当时我还搞不清楚什么白皮书,以为是谁写的一篇高论,是否早有提及,我又来凑热闹,抢头功。曰:我没有看过白皮书,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
白皮书怎么哪?记得蒋经国先生在世的时候,一位身居台湾要职的朋友,来到四川重庆,当着肖秧市长的面讲:肖老兄,你们大陆不谈四个坚持,我们台湾也不谈不要三通,如何?
现在看来,如果当时的决策者,能有现时的肚量,我想台湾的统一早就前进了一大步。四个坚持是什么?坚持**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说实话,你留给蒋先生的余地,太窄,太窄了,连现时的港澳都不如。
更何况蒋先生在台湾,励精图治,确实把台湾建设成了在世界成绩召著,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改善的富裕宝岛。一个机会失去了,源于大陆领导的浅识。
那么面临新时期的统一关系又咋办?因此,我谈了台湾不独立,两岸不开战。试问,台湾不独立,你大陆有什么理由开战?
台湾是民选政府,陈水*搞台*,挑起事端,把它选掉就是。既然国民党可以下台,陈水*可以上台,同样的理由,不得人心,它也可以下台嘛!
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去世了,他的最大贡献就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打中国人,势必两败俱伤,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一翻争论,第一次在网上找到了知音,尽管他讽我是台*的同类。也说统一浏览者18而换个名字上升到68。由此坚定了我留在新华的信心。
最得意的一篇是“倔犟的米卢-兼答黄健翔”,浏览者357人,有二十余位朋友留言。
人气的上升,我在思考,这网上的精英确实不少,也利害,有的发文扬扬数千篇,有的留言者成百上千,即使是个才上网的新手,也有办法吸引人气。
经过观察比较,得出的结论却不容乐观,“网上精英也麻木”。
表现之一是: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蜻蜓点水,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升华和提高。这一点,不能完全责怪网友,和中国的大气候有关。
比如,网上的一个重要话题是**。与其它媒体相比,网络的自由度更大,言语更激烈。问题在于,这些真知灼见,有人搭理嘛?
不管你壮志入云,言之成理,不管你冷嘲热讽,尖酸刻薄,问题是人家打牌、打高尔夫可以陶冶情操,谁来网上让你来教育,就是成克杰在世,只有他教育你的份,岂有你给他上课的道理。
说多了,不见改,就烦了,网友们,锐气顿消,自甘麻木。
再举几个例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个自己民族的精神支柱,指导政党、民众的言行。**时代有,现在则无。
记得江泽*先生一次去俄罗斯访问一航天中心,时值改革初期的俄罗斯,阵痛带来的影响也波及高科技的圣地。令人感动的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支持着困境中的航天人。
总书记为此甚赞他们有一个伟大的精神支柱在支撑。那么中国呢?现在是讲人格(也不可靠)、讲良心,但不讲党性。当良心高于党性的时候,你说这个社会咋整?
*同志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一直搞不明白。孔孟之道中的精华算不算?墨子、旬子思想中的精华呢?
笔者就读卢作孚先生创办的兼善中学,三、四十年代,没有**思想,卢先生经常引用的就是这些古代贤人的治理名言。
我想古代先贤,不仅造就了**、周恩来,到今天中国的古代文明和西方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指导着新加坡、韩国、台湾等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蓬勃发展。
而我们自己,再隔几年,下一代可能不知道中国曾有那么些思想家,姓孔名孔子,姓孟名孟子,姓墨名墨子,……传承几千年,就过不了这几十年,要学老祖宗的思想到时我们只有去哈佛,因为它至少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建国初期,有个十六字方针,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活了几十年,想来想去,至今也没有想出,这些话,有什么不对(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的,而不是假的)?
不勤俭,难道要提倡浪费?虽然没有人明目张胆这样说,但浪费二字却实实在在远离我们的社会,于是笔者写了“浪费”远离社会的时候,发于网上。言下之意,浪费离开,实质就是勤俭离开,因为浪费,孪生出**,事情就那么简单。
但这样的文章没有人看,好在网上有个清洁工,赶来捧场,免去了尴尬。
表现之二,则是赶时髦,媚俗。不轻意间,点击了数次留言人气最高的帖子。因为有人反复留言,文章在论坛上,始终放在前面,引人注目。

有些有意思,比如9.11后,网上即时发出的照片,紧跟形势,十分耐看。但有关杨钰莹的讨论,却难以苟同,但人气指数之高,匪夷所思。
杨被包不被包,就发展论坛而言,有多大联系。但论坛既然是让人说话之处,因此不如细分,增加一个名人论坛,让有兴趣之人,到那里去了解,某位名人是否又有了婚外恋。
另一个趣事,则是美眉上网,光是咀说不行,一定要有靓照附后,文章不论,靓照壮行。
凡是这类美眉,随便在网上发个帖,扯个风,跟帖之人肯定不少。你看看国内的哪个新闻媒体,谁不靠此,吸引人气。就像重庆的美眉,只要到解放碑底脚一站,必然是留住眼球的视觉大热门。
走进论坛六个月,个人管见,敬请指教、海函。
2001.10.25P11
这篇文章写于去年十月,估计没有发,现重发于后,如有不当,请网友指教。
自进入新华论坛以来,蒙网友和斑竹的厚爱,有所收获,在此致谢!02-01-11p9:10
第1条回复:作者:冰淇凌(2002-01-1121:32:55.0)
难以不做斗兽,不能不防斗兽。就当谁都是斗兽吧。
第2条回复:作者:奇迹的李(2002-01-1121:43:17.0)
哎呀呀……
老先生还记着哪。
霍霍,当初多有得罪。
小子给你鞠躬啦。
--
不喜欢我的人,
我没有必要去讨好他。
不理解我的人,
我也不必非要他理解我不可。
第3条回复:作者:井底青蛙(2002-01-1121:50:10.0)
问问先生
不理你帖子的就麻木?
呵呵
--
人生没有所谓的十字路口,当我们回首时,路,只有一条。
第4条回复:作者:一醉梦千秋(2002-01-1121:49:39.0)
谢谢老先生抬举,什么精英啊,都是没事做泡在网上的饱食之士!坛子只不过提供了个发泄的场所,也是中国最民主的地方!
第5条回复:作者:不能说话(2002-01-1122:06:04.0)
中国所谓的“精英”都是假的,没有真的。
第6条回复:作者:成惠天(2002-01-1122:17:37.0)
活思想、有价值。
第7条回复:作者:野风(2002-01-1200:13:29.0)
好贴!我喜欢。
第8条回复:作者:天下任我行(2002-01-1209:07:06.0)
大家畅所欲言嘛!!!有何奇怪的!!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第9条回复:作者:裁判长(2002-01-1215:22:56.0)
标题就不通。网上哪来的精英?说是愤青,已经算抬举哪。大多数是偏激症患者。
第10条回复:作者:当代人(2002-01-1215:49:42.0)
我看倒象疯人院,哈哈哈哈!!!!
第11条回复:作者:MP4(2002-01-1216:11:54.0)
本人以前有稿被正式媒体采纳,整整修改了五遍,又被编辑“斧正”,太痛苦。不如论坛来得随意。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
第12条回复:作者:一望二三里(2002-01-1216:28:51.0)
这个老先生还挺认真的
--
不说违心话,不灌违心水!
第13条回复:作者:一醉梦千秋(2002-01-1216:31:45.0)
mp4兄,我亦有同感!
第14条回复:作者:建一(2002-01-1216:49:35.0)
至少,发展论坛有精英,虽阳春白雪和者寡,但毕竟是在发展中前进。
良莠不齐,自然之理。没什么好报怨的。
相比较而言,这里确实不错。
第15条回复:作者:真•狐狸大仙(2002-01-1217:04:41.0)
好长啊~!是老同志了,今年交香火钱了没有?
文章内容虽然看的迷迷糊糊,但还是蛮感人的。
第16条回复:作者:水滴。。(2002-01-1217:30:28.0)
发贴是为了跟贴?
管它有没有人理,只要自己乐意就可以了。
我以为此论坛是一个高雅的茶楼而已。
第17条回复:作者:沙漠之鱼(2002-01-1217:41:56.0)
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个茶馆而已。什么人都有。
第18条回复:作者:化骨绵掌(2002-01-1219:02:38.0)
多日没来!事还挺多。
--
顺着网络的隧道,
滑进论坛的黑洞。
论坛深深深几许?
第19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1-1320:30:37.0)
谢谢网上朋友的指正,从自己上网的感受,引出一个话题,让网络这较之正规新闻媒体自由度大得多的新生事物,更加鲜活。记得这篇文章,缘于当时和网友云的探讨。因为其时,家乡妹儿,姜薇写了一篇理科骂文科生。讨论就从此开始。
小李子,不用生气,引用这段事实,是珍惜我们最初的认识,不打不成交,我经常关注你的动向,因为你知道的原因,自己掏钱上网,时间总是斤斤计较,本来想多看大家的文章,由于经济的困扰,只好抱歉了。
能发这篇文章,也谢谢斑竹了。
第20条回复:作者:树大招风(2002-01-1321:04:29.0)
很多都是在生活中得不到发泄的朋友,来此一吹为快罢了。
第21条回复:作者:常山赵子龙(2002-01-1517:02:24.0)
精英??
呵呵,谢谢老先生抬爱了,不是麻木而是在思考,在中国,思考可是个长时间的过程。
第22条回复:作者:觉吾(2002-01-1517:19:33.0)
不做“精英”做“菁英”。
--
请你相信,我在远处注视着你。
第23条回复:作者:石破天惊(2002-01-1517:17:49.0)
只是歪批而已,就事论事罢了。
第24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1-1910:30:00.0)
论坛朋友,较之聊天室无聊的神侃,强过千百倍。因为朋友推荐我也去过几个聊天室,也曾想改造聊天室,(比如立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发言)难度太大,做不到,也就不去了。
第25条回复:作者:清鹤鸣(2002-01-1910:59:37.0)
书山有路勤为径,坛海无崖苦作舟。
此处实乃如成渝等地之茶馆,聊吧矣。就当煅烧自己思维,磨损尔之笔尖之地吧。
尔如有他图,确为用心自扰也。
第26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1-2014:07:30.0)
云戒网后,难得有机会到网上走一走,今天好容易来,把此文调上来,让她看一看。也请指教了。本来还有一篇戒网,是专为云写的可惜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遗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