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英才沃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业优秀,是中学生的起码要求,而德智体的综合发展,才受人尊重,在十三中就有一大批这样的英才。
体育全才严琪。身高一米七左右的严琪,是学生中不可多得的体育全才,其强项是足球,入选西南代表队。论水平,他可以不再读书,去吃专业饭。这种人大家习惯的称谓是四肢发达。他不愿这样干,每次外出集训或比赛后,他就穿起队服回校,继续读书,去一趟体训班换一身新,同学笑称国家的衣服他穿不完。
严琪客串还打过校篮球队,因弹跳出众,十分了得。其杰出的运动才能表现在跑跳投掷各个方面,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北碚区冠军,掷手榴弹重庆市冠军,自由泳重庆市也名列前矛。
每到夏天涨洪水,嘉陵江中抢险,他的这一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高中毕业他考入重庆大学机械系,其运动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他先后学会了摩托,跳伞。五九年参加四川省第一届全运会,因拉肚子,十项全能仅得了第二名。除体育运动外,他还喜欢音乐,小提琴拉得不错。
象棋高手罗小伟。罗小伟家住西师,走读,每天一早他都从西师出发,跑步穿越北碚城区上学,速度耐力不错,学校一千五百米冠军。
其引人注目之处是象棋下得不错,五十年代大中学生混合编组,他获得全市第三名,有幸代表重庆去北京比赛。回校后的一大收获是从北京买回一块带海绵的乒乓球拍,让只见过光板板球拍的同学大开眼界。
我看过学校和北碚区的运动会,相比之下,论规模和激烈程度,中学运动会赛过区运动会。那时学校没有运动场,开运动会就借用北碚体育场,比赛项目很多,有趣的是自行车比赛,没有专门的赛车,就在街上车店按小时临时租借,略为试骑,匆匆上场,掉链的事时有发生,忙乱,紧张,接着是青春少男少女的开怀大笑。

我班的骄傲是黄照西,他一人独得八百米和一千五百米两项少年冠军。五八年区运动会我在场上服务,五千米赛跑时天已擦黑,偷懒的,中途退场的,作假的都有,很乱。
体育外,学校的音乐文艺活动也十分出色。记忆深刻的有男女生民歌独唱,小合唱,曲目是黄学老师深入北碚农村采风,记谱的山歌,盘歌一对一答诙谐有趣。
五八年在北碚区体育场举办了一场群众性歌咏比赛,十三中除庞大的歌咏队外,独出心裁,去了一支中乐队,乐队看面长数十米,光胡琴就有数十把,板胡、二胡、中胡、大胡,低音大胡共鸣的琴筒有水桶般大,近百人排列整齐,十分壮观。
乐队中间,是扬琴,琴手是一位只有一条腿,拄单拐的残疾同学,乐队的规模和阵势非常出彩,同学们都为盖过了西师而自豪。
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课外生活,展示学生的才华,强健学生的体魄,使教与学的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读书是快乐,是少年人生的一种享受,而绝不是受罪。
我受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但是最让我留恋和怀念的是中学,中学少了小学时的无知,大学的老成和戒心,是最珍贵的金色年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