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生感悟: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生感悟:孝
始为人子,后为人父,养育子女的艰辛,孝敬父母的赤诚,心领身受,感慨颇多。
当我踏进人世的时候,父亲已经早逝,背父所生,不知生父长相如何?不知父爱有几许?是母亲含辛茹苦,将我养大**,从那样的小学,走入那样的中学,最后走进大学。
重庆合川青竹湾的小屋里,她挑灯走线,摇车纺纱;北碚文星山道上,她起早摸黑,挑担送货;当我一病不起的时候,又是她背负着我,爬山涉水,四处求医,伟大的母爱,给了我的生命,造就了我未曾辉煌的人生。
从我拿到第一次工资起,一半寄给母亲,聊表我的一点心意,余下的钱,尽管不多,我也存下来,应付急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病重的母亲和继父,被我接至市区,才有了机会,当面尽一尽儿子的孝心。
我五十四元的工资,加上继父的十五元退休金,不到六十元,支撑起了这个清贫的家庭。
清贫不是考验,接踵而至的是两位老人,相继患了重病。母亲心脏病引起脑血栓,使右手失去了知觉,继父高血压引发脑溢血遗下半边瘫。
其时,四人邦还没有倒台,医疗机构几近瘫痪。在同事的帮助下继父被送至重庆医学院附属一院,过道上,类似的病人比比皆是,医生讲,除非是老红军,否则都不考虑住院治疗。没有办法,一乘扳扳车,将继父拉回了石坪桥的家。
一个人,面对两个身患重病的老人,面对每天不能迟到、早退的上班,面对我每天,还要以身作则管理的七、八十位工人。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孝子生活。
厂里的工人讲:你用你的精神感动全厂!我说,得感谢大家对我的关爱。中午,刚下班,食堂的轮子,让我排第一,打上三两饭、一份菜,买一个包谷粑,一手提饭盒,一手拿一块包谷粑,急匆匆,向家的方向走去,走拢屋,包谷粑消灭完,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摆在继父的面前。立马调头,回厂上班。来回一个小时,刚好够用。
下午,一下班就赶着去土坝子的西郊建筑医院,经佑心脏病住院的母亲,打热水,洗脸、洗脚、剪指甲,久而久之,医生一看见我就讲:孝子儿来了。还告诫自己的子女,要学就学他。
离开医院,回到家就烧火做饭,照顾右半身偏瘫的继父,替他扎针灸。学扎针灸是我无奈中的唯一选择,医院不收治,死马当成活马医。
买来几本针灸书,一套银针,就学当时盛行的赤脚医生,先在自己身上动针,找了一位业余爱好针灸的同事指点一下,就开始了大胆救治。治偏瘫,从头扎到脚,一次少说也需要一个多小时。
在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中,一过就是数年。其间母亲因心脏病急性发作,住过四次医院,我没有申请过一次困难补助,全靠平时的节省,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我保留了一张那个时候的医疗发票,母亲一次住院一个多月,治疗费加住院费才九十几元,尽管不能报销,自己节俭,是能够承受的。
母亲去世那一天,与敬爱的周总理同日,当广播中的阵阵哀乐将我唤醒的时候,才知道,周总理也去世了。我说,母亲随总理而去,在天国给总理当一个兵,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继父在我的救治下,偏瘫也有好转,比母亲整整多活了一年有余。看着我讨了媳妇,他心慰的笑着离去,像一个笑呵呵的弥勒佛(因为我替他剃的光头)。
面对生活的改善,此心如一,孝心依旧。但面对世事的演变,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好像这孝心正无可奈何地,悄悄逝去。
在我的人生中,还有一位健在的,我要用一生报答的亲人,这就是我的舅母。十五岁时,因体育锻炼,我患骨髓炎,引发病理性骨折。

是城里的舅父将我接进她家,专门让她辞去工作,经佑我这位姐姐的独苗苗。时间过去了数十年,但此情此景,我铭记终身。多病的舅母,有五位孩子,多事业有成。但从企业退休的她,医疗费分钱不能报销,这一年上万的医疗费,全靠她的两个女儿多方筹措。
她生我的气,缘于我没有经常去看她,尽尽孝道。记得我离开石坪桥时,答应每个星期去看她。可是一到家门,往往大门紧闭,她出去打牌了。
到家门而不能入,次数多了,这个承诺就淡忘了。即使逢年过节,去她家,我也感到十分没趣。因为人人围着牌桌子转,谁被淘汰,谁下来给你聊上两句,亲情,好象也逐渐淡漠。我一直弄不明白,这是谁的过错?
一次过春节,我去医院看她,送上三百元孝敬钱,她十分动怒,让我滚!我也是个犟拐拐,死皮赖脸不走,等她气消了,与她摆起了龙门阵。
我讲,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表面,要看他的实质,是这个人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吗?是没有责任心,对自己家庭、亲人不负责任吗?我让她看我身上穿的衣服,成色需旧,穿在我身上,依然适宜,节日也不例外。
通过几年的努力,关系逐渐改善,她也能认真听我说话了。今年初六,她的生日,我让她看了我穿在身上的补疤裤子,我讲,现在的重庆,有几个人还在穿,不是说没有钱,而是说,吃饱穿暖,此生足矣。尽管已经退病休,仍重担在身,肩负家庭、妻子、岳母、子女的责任。
但在我内心的深处,却实实在在地感到,要维持孝心,即使像我这样的人,也感到吃力了,因为社会对每个国民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没有着落,在生病面前,哪个敢说狠话?
阳关02-04-24P00:20
第1条回复:作者:江源(2002-04-2809:22:03.0)
阳关:
您的文字感人,您的孝行更感人。
“孝”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责任感,尽孝就是尽责。故有重孝必重情之说。如对生养你的父母都不能尽孝,还谈得上什么爱其它人。
回江源:
但在我内心的深处,却实实在在地感到,要维持孝心,即使像我这样的人,也感到吃力了,因为社会对每个国民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没有着落,在生病面前,哪个敢说狠话?
阳关02-04-24P00:20
当社会不能提供国民的基本生存医疗保障的时候,维系亲情的孝心,也大打折扣。这个国家、民族、家庭,你还能靠什么来维系?有感于我的一个亲戚,五个子女,当八十几岁高龄的父亲去世时,能够爽快出钱的只有大儿子,一个大学已经退休的教授。其它的人,下岗的下岗,待业的待业,你能怪谁?
江源:难得你付帖,谢谢。原文删去一段,另付贴没有登出来,现补上。事实上,现阶段的问题,是尽孝,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是力不从心的了,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第2条回复:作者:江源(2002-04-2914:37:04.0)
阳关:
从您的文笔中感到我们可能是同时代的人。我也有八十多岁的父母,我也早已感到要尽孝的艰辛,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但一想到他们为抚养我们几姊妹的不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下一代做好榜样,所以,我的原则是尽其所有能,顺其自然。一副对联说得有道理“百德孝为先,自古论孝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少孝子;万恶淫为首,从来论淫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