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课外玩个够(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凭意愿选择,乐此不疲的爱好是无线电活动,因没有参加无线电小组,搞无线电只能在同学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无线电说来高深莫测,初中接触的项目却十分简单,就是安装矿石收音机。找一个装橡皮膏的纸筒做骨架,买来漆包铜线绕制空芯电感线圈,若采用固定电容器,线圈做成有多个抽头的可变电感线圈,若采用可变电容器,则线圈做成不抽头的固定电感线圈,买一副耳机,一个检波用的矿石按线路图接好,再找来一根竹竿做成形如蛛网的天线,装一根地线,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就做成了。
那时环境噪声小,如此简陋的设备接收重庆广播电台的播音声音十分清晰。假期,这小玩意又带回山沟里的文星场,仍然照听不误。
同学中水平高低,主要反映在财力,经济条件好的采用直流电子管,装一台直流单管收音机,线路较复杂,声音也大些,45伏的乙电价格十分昂贵,一般人不敢涉及。
自己动手组装无线电设备,从矿石机,到大学的三管交流超外差收音机,万用电表,晶体管再生式收音机,一步一个脚印,有这点基础,当我去无线电厂工作时,也能在短期内上手,全得益于从小的磨炼。

爱好影响一生,当推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而钻研的航摸小组的同学。五十年代,十三中的体育运动,在市里排得上名次的集体项目除男子篮球,青年、少年足球,排球,棒球,就数航模。
航模小组的人不多,低年级的就从立体风筝和橡筋弹射飞机模型做起。该小组也是人才济济,出手不凡,老组员都是高中生,在校同学中,若论运动员的国家等级非航模组莫属。其中有打破橡筋弹射飞机模型滞空时间全国纪录的,也有成绩超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
我看过一次航模比赛,地点就在北碚体育场下面的河坝,比赛项目是线牵引三级滑翔机模型。
据参赛同学介绍,只要飞行三次,每次滞空时间超过三分钟,就可以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航模组的一位姓姚的同学来自文星场,放飞两次成绩都超过三分,最后一次遇到上升气流,眼看飞机随气流上升,失去控制,漂落在鸡公山上。
后来才听说,视作品为生命的该同学硬是从鸡公山上把它找了回来。那一批同学不少人进了航空学院,圆了从小就有的航空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