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论道(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邺郡郡守府内,晋宇子与西门豹相对而坐。
相对于宇子的侃侃而谈,西门豹虽侧耳倾听,但脸上颇有不屑之色。
“哦,请问公子,何谓天下大势,又如何与我能否晋入天仙有关?”西门豹对宇子大言不惭的说法略有反感,毫不客气地责问。
宇子毫不为忤,调整了一下坐姿,露出一种平易面容,微微一笑,徐徐问溃按笕四保胛蚀笕耍蹦晡渫醴ユ烈耙徽蕉ㄌ煜拢址馓煜轮詈颍鞘敝詈蛴卸嗌伲俊?
“武王定大周王朝,分封八百诸候,镇守九州各地,此有史为证。”西门豹虽然奇怪宇子怎么会扯到这些大周开国之事,但也未多问,顺口回答道。
“不错,武王当初分封八百诸候。这诸候各国,皆以周王为尊,心向周王,民心归周,九州虽有八百国,却是一统。等到数百年后,春秋之时,大人可知,那时还剩有多少诸候?”宇子又问。
“春秋之时,五国争霸。但九州之地大小诸候国,仍有一百多个。”西门豹说。
“大人学识渊博。当知五霸之前,各国相互争战吞并,数百年而不止,等到五霸后期,八百诸候便仅余一百多国,大人可知此是为何?”
“大国势大,小国势弱。势大者欲称霸,势弱者却无力反抗,如此反复,故有此景。”西门豹越来越奇怪,宇子的问题似乎都不着边际,这宇子到底想说什么,又与大势何干?但他虽然疑惑,仍一一作答。
“那么请问大人,从武王立国到五霸末期,数百年间,九州修仙之人若过江之鲫,却并无一人得以晋入天仙境界,这又是为何?”宇子直视西门豹,问出了令西门豹震憾的问题。
门豹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其实这些问题当初他也想过,但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如今宇子问起,自然也是答不上来。
“其实诸子百家出现之时,正是春秋五霸末期。当时的九州,虽周王在,但已是形同虚设,便如现在一般。诸候国各自为政,均想取周王而代之,各国民心,再非一心向周。民心离散,集于诸国,九州之内再非一统。九州纷乱,天地感应,这才有无数修仙之人应势而生,悟出百家之道,成就诸子百家。更是欲一统九州信念,拔乱反正,顺应天势而得成大道。这才有百家圣人及百家争鸣。”宇子说到此处停了下来,而西门豹已经进入了角色,正仔细品味宇子所说。只是西门豹虽然宇子之言有些茅塞顿开之感,但仍然十分迷惑。
“你说百家应势而生,但既然百家圣人已为天仙,悟出了天地之道,又为何还要再图一统九州信念,这与悟道有关系吗?”西门豹问。
“此道非彼道。百家圣人所悟,只是天地间之一道,是小道。若天地至道是大海,则圣人所悟只是小河。百川归海,万径归流,小道与大道的差别,不可以道理计。当然,非悟通天地之一道者而不为百家圣人。己不能,何以教人?为百家圣人是己能,统九州信念是教人。教化九州是大功德,以此为媒才可窥天地运转之道。试问大人,若能让你在境界上更进一步,你难道不愿意做吗?”宇子向西门豹解释后反问西门豹。
西门豹不语。良久,他抬起头来,看着面前十分年轻却一直在侃侃而谈大道的青年,心中略微有些酸涩,自己修行百年,虽以剑入道,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来不明白大道运转为何物,而眼前的青年却能以此教自己,虽然他所知也是百家圣人所教,西门豹仍难免泛起一丝自嘲。盯着宇子,问道,“即便如此,又与天下大势有什么关系?”
宇子没有回答,想了想,反问西门豹,“大人可知,如今九州之内,尚还余几国?”
“大约十余国。”西门豹算了一下,说道。
“那大人又是否明白,由周初的八百诸候到如今的十多个国家,又说明了什么?”宇子很快又问。
门豹无语,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便是天下大势。天地之道,无始无终。九州为天地之一隅,运行人间大道。道之所系,断不能混乱无序。分久必合,九州大势,必然是最终一统,任凭何人何家何国,都阻挡不了这天下大势的运转。至于集九州信念合一,若九州一统,则水到渠成,若九州分崩离析,任他再多努力也是镜花水月。大人若能顺势而为,定能积无边功德,得天道之眷顾,成就天仙业位。”说完,宇子静静看着对面低头沉思的西门豹。
良久,西门豹抬起头来,百容已是平静如常。“公子所言果然令人震憾。只是九州之内,不仅有百家诸子,还有无数散修高人,如此顺天求道之事,他们便不会做吗?”
“大人一语中的。这人间大势之运转,并非是每个人都能看得清的。就算是百家圣人,十成中有九成九也是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明白其中的玄机。更别说那些独自参修的散修高手了。不明天机便不知大势,即便是百家圣人,能卜算未来预知天机的也只是聊聊几人,又如何能尽人皆知呢。”宇子心知西门豹必有此一问,很快解释道。

门豹双目凝滞,显然是陷入了沉思。
西门豹确实有些心动。若真是象晋宇子所说那样,这就真的是一个修行的捷径,自己晋入地仙以后,先前进步甚快,现在基本上是没有寸进,天仙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象任何一个修仙之人一样,西门豹在这种巨大的诱惑面前,饶是一贯禀持和平的态度,也对宇子所说的一统九州动心起来。
“晋宇子道友,”西门豹当然不想放弃这样的机会,而且无论事情如何,前边尚有宇子,以自己法力足可自保。而且对自己来说,这九州一统并不损失什么。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不觉间也就改了称呼,“不知道友所说的九州一统到底是如何的统法?既然如你所说,老夫自然愿意与道友一起推动这天下大势。但如何去做?难道你是让我在邺郡起兵造反?只是一郡之力,恐怕不等横扫天下就会灰飞烟灭。”
“大人多虑了。宇子怎么会做那种不自量力之事。如果真的要顺天意窥大道,也只能依靠现有国家之力,统一九州从来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即便你法力高强天下无敌。何谓九州,不仅仅是九州之地,还包括九州之地上的所有人民。只须助一国而统天下,便是禀天势而行。你也知道,如今天下有国十几个,但能真正称得上强的,也就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而七国之中,以魏国最为强盛。”宇子顿了顿,看到西门豹在仔细倾听,便接着说,“如今魏国武候多病,已是时日不多,我们只须助下一位魏君富国强兵,横扫天下即可。”
“下一任魏君。”西门豹在魏国做官多年,十分敏锐地察觉到宇子的真实想法。“道友之意是我们扶持一位魏公子登临大位,以此掌控魏国大局?”
“不错,正是此意。魏国三公子,公子昂胸无城府性情跳脱,才不堪大任,不在考虑之列,公子罂倒是有国君之才,无论谋略手段都是之先,只可惜儒家捷足先登,现在我们即便是赶着去帮助他们也未必会领情,说不定最后还能来个兔死狗烹。我们唯一的人选是公子缓。公子缓虽然性格略显恬淡,但无论治国还是谋略,都有不凡表现,是可造之才。”宇子看西门豹似乎并没有反对自己的提议,便对他分析道。
“不错,魏国三位公子确实如你所言,只是道友对公子缓上位能有几分把握?”西门豹问道。
“只要谋划得当,把握当有六分。我知道大人以前是看好公子罂的。不但是你,便是你师弟西河郡守吴起,以前也是看好公子罂的。只是大人可能还不知道,这次针对吴起的行动,便是儒家为报子思之仇而一手策划,并借由公子罂、公叔座和王错完成。此事我也有参与,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宇子坦然承认自己也参与了对吴起的围攻,但却把主谋之事落在了儒家头上,一方面为自己开脱,一方面先保住公叔座。宇子认定在天仙的诱惑面前,西门豹不会对自己参与围攻吴起有什么反应。而且在针对儒门的事情上,双方有着相同的目的。
果不出宇子所料,西门豹只是看了宇子一眼,并没有显露出什么敌意,“我听吴起说过,杀子思的事是他和尹喜联合而为,尹喜是你师兄,儒门既能围攻吴起,也能围攻尹喜。你参与其中,怕是想从吴起那里得到点什么吧。”
“呵呵,郡守大人神目如电,我的确是想从吴起那儿拿点东西,不过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夺自别人的。”宇子虽被西门豹看破心思,仍面色如常,笑了笑说道。
“夺自他人?”西门豹想了想,“怕是李悝的那本法经吧。不过道友并非法家之人,为何会对那本法经有兴趣呢?”
“我对它没什么兴趣,我有个兄弟是法家圣人鬼谷子的弟子,很想借法经更进一步,这才有此一事。”宇子解释了一下。毕竟两人将来要合作,能消除的误会还是先消除的好,免得将来关键时候功亏一匮。
“原来如此。”西门豹适可而止。相对于双方合作之事,这件事是宇子和吴起之间的事,西门豹并没有打算牵涉进去,将来吴起无论找不找宇子报仇,西门豹现在暂时都可不管。
“西门大人,这件事情不妨先放到一边,我们还是商议一下如何支持公子缓的事吧。”宇子看西门豹不再说此事,明白了他的立场。马上提议双方合作之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