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悲惨身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远背上竹篓,将念竹叫醒,准备赶路去找鬼娃父亲的遗体了,念竹迷瞪着眼,迷迷糊糊如同梦游似的被一远牵着,跌跌撞撞地尾随在身后。据鬼娃所说,他的父亲死后脑袋上被一个道士钉入了一根大钉子,使得他碰之不得,他便一直守在他父亲的遗体边,后被一帮凶恶之鬼给驱逐走了,直至流落至此。
青彦举着火把,走在鬼娃的身边,将鬼娃所讲之事讲给婴雪、一远和元秋他们听,边跟着鬼娃的指引,往他父亲的遗体所在之地走去。
事情发生在11年前。
原来这鬼娃名叫李君遥,福州城外一个小户人家的孩子,其父乃县府衙门上的一个小捕头,好习武,人也忠厚,本本分分尽心尽职,其妻王氏算得上县城内外数一数二的美丽女子,风姿绰约,婀娜妖娆,顾盼间风流尽显。这一家本该算是个美满幸福之家了,奈何在李君遥6岁那年,有一道士经过该地,忽见着正在河边洗衣服的王氏,当下被其美貌给迷住了心窍,由此心生邪念,心下盘算着将着王氏夺过来据为己妻。可这王氏深居简出,实难接近,这道士便琢磨着以驱魔辟邪之名义进入李家,正巧李君遥在此时得了怪病,整日混混沌沌如梦游般说着胡话,李家四处求医而不得治,这正合了道士之意,便堂而皇之地进入到了李家。
这道士隔三差五便到李家做法,赢得了李捕头的信任,家中便也任由他随意进出了。那道士见李捕头已完全信任了他,便在李捕头出差的一日下午进入到李家,让李君遥喝了一剂迷药使其睡去,又对王氏说:“这孩子身上寄居之妖魔已快驱除,修养数日,再辅以我道驱魔之法,便可痊愈。为了贵居之干净,我也让你饮一剂净魂汤,平和这屋子中的阴气。”王氏权当道士是为了孩子为全家着想,便不假思索地喝了道士给他的一碗所谓的“净魂汤”,其实这汤里被下了名曰“颤声娇”的春药,其性强淫,服此药者必性淫欲纵交媾不倦。
王氏服下汤药后,顿觉浑身炽热下体发紧,两腿像化了一般瘫软无力,她娇喘吁吁地看着眼前的道士,心中竟生起不可遏止的淫念,如成千上万的猛兽声嘶力竭地咆哮着奔跑着。王氏便拉着道士到卧室里疯狂地**几番,直至两人都已精疲力竭方才罢休。
自此以后,王氏竟把持不住迷上了这事,趁李捕头不在,竟主动去找那个道士了,如此数月,李捕头竟也没有发觉。适巧新任知县童知县也看好了王氏,奈何这王氏是其部下李捕头的妻子,难以下手。更巧的是这个道士也在为童知县研制春药,得知童知县的淫念后,便巴结起童知县,告知自己可将王氏引出并心甘情愿为他服务。那童知县听后窃喜不已,迫不及待地让这个身材高大贼眉鼠眼的道士去落实这事。两日后,该道士将王氏引至童知县府上后门的一个偏屋内,先让王氏服了颗他新研发的春药“红尘笑”,等王氏情思迷乱之时,便将童知县请了进来,也让他服了一颗,随后自己退了出去,让他们在屋内尽情**。

自这番**之事后,童知县便有了纳王氏为妾的打算,虽家中已有六房妻妾,但姿色皆平平,与这王氏的风流之色相比,犹如麻雀与凤凰。童知县再三思忖后,终想到一条妙计,趁李捕头不在家,引王氏出来,然后派部下潜入李家,将一包银两藏于李捕头所睡之床的枕头下,给李捕头设下一个窝藏赃物的罪名。此计得手后,不到七日,童知县便将这王氏纳为妾了。
王氏于心不忍,毕竟家中已无人照顾其孩子,而童知县更是拒绝接纳,与其丈夫还是有夫妻之情的。于是趁童知县不在家之时,前去牢房探监,并携带了放了迷药的酒肉于那些狱卒们吃,带那些狱卒迷倒后,王氏便将李捕头放了出来,只扔下一句“照顾好孩子”便跑了。
李捕头只好携了李君遥往南方奔走,逃命去了。那童知县知道是王氏将李捕头放出去后,对王氏一顿毒打,随后赶紧令部下去追杀了,追杀前,那道士给了童知县一根钉子,说:“这乃镇魂钉,钉入人的天灵盖,被杀之人的魂魄将会被钉在体内,而不会出来招惹老爷,老爷只管尽情享乐就是了。”
四日后,李捕头与李君遥在五百里外的一片林子里被发现了,李捕头杀了两个追兵,然后终因寡不敌众被另外三人杀死,天灵盖被钉入了“镇魂钉”,终前怒视苍穹,悲愤地喊道:“天地不仁!我李肃死后,誓将化为厉鬼找你们这群人面兽心的畜生做个了结!”。李君遥则被扭断脖子致死。这五名追杀他的人中有两个是李捕头以前一起共事的手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