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外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朋友对上一章的《水调歌头》提出了异议,顽石这里说明一下,本书是一本混乱时空的小说,此明朝非彼明朝也。有疑问的朋友,参照十二章,嘿嘿,也是顽石偷懒的作法。最后,要票,要票。)
第二日,新科的进士被宣召入朝,宣布对他们的任命。按照惯例前三名入翰林院,其余的人全部外放。待太监宣读完了皇帝的旨意之后,苏翔出班跪奏道:“臣有一不情之请,望皇上成全。”
“哦?”朱棣微微一怔,新科进士任命刚刚下达就出班奏事的还没见过,当下颔首说道:“你且奏来。”
苏翔俯首说道:“臣虽薄有才名,然性情疏狂,又久在海外不知礼教,不适合在留京任用,臣恳请皇上放臣外任,择一小县使臣治之,臣必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三年之内使之大治。”此言一出,殿上百官都像看怪物似的看着苏翔。要知道在这个时候,进翰林院可是所有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在这里即便做不出什么成绩来,日后按资排辈到了五十岁左右总能混到个一二品的大员。若是被皇帝选做了东宫的侍讲、侍读甚至皇子们的师傅,那可就一步登天了。
杨荣站在队伍里不停的向苏翔使眼色,苏翔佯做不知,只将额头贴在金砖上。朱棣也没有想到苏翔放着前途坦荡的翰林院编修不做,竟要去做一个县官,又看他言辞恳切,不像是作伪的样子,因问道:“难道留在朕的身边不好么?在翰林院历练几年,到时候有了经验,再放你外任也不迟。”
作为皇帝为一个新晋的官员说出这种话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杨荣等人略觉放心,都认为苏翔一定会就坡下驴,谁知苏翔却抬起头来,朗声说道:“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的品质,与翰林院相比臣更愿意到最基层为朝廷效力。”
朱棣很看重苏翔的才华,很想把苏翔留在身边,可惜苏翔就是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老是给领导出难题,朱棣也不由得心里有气,心想我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了,你怎么还不领情?难道放外任就那么有吸引力?比留在皇帝身边还好?好吧,你既然一意孤行,我做皇帝的还没办法治你?想到这里朱棣说道:“你既然决意要造福一方百姓,朕再留你倒显得朕有私心了。可是你毫无治政的经验,到了地方就一定能治理好么?若是三年之后治理不好又如何?”
朱棣的想法是威胁一下苏翔,能让他打退堂鼓最好,如果不行就借此机会整治他一下,挫挫他的锐气。朱棣的心思百官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杨荣、解缙几个人站在班里一个劲的给苏翔使眼色,尤其是解缙,恨不得把眼珠子都给瞪出来。
可惜苏翔依然装作没看到,心想,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后世看了那么多政治题材的小说、影视剧,随便借鉴一点经验,也足够使的了,实在不行老子不会拿钱砸么?修点桥、修点路,把基础设施搞起来,可不都是政绩么?俯身磕了三个响头,说道:“三年之内若不大治,请皇上摘去臣的乌纱。”
朱棣见恫吓没起效果,看来这个苏翔是铁了心要到地方任职了,就有心教训他一下,便问道:“胡广,各处县州可有出缺么?”
胡广是当朝的吏部尚书,也是汉王门下为数不多的文官之一,前几日才知道汉王和这个苏翔不对付,正想着找个什么碴儿治他一下,讨得汉王的欢心,没想到苏翔到自己送上了门来。领会了朱棣的意思,装模作样的思索了一下,说道:“启禀皇上,眼下只有兴化府兴化县令出缺。”

胡广的话一出口,众官哗然,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苏翔。原来这兴化县隶属于兴化府,地处福建沿海,是倭寇骚扰最多的地方,更兼之地方民风彪悍,近年来朝廷实行海禁,许多不愿内迁的渔民啸聚山林,匪患也甚是厉害。到这样的地方做官,想要做出政绩那是想也别想,不丢命就已经是万幸了。这个兴化县的县令出缺,就是在这个地方呆的实在受不了了,自己辞官不做了。这个缺已经缺了一年多了,凡是被委任的官员那是宁愿丢官也不肯上任。
朱棣也知道这里面的内情,他对苏翔虽有些气恼,却也不愿他因此丢了性命,皱了下眉头,说道:“再没有别的地方了么?”
胡广答道:“七品的缺目前就这一个了,请皇上圣裁。”
杨荣等人知道内情的都焦急不已,想要替苏翔说话,可又不知该如何出口,总不能说这苏翔是咱们的人,这样危险的地方就别让他去了。遇到危险就退避三舍,那朝廷养着这么多官员干什么?
朱棣的处境也是一样,虽然不想把苏翔送到这样危险的地方,可是朝廷的官总要有人去做的,也只得说道:“着苏翔补兴化县令缺,即日上任。”
苏翔哪里知道这些内情,听见朱棣终于放了自己外任,兴高采烈,面上却不敢**来,借着叩头谢恩的机会,趴在地上偷偷的笑了一把。
下朝之后,刚出殿门,杨荣就拦住了苏翔,一脸惋惜的说道:“好好的翰林院编修不做,非要去放什么外任,如今可好,到了那种别人避之不及的地方,你日后却如何收场?”
见苏翔不明所以,用无辜的眼神看着自己,杨荣哭笑不得,跺了一下脚,将兴化的情况给苏翔说了,又道:“圣旨已下,改不得了,你到了任上多加小心,政绩不政绩的先不考虑,把命保住要紧。”又给苏翔说了些地方官应该注意的事项。
苏翔这才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他枪林弹雨也经过了,对于这些官员们眼中的危险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但是见杨荣如此关心自己,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心里总是有一丝感动,抱拳说道:“学生受教了,请老师放心,学生定会保重自己的。”
杨荣叹了口气说道:“你明日就去吏部衙门把手续办了,抓紧上路吧。太子和我不方便送你,总之你自己多加小心。”说罢也不等苏翔答话,大袖飘飘径自走了。
苏翔看着他的背影越走越远,不知怎的心里竟怅然若失。出了宫门,却看见胡广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只听他说道:“榜眼郎,明日就到我这里来,将朝廷的任命拿去吧。这兴化县令的缺已经空了一年了,还望你早日上任。”
苏翔已经猜到胡广肯定是汉王的人了,虽对他处心积虑针对自己很是恚怒,却也不能真个翻脸,抱拳唱了个诺,转身走了。
胡广此番摆了苏翔一道,必然会在汉王面前大大露脸,肚里笑开了花,也不理会苏翔的礼数不周,喜滋滋的上了轿,直奔汉王府去报喜了。
(上次分类封推,本书的成绩很不理想,恐怕日后也没有官方推荐了,顽石不得已只得自己到处打广告,不为别的,只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不过目前来看,效果一般。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还看得下去,有热心的朋友帮顽石向朋友们推荐一下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