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泡妞需要才艺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面有人说道:“这声音到和咱家隔壁那个弹棉花的挺像。”
另一人道:“不对,不对,你且仔细听,这不是和街头那个要饭的老头弹的三弦一个味儿么?”
李妈妈这时从琴盒里拿出了琴弓,似笑非笑的对抱着小提琴弹的那人说道:“这位公子,这把琴上还有一把琴弓,料想是用来拉的。”
台上那人涨红了脸,将小提琴往李妈妈怀里一塞,下台头也不回的走了。
台下众人一通起哄,人从来都是这样,对于自己想做可又没有把握做好的事情,总是希望别人先尝试一下,若是别人成功了心里妒忌自不必说,若是别人失败了往往又冷嘲热讽,所以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委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不过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男人在追求女人的时候便从来不缺乏勇气,况且胆大脸厚的人也从来不缺,因此前面一人刚走,便又有一个人上了台。
这人接过小提琴,左手持琴,右手拿弓,说道:“这东西难道比二胡还难?我就不信。”说着左膝微曲,将小提琴竖直抵在大腿上,拿起琴弓拉了起来,一时间满厅都是“吱吱呀呀”的声音,听得大家牙根发酸,没拉几声便在一片起哄声里被轰下了台。
随后又有几个人上台尝试,横拉竖拉各种花样试遍,就是没有一个能弄出点正经声响的。
看着这些人在台上洋相百出,苏翔不断的摇头,谁知却被唐寅瞧见了,说道:“我看这件乐器似乎是从海外流传进来的,苏兄在海外多年可是认得?”
苏翔也不欲瞒他,说道:“这件乐器我是认得的,叫小提琴,不是像他们这样拉的。”
旁边解缙和梁槐也听见了苏翔的说话,解缙正待问应该怎样拉,梁槐却叫了起来:“这位公子知道这个琴该怎样拉,咱们请他试一下。”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苏翔。
厅里的人一下子都回过头来,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苏翔,有的羡慕、有的怀疑、有的还是恶狠狠的,直瞧得苏翔鸡皮疙瘩暴起。李妈妈眼神一亮,在台上叫道:“这位公子既然认得,就请上来试一试吧。”
苏翔本不想去,可是唐寅、解缙、梁槐在一旁一直推他,自己心里也想试试这个时代的小提琴究竟拉起来是什么感觉,因此便上了台子。从李妈妈手里接过小提琴仔细的瞧了瞧,又用手按了按琴弦,说道:“这琴名叫小提琴,乃是西洋乐器的一种,有三弦的也有四弦的,四弦的我见过,也拉过,这三弦的还是第一次见。”说罢将琴递给李妈妈。
李妈妈却不接过,反而把琴弓塞到苏翔手里,说道:“公子既然认得,又拉过四弦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想必这三弦的也能拉响,就请公子试一试。静筠姑娘为了找这会拉琴的人可是已经愁得茶饭不思,日渐憔悴了呢。”她也当苏翔是为了静筠姑娘而来,故而说了最后那几句。
苏翔还无所谓,下面那些钦慕静筠姑娘的人却听了心疼了,都一个劲的催促苏翔快快试来。苏翔站在台上被吵得头都大了,只得道:“好啦,好啦,我试一下就是。”
说罢将琴身平放,斜斜夹在了颔下,右手持弓轻轻拉上琴弦。苏翔试了一会音色,台下众人已经目瞪口呆了,想不到这小子竟然真的拉出了声音来,这琴声还挺好听,跟中原的乐器大有不同。
试好音,苏翔心里就有了底,以前拉琴的一幕幕又闪现了出来,那些听自己拉琴的女生,那个严厉的小提琴老师,当然还有一心希望自己成为演奏家的妈妈。苏翔的眼眶逐渐湿润,随手拉出了他最先学会的一首曲子,那是一首沃尔法特练习曲,曲子的节奏舒缓,曲调优美。

练习曲的时间很短,苏翔很快就拉完了。台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台上这小子马上要成为静筠姑娘的入幕之宾了,心里不免又恨又妒。
这时一个婢女模样的小女孩从楼上跑下来,附耳对李妈妈说了什么。
李妈妈听完笑对苏翔道:“恭喜公子,静筠姑娘有请。”
苏翔一愣,随即想起那个静筠姑娘的许诺,如今自己已经拉出了音乐,想必这位静筠姑娘也要演奏几首曲子给自己听,不知道她演奏的古琴好不好听。想到左右也无事,不如去见见这位在梁槐嘴里绝色无双的女子。转头看见唐寅三人正满脸笑意的看着他,苏翔对李妈妈说道:“我还有三位朋友也在,不知能不能有幸也听到静筠姑娘的仙乐?”
李妈妈脸上露出为难的样子,苏翔一见便道:“既然不方便,那在下也就告辞了。”说着就要下台。
那个婢女一把拉住苏翔,说道:“这位公子好性急啊,此事李妈妈做不得主,待我问问姑娘去,请公子稍候。”说罢转身上了楼。很快那个婢女就出来了,站在楼上向苏翔招手说道:“请公子和你的朋友上来吧。”
苏翔便招呼唐寅三人上楼,谁知唐寅却道:“如此良辰美景苏兄还是独享吧,咱们就不凑热闹了”说罢,拉着解缙和梁槐走了。其余众人见结局已定,也都一哄而散。
苏翔无奈只得自己上了楼。进了屋子,只见一个年轻女子坐在一张圆桌之后,一旁琴架上放着一张古琴。这女子身着素白长裙,风髻雾鬓,冰肌莹彻,眉目如画,果然有闭月羞花之色,苏翔一时也看得暗爽。
那女子见苏翔进来,起身一福,说道:“小女子谷静筠恭迎公子,请坐。”
苏翔醒了醒神,干咳了一声道:“多谢。”便在圆桌对面坐下,又自报了家门。
谷静筠道:“原来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翔苏公子,请恕静筠无礼了。今日多谢公子圆了静筠的心愿,小女子为了这把琴可是费了不少心力,今日终于有了知音,喜不自胜。”
苏翔道:“不敢,不敢,在下也只是粗通小提琴,拉得不好。”
谷静筠道:“方才听公子所奏之曲不似中原的曲子,虽然短暂,却是好听的很。”
苏翔道:“正是,在下幼居海外,小提琴也是那时学的,因此方才演奏的是幼时学的一首练习曲。”
谷静筠道:“请恕静筠唐突,静筠初闻琴声,颇有意犹未尽之感,不知公子能不能再为静筠演奏一首?”
面对美人的婉言相求,苏翔怎能回却?当下便答应了。拿过小提琴,偏着头想了一会,自己拉的最熟的还是《梁祝》,便回想了一下曲子,拉了起来。悠扬的琴声顺着琴弦飘出,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清灵轻快,时而温情脉脉,时而悲愤低沉。苏翔初时还有些滞涩,越到后来越是熟练,乐声行云流水一般回绕在弓弦之间,让人闻之欲醉。
一首《梁祝》奏完,谷静筠半晌无语,深深沉浸在了美妙的乐声中。苏翔唤了她几声,这才清醒过来。
谷静筠轻轻的说道:“世上竟有这样的乐器,世上竟有这样的曲子。静筠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做音律,原先竟是白活了。”身子向前微倾,问道:“苏公子,你方才所奏的曲子似乎在诉说一个凄美的故事,能告诉我这故事么?”
苏翔心里佩服谷静筠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便道:“这个故事姑娘肯定知道的,说得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谷静筠听罢叹道:“原来竟是说得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曲子名字叫什么?是谁作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