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烧灯费——娟儿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听来的故事,但却真真切切地存在。
北京的后海,以前是老宅子的聚集地,有钱人家居多,都是大户。一个大宅子一个大宅子的,走出来的人,都是披金戴玉的。这是以前的事,是旧社会的事,所以后海这个名字,一提到,大家就明白那是“富人区”。
现在的北京后海,很多人都知道,连老外来了中国北京,都一定要去后海转一转,好像那才叫到过北京。好像没有谁,不晓得那是去酒吧喝酒的好方,酒吧众多,又是老城区,古香古色的北京风貌,在此可见一斑。后海现在很现代、很时髦、很漂亮,因着它的历史,也很神秘。
讲个故事。
一天晚上,有两个好哥们,他们来后海喝酒,他们没有去酒吧,而是买了好酒,跑到后海边上去喝,他们说,那样痛快,在酒吧里压抑。
他们喝着喝着,吹着秋天微凉的风,虽然有丝冷意,但也觉得舒畅。
后来,很晚了,他们就说走了,回家吧,也不远,溜达着回去。两人边聊边走,都有些高了,脚下有点扮蒜。
后海的小胡同是出了名的多,现在变成了北京的象征大肆宣扬,可老北京出生的人都知道,那是真正的北京的味道。
北京的胡同有个规律,只要对准方向,无论你怎么走,都能走出去,这和天津的里弄差别好大。如果不是遇上人家或厕所,很少会遇到走不出去的死胡同。
他们就走啊走啊,平时走十几分钟就OK了,可今天怎么走了快半小时了还没看到家门?
两人都感觉奇怪的时候,四下望了望,发现,这是走哪来了,咋不认路了呢,高了!真是喝高了!两人相互嘲笑着对方酒量不济,同时也在找着家的方向。
这时夜静了,后海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可房子也不少,胡同也多,左拐右拐的都有,晚了,都睡下了,除了偶尔拐角处厕所的味道外,除了相隔不近的路灯外,没什么动静和光线。路上只有他们走路的声音,后来,他们看到,前面的路没了,出现了一座无比巨大的宅子。非常豪华,但,又,非常不像现在的房子。
它虽然非常气派,可,太过古老,那样的门墙、那样的宅门、那样的房脊。在黑暗的夜晚,却清晰可见,与旁边一切小小的房屋相差甚远。
宅门是大开的,里面的正屋,有微弱的亮光。他们觉得万分奇怪,可也不怕,估计酒精起了不少作用。他们走进宅子,精巧的大砖道,非常考究,这是谁的府第呢?奇怪。他们看到屋子晃晃的亮光,吱呀一声推门走进去,屋里很黑,眼睛还没适应,只看到一张精致的红木桌上放着一盏油灯。

油灯?谁家还在烧油灯?但是这盏油灯,和这宅子,真配!
他们看到,油灯是非常精美的灯具,有雕刻的图案,甚是精美。
火光似乎变得更微弱了,原来,是灯芯歪了就快碰不到灯油,一个人用手拈了拈灯芯,把它好好地放进灯油中,于是这盏油灯又明亮了起来。
他们拿着油灯,四下看看,发现这屋子非常地大,并且没有人。在屋子的里侧,有几口大箱子,十分古老的大箱子,没有锁,他们打开箱子,里面全是金银,好像晃得人都睁不开眼。
这突如其来的财宝,让人不敢动手,以为到了博物馆。
拿起来,仔细揣摩,是真正的金锭银锭,古代的东西,值钱的宝贝。
人类的心里啊,让他们控制不住,偷偷拿了一个放进了兜里。
最后,他们把油灯放回到桌上,准备离开这间奇异的大宅。
走出了屋,回首,站在院中惊叹这巨大的平地而起的建筑,诧异自己从未见过且从未听老辈人讲过后海还有这样彰显的标志。
终于,要回家了,他们走出了宅子。
大宅的红漆木门在他们跨出去后自己吱呀一声关上了,吓了他们一大跳,再推,却怎么也推不开了,好像有谁一直藏在门后一样。
酒的后劲起来了,还好在晕晕乎乎中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两个人告别,向左走向右走,回家去了。
回到家后老婆大骂,死鬼,又去喝酒,挣点钱不容易都让你败光了,臭死了。然后扒下衣服扔到一边,把他拖到床上去了。
第二天醒来,头痛,唉,不为身体着想的后果。突然,就想到了那个宅子,想到从宅子里拿出来的银锭。马上问,老婆,我衣服呢。他老婆还在生气他喝酒的事,没好气地说,那么晚回来,酒臭一身,破事不干,还好意思问我你的衣服哪去了。他很认真,也很着急,又问,快告诉我,衣服呢。他老婆也懒得理他,把嘴冲椅子方向一努嘴,说道,自己洗啊,那么臭甭想让我动手。
他穿着小裤衩光着脚就跑过去了,一翻兜,哪有什么沉甸甸的银锭,只有一张破旧的黄纸,上面大大地写着三个字:烧灯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