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寻鬼玉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几个人买了去蓝旗的汽车票,这边的马路到是修的不错,很是平整,路两旁丘陵此起彼伏。这边属于长白山脉的枝脉,大多是丘陵,山势起伏不大,多灌木和硬杂木,也有大片的低矮柞树,这是东北蚕场所在地。还有不少板栗树,山楂树,夹杂在中间。
低矮的小山连绵不断,好像一道绿色的锦缎永无尽头,蓉蓉和梁靓加都是在江南的水乡,从来没到过辽东这边来,冷不丁来到这边处处看的都新鲜,时不时的透过车窗好奇的问这问那,问的池雅月烦不胜烦,干脆不在搭理她们。可是梁靓和蓉蓉仍然是自娱自乐,浑不管池雅月的大白眼。
车突然停在了半路,车上旅客纷纷探出头看出了什么事情,池雅月也打开车窗看了看,原来前面因为连日下雨,桥被大水给冲坏了,正在抓紧维修,需要等待半个小时。车上的旅客一个个怨声载道下了车,这大巴有五十多人大多数人纷纷到路旁的小卖店买饮料和吃的。
池雅月三个人也下了车,因为带的吃的很充足也没去小店,就在附近转了转。
停车的地方靠近一个小山村,旁边的就是一条上山的土路,几头休闲的老黄牛一边吃着山边的青草一边好奇的看着桥边停的大巴,时不时的“牟牟”的叫上两声。蓉蓉两人好奇的围在黄牛身边转来转去看个不停,看的老牛都有点不耐烦了,打着响鼻晃着脑袋向草丛间走去。这时候梁靓忽然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喊道:“雅月,蓉蓉,你们看这是什么啊?绿色的小果子。”
雅月和蓉蓉忙走近一看,蓉蓉也好奇的用手摸了摸,池雅月不禁哑然失笑。笑的梁靓和蓉蓉一头的雾水,蓉蓉俏脸一板,嗔怪道:“你笑什么呀。”雅月总算止住了笑意,幽幽说道:“两位傻妹妹,这就是东北的特产榛子啊。”
“什么,这就是榛子?”蓉蓉和梁靓都惊奇的问道。
池雅月呵呵一笑,点了点头,俏皮的说道:“这是榛子柍,农村有句老话,叫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榛子退老皮。这榛子现在还是水浆不好吃,要阴历九月吃才脆才香。市里卖的榛子大多数都没成熟就被采摘下来,所以都不太香,现在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要是国庆假期来的话,上我姥姥家会让你们吃个够。”
这时候梁靓好奇的问:“这是谁家种的吗?”
池雅月叹了口气,继续解释道:“这东西不是谁家可以种的,全是山上自然生长的,不过最近农村山都被包了,如果不打招呼就采摘也是很麻烦。但你少摘点也没关系,没人会管,农村人都很朴实的。”
蓉蓉好奇的伸手摘了一个下来,放在嘴里就咬,一股又涩又酸的味道让蓉蓉一个劲的吐口水。池雅月哈哈大笑,笑的都弯下了腰,梁靓在旁边不满的说道:“池大胆,你也没良心的,幸灾乐祸。”
雅月揉揉笑疼的肚子才说道:“蓉蓉吃的不是榛子,那是榛子皮,这榛子一般是两个或者三个四个结在一起,外面有一层绿色的皮,很扎人的,到了成熟的时候外面的皮就变黄发脆,用手一扒就把榛子扒出来了。”说完雅月将那个榛子捡起来把外面的绿皮扒开,蓉蓉梁靓挤过脑袋看着,果然里面有个白绿色的瓤,雅月非了好大的劲将那个瓤扒了出来,用如银的贝齿咬碎了给她们两个人看,里面就只有一个小米大的核,看起来就是一包水。
这时候下面的桥已经修的可以过车了,司机在底下喊大家快点上车。三个人连忙手拉手顺这山道往下走,忽然道边的草丛里闪过了一道光,如银如雪非常的刺眼,池雅月忙松开手,跑到草丛低头一看,一块绿幽幽的东西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这时候司机催的紧,雅月也顾不得细看,捡起来就揣到牛仔裤后兜里。

大巴足足跑了近三个小时,停到了一处村落。将三个人放下后,绝尘而去,只留下浓浓的尾气熏的三个人跑到路边好顿喘气。
梁靓和蓉蓉在池雅月的带领下,顺着路边的土道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好像才下过雨,地上都是一泡一泡的水洼,几个人象踩雷区一样,蹦蹦跳跳。这地方除了山坡地之外大多是水田,此时水稻绿油油的,随风一起一浮,好像绿色的海洋,海洋的上面还有很多燕子来回的穿梭忙碌着。(东北大米最出名的就是东港大米,东港大米最出名的就是前阳大米,其实前阳大米最好吃的就是一块地才几亩左右。但总体来说辽东一带的大米算是东北不错的了。)现在农村的生活都过的不错,看到那一处处的红砖红瓦房就证明了这点。
七拐八拐的三个人才在一处大宅院门口停了下来,这所大宅正房是三间青砖老瓦,厢房则是新建的红砖房,大门还是老式大门,黑漆,红铜把手都被磨得油光锃亮,光可见人。叩门很久,门才被打开了一个缝隙,一张被岁月刻满了沧桑的脸露了出来,这是一位老妇人,头发花白插着一根银簪子,上身一件丝绸薄褐色的圆衫,穿着一条纱裤,一双小脚被挤在一双布鞋里面,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杖。
池雅月一脸的笑容,连忙上前甜甜的喊道:“姥姥,是我啊,我是月月,你不认识我了啊。”
“你是月月?”老太太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连忙笑着拉这池雅月的手道:“真是月月啊,看我这眼神,人老了什么都不行了,就做了一会针线活看人就眼花的很,这两个是谁啊?”
蓉蓉和梁靓连忙跑上前,扶着老太太都一脸天真的笑容道:“姥姥好,我们是月月的同学,这不是放假了吗?我们是出来采风了。”
:“采风?什么是采风啊。”老太太一脸疑惑的问。
池雅月连忙说道:“采风就是我们学校布置的作业,必须得完成。”
:“哦,采风就是作业啊,这年月什么都变啊,写作业都不叫写作业了改叫采风了,种地也不用牛拉了,都是机器,跟不上形式喽。”老太太一边唠叨个不停,一边把三个人让进了屋子,关上了大门。
进的大屋,进门就是厨房,这是东北农村的习惯,有一个大灶,稍微远些则是液化气罐,一个老式的碗架柜。进的里屋给几个人的感觉就是很古朴典雅,老式的八仙桌,枣红色的椅子,一铺火炕。炕上铺的是用苇子编成的炕席。靠炕头有一块明显的深黑色,看的出来是炕太热烙的。蓉蓉和梁靓将包放到了一边,老太太很快就拿出了不少的瓜果梨枣来招待,三个小丫头也是围前围后的姥姥长,姥姥短的叫个不停,哄的老太太很是开心。
雅月这时候正给老太太揉肩,一边问道:“姥姥啊,家里就你自己啊,二舅呢,还有龙龙表哥呢?”
老太太半闭着一边享受着,一边说道:“你二舅和二舅妈都上地里头了干活去了,龙龙才出去一会,说是去镇上买化肥,估计也快回来了。”
正说着,大门一响,走进了三个人,池雅月连忙站起身,惊喜的迎了上去,:“二舅,二舅妈,你们都回来啦,龙龙你的个子又长高了,不过你的肚子好肥哦。”
蓉蓉和梁靓也连忙站了起来跟着池雅月迎了上去,嘴里也跟着说了一大气的舅舅好,舅妈好等等。这池雅月的二舅和舅妈一看就是农村人,嘴不是很能说,不过到是很实惠,招呼几人坐下后,就出去张罗买菜做饭。只有那个龙龙没事做,陪着三个人唠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