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歧山天雷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牛冲霄,翼轸沉陨,凤舞九天,鲤落潭渊。”雪莎国民间最近一直流行这样一首民谣,街头巷尾,闹市陌野,充盈耳膜。
李文渊听不到,因为他深居宫中,满耳但闻宫娥低吟,嫔妃浅唱,乐在其中。柳非烟也听不到,因为她背井离乡,漂泊异域,自顾不暇。
柳非烟到快天亮时才悄声躺下,听到另一头的凰歌梦中模糊不清的呓语,心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感觉,良久,才朦胧入睡。
第二天,四人稍做打点,便接着启程前行。
一路上枯叶纷飞,荒草满眼,身边偶尔经过一队队行色匆匆的军伍,四人心中未免低落,幸得有凰歌同行,凰歌自小四处飘零,苦难为伴,愁思缠身,好在她有一颗七巧玲珑的心,知道如何苦中作乐,所以一路行来,凰歌或唱或跳,倒也惹得柳非烟三人不时欢笑。
不知不觉中,四人走到一处荒凉山区,两旁高山耸峙,怪石参差,只中间一条狭长细道,宽不到三乘之地,十分幽长,若是在此设一关卡,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南宫远见得此般地形,心中不免生出一丝警惕,若盗跖劫匪在此开山立寨,打家劫舍,还真是防不胜防,想得此处,南宫远遂走在最前面,边走边暗中谨慎的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此山名叫歧山,传说中一万年妖蛟欲避天雷,藏身山底,然天网恢恢,终是无法逃遁,被一道道天雷劈开藏身之山,劈成一缕青烟,形魂俱散,而此山从此一分两半,留下一道狭长的细缝,当地人唤此狭道为“天雷涧”,叫此山为“歧山”。却说这歧山原是因天雷惩恶而得名,然自古以来却大多为恶人所据,尤其在无道年份战乱时节,更是盗跖丛聚,占山为王,劫取过往行人商旅,成为贻患。此山巍峨绵延,横亘南北,挡住南北通道,虽贻患长存,但官府也无甚好的方法予以解决,太平年间还派军队前去剿匪巡逻,战乱之时也就听之任之了。
柳非烟四人一路谨慎前行,好在并未碰到什么剽匪悍盗,行过将近一半,南宫远依旧不敢轻心,一路徐徐前行,不敢稍停,仰头望去,只见片片落叶从山顶飘落,一道日光从顶缝漏下,宛如一道耀眼利刃,四下里一片静寂,只听得一股股秋风从狭道呜呜的吹过,和那头上山顶劲风穿树,声涛阵阵,柳非烟似乎能够清楚的听到自己胸腔里“砰、砰、砰”的心跳声,一只手紧紧的握住凰歌的手,手心里满是汗,凰歌也是一张小脸肃然,不复先前的嬉笑轻松,柳氏走在最后,她心里也很是惶然,但一看到走在最前头的南宫远那挺拔的背影,她便不再觉得害怕,她相信只要有他在,他就不会让她们受到伤害,随着时日渐长,柳氏的一颗心已经越来越摇摆不定,且愈加倾向南宫远一边,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午夜梦回的时候,才会泛起对亡夫的愧疚之情,但看到女儿自与南宫远相处以来日渐开心安然的模样,她更是觉得或许自己如此做即便九泉之下的夫君也不忍怪责于她。

四人又行了一阵,眼前狭道较之先前要明亮许多,想是已然快至狭道出口了,柳非烟四人紧绷的心弦都暗暗松了下来,南宫远本来一直怀疑此处定有匪盗拦路,因为除他们几人外就不见再有其他人从此经过,肯定是害怕此处不太平,然现在就快走到狭道出口了,尚不见半个人影,想是此处并没有什么盗跖劫匪,或者即便有,此刻大概都在山寨饮酒作乐,不暇下山拦路。
四人终于走到狭道出口的不远处,柳非烟看到出口外依然是一片丘陵荒野,似乎少见人烟,但终究好过此段狭道险路,心情不由明朗起来,挽着凰歌的手臂听她唱咿咿呀呀的北方民歌,柳氏一脸微笑的看着眼前这两个惹人爱怜的孩子,递给南宫远一个水袋,南宫远笑着让她先喝,就在这时,狭道出口处忽的蹿出数十剽然大汉,个个满脸横肉,手持刀枪矛戟,喝喊着拦住去路,凰歌咿呀的歌声因着惊吓便转成一阵尖叫,四人都是陡然心惊,便欲往身后退去,却见身后亦有数十大汉从狭道两旁的树丛石缝里跳将出来堵住退路,柳非烟一张脸吓得苍白,浑身战栗,南宫远从惊吓当中回过神来,站在柳非烟三人身前,只见出口处众匪当中走出一个巨型大汉,身高八尺有余,满身横肉,手提一柄硕大巨斧,昂首走到四人近前,瞧得四人衣衫普通,行囊寒碜,眉头微皱,嗡声说道:只是些穷酸,害我等白忙活一阵了。随即扬眉对柳非烟四人喝道:嘿,你们几个,将身上值钱物事留下来,爷等权且放你们一条生路便算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