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 湖水静静暗流急 人生需防狼子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割断了北元与高丽之间的联系,北元的日子更不好过了。粮食和铁器都得不到补充,部落里的矛盾激化,蒙古人各个部落之间象散了线的风筝。
朱棣和秦龙又在想着去劫掠,上次闪击的效果很好,现在蒙古各部落松散了开来,正是打击北元的大好时机。秦龙利用战俘和缴获来的牛,在关外开垦荒地,种起了庄稼,如今,已是小有收获。今年的冬小麦早已种了下去,现在大雪一压,明年估计又是个好收成。
李渊在辽东同样开荒种地,那辽王朱植对李渊非常欣赏,两人关系相处的还算不错,辽王亦爱武,对军队自是很热情。只是没有朱棣一样的经济来源,手头有些困难。
辽王派人到了北平,向朱棣求教,朱棣对这个弟弟还算不错,给了一些银子,又告诉他去外面劫掠,告诉他那李渊正是这方面的一把好手。辽东和蒙古北元相接,还有北边的女真和东面的高丽。此地形式十分微妙,各势力之间常年打打停停,分分合合,只要找准时机,一击而出,将一些小的势力消灭,辽东就会壮大起来。辽王按照朱棣所说,一方面出击劫掠,一方面垦荒种地,辽东的形势渐渐安定了下来。
京都南京,这几日太医们可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着急,皇上偶感风寒,竟然躺在了床上。开了方子吃了好几付药也没见好转,现在不象以前,有个丞相在朝堂上顶着,万事都靠皇上来决策。朱元璋是个很勤勉的皇上,到了这时,总担心着政事,把太子叫了来,让太子暂时监国,上朝堂上去处理大小事务。
太子在朝堂上第一件,以了解民情为由,向全国各地派出了巡按。这些个巡按御史当然是太子精心挑选出来的。那江南巡按王志新,就是太子一系中的嫡系。
当江南巡按王志新大轿子抬着一摇二晃前呼后拥的向江南各地走去时,薛英来到了秦府之中。
秦文今日去了苏州知府打理政事,不在府中。小妹秦枫得知薛英到了急忙跑到了前院。现在薛英在松江上任,来秦府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见了薛英小妹当然是非常激动。“薛哥哥,你来了呀。”小妹望着薛英深情的问着。“嗯,今天进城去办事,事办完了还有些时间,就来这里看看你。”“大家都还好吗?”薛英问道。“好。”小妹答道。“秦路和秦湘去了西山,我正好有些感冒没去学府。”“生病了呀?那还不好好休息?吃药了没有?”“吃了。”两人在一起聊了起来。“今天我想借你父亲的几本书看一看,不知道是否方便?”薛英看看周围没人,对小妹说道。“你跟我来。”小妹说着,就带了薛英去了秦文的书房。
薛英在书架上翻着找书,小妹说:“我给你去倒点茶水。”“谢谢小妹了。”小妹转身离开了书房,一会儿,小妹从丫环那里倒了开水冲了茶,又回到了秦文的书屋。进了屋,小妹看见薛英正坐在秦文的椅子上看书,递上了茶,放在了书桌上站在了一边。那薛英看了一会儿书,拿了纸笔,抄了一段,站起了身子,把书放回了原处。“看好了,谢谢小妹了。”小妹笑了一笑:“你看你,已经叫我小妹了,还那么客气,是不是很见外呀?”“那里那里。”薛英看着小妹也笑了起来。
“今天出来不少时间了,我还要赶回去。”说着,薛英就要离开。“下次有空再来呀!”“一定一定,小妹在这,小生怎敢不来?”薛英一边笑一边告着别,离开了秦府。
初春的阳光洒向了大地。当湖边的柳树枝头刚刚冒出了绿芽,人们就急不可待地换上了春装,苏州大街上红红绿绿,一改那冬日里的沉闷。
巡按王志新的仪仗一边敲着锣,一边吆喝着走在了苏州的大街上。转弯之后,一行人来到了苏州知府衙门。秦文见了王志新,很客气的让了坐。两人见了礼,王志新开了口。“近来皇上龙体欠安,太子监国。这段时间里,太子怕朝堂出什么问题,特意派了几路巡按视察天下,以求安定。”秦文说到:“太子有心了,此事如此处理正是正道。皇上龙体欠安,国安为当务之急。”

王志新看了看秦文说到:“这次本官前来,早已有所调查,苏州一地治安良好,百姓安业,税收稳定,秦大人功不可没呀!”秦文打着哈哈:“当了个地方官,当然要为皇上效力,为地方效力。”王志新说道:“到了一地,总要干点什么,免得外人说闲话,既然苏州一地情况良好,那么,本官就查查近年来的帐目,想来秦大人一定也是管理的井井有条吧。”秦文看着王志新,脸上挂出了一丝笑容:“王大人尽管去查。”“那本官明日就要动手了,请秦大人现在派人协助本官先将帐目封存。”秦文大喝一声:“来人,领王大人去帐房查帐。”几个衙役领着王大人去了帐房。
几天过去了,秦文每日里去知府衙门坐堂,这巡按大人一来,自己的事可耽误了不少,海外生意一日盛似一日。姚先生一人已经要忙不过来了。秦文只好把秦府管家孙强派了过去,府中的事先由夫人叶瑾代管。
今天上了堂去,却见到了几日忙着查帐的王大人。王志新见了秦文,笑了一笑,开口说道:“秦大人作的好帐呀,本官查到今天,一笔漏空也没查到。”秦文笑着回答道:“没贪没错当然无错。”“哦?”王大人冷笑着:“那么,请秦大人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呀?”王志新手中拿着一张信纸,在秦文面前晃了晃。秦文要接过去看,王志新却将信纸收了起来。“秦大人,此乃物证,你还是不要过手的好。”
秦文看着王大人说道:“不给我看,我怎么知道是何事呀?”王志新开口说道:“秦大人,自己写的字条不会也忘记了吧?”“字条?”“正是。”秦文问道:“所写何事,本官还真不知道!”“那好,我念给你听听,也好让你长长记性。”王志新悠悠的说道:“今调苏州盐政白银十万兩用于购买赈灾之粮。苏州知府秦文。”“下面盖有你的私章。”“经查,在帐中却全无这笔帐目,在盐政却是查到了银子出库的帐目。”“秦大人可有何说法?”“调白银赈灾?我何时调过盐政的白银,此事透着奇怪。”秦文心中想着,看着巡按王大人那得意洋洋地样子,心中猛然一动。秦文冷冷一笑:“要栽赃也要换个好点的方法。用我那私章,盐政能把银子调出来吗?为何不用知府官印?”“此事自有说法。那盐政严大人云:那天在你府中商议赈灾一事,因事情紧急,故而用了你的私章。再说,如果别人要陷害于你,偷盖知府官印比你那私章要容易的多吧?所以,本官信了严大人之言。”
官印通常放在知府衙门,的确容易得到。而秦府外人是很难进得去的。秦文摇了摇头:“此事需要合对印章,还要和严大人当面对质。”“不错,不过秦大人,本官却要先将你拘押,要先委屈你了。”“无妨,此乃朝廷规矩,本官当以遵从。”王志新对着堂下大喝一声:“来人,剥去秦文官服,押入大牢候审。”
王志新当然知道当年丞相查抄秦府碰壁的事情,没有派人去秦府抄家。这次来苏,本来就是重在秦文,秦文倒了,秦府的作用就没了。太子吩咐,一切事情要快,不要多事。王志新急忙把秦文的材料整理好用加急送往京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