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吃饭时,郑翠儿接到李安俊的电话,说他到了,正在去酒店的路上,安排好住宿,他就着手办事。
听得出他的坚定和决绝,她再一次祝福他,再一次感叹有钱人的不易。她的日子是相对舒服的,她只要把她的工作作做好,就可以吃上饭,吃不好但绝对吃得饱。不操心不受累,还求什么?李安俊为了他的“好饭”一定付出了很多,操心受累还是小事,有时必须牺牲尊严-事难办,求爷爷告奶奶是少不了的。
所以她这一心攀高枝的人充分体谅“高枝”吧。
下了班,郑翠儿正在补眠,辛欣打电话来说董小霞出车祸了。
“啊?”她啊了一声反应了一秒才反应过来,一个高蹦起来。
“去XX医院。”辛欣说。
“好。”她飞快地穿上衣服,头也没梳,奔出去。
门外,原志成的车刚发动,他看见她招呼她上车。
路上,原志成找了这个队长找那个政委,请求帮助查肇事车。他为一个普通员工做这些让郑翠儿敬佩,私人企业,一切关系都是老板用自己的钱建立的。
医院里,董小霞浑身是血躺在担架上,脸像一张白纸。初向阳正掐着医生的脖子,“人都这样了,还不快救,少不了你的钱。”
辛欣和几个医生护士正在“劝仗”。
无论被掐的医生还是劝仗的医生都表情冷漠,不知是看惯了这样的病人还是看惯了这样的家属。看热闹的人的心情似乎被医生“同化”-医生不急那么病人就“不急”,可是没人知道阎王急不急?!
原志成冲向前,“医生,我是伤员的领导,钱马上打过来,麻烦你快救人。”
医生还是那样淡淡地打量几眼气度非凡的原志成,然后招招手,几个人把董小霞推进急救室,并没有人着急。
郑翠儿等人在外面坐立不安,初向阳好不容易平静一点,对原志成说:“谢谢原总。”
“快别说这些了,救命才是最要紧的。”
辛欣又感激又崇拜地看着原志成。那样的眼光,男人不受用才怪。
郑翠儿想,原志成怎么不是辛欣的真老公,辛欣怎么不是原志成的真老婆?辛欣也不知能不能成为原志成的真老婆?原志成离婚的路难着呢。
车祸发生在一个小胡同,午后没有行人。初向阳和董小霞买了餐具往回走,巧的是辛欣也买了东西从那个小胡同走。还没等辛欣叫前面的初向阳和董小霞,一辆车疯了似的开过去,辛欣吓得抚着胸口愣了好几秒,就听初向阳“啊”的一声,辛欣回过神时,董小霞已经倒在地上。车疯狂地扭着跑远了,没人来得及看清车号。
初向阳去搬动董小霞,发现她的胳膊汩汩地往外流血,餐具的碎片割破了她的大动脉,初向阳吓傻了。
辛欣急忙边撕了裙子给董小霞包扎,边指挥初向阳打120、110。上了救护车,又给原志成和郑翠儿打电话。
初向阳说:“没有欣姐,小霞的血就要流光了。”
人们焦急地看着医生平静地进进出出,初向阳几次要上前询问,都被原志成止住。原志成只是告诉医生,单位会计已经打了两万到医院账上,请医生不遗余力抢救。“要多少钱我们都出,”原志成的话掷地有声。
初向阳感动得痛哭流涕,要给原志成下跪。他的情况原志成一清二楚,刚买了房子,哪还有钱?别说两万,两千他也拿不出来。
辛欣也跟着哭,一个“外人”原志成都能这样相帮,今天要是出车祸的是她,原志成该出多少钱出多少力啊。想想她还没变成“内人”,让她怎能不感慨万千。
原志成拉住初向阳,拍拍辛欣的肩头,“命是最重要的,命救回来了,以后什么都会有的。千万不要说心疼钱的话。这个时候,保命自己要有信心,但命更大程度掌握在医生手里。”
初向阳抹着泪点头,这个时候谁敢对医生说没钱、别用医保外的药的话,没钱也要打肿脸充胖子,让医生感到很有赚头才能尽心尽力救人啊。酒店还给交了医保,多少能报点,没有医保难道就不救命了吗?
郑翠儿、辛欣没和医院打过交道,不过从报纸上知道医院属于她们“惹不起”的。她们只能“敬畏”地看着医生,不敢轻举妄动,怕一不留神惹恼了医生,她们的朋友死得“不明不白”。
这时,董小霞的父母气喘吁吁地来了。两个老人苍老憔悴-他们头顶的天塌了啊。董母显然已经没有站立的力气,董父架着她颤颤巍巍地往前挪。一路上两个老人受了多少心灵上、身体上的磨难?

郑翠儿和辛欣急忙把董母搀到椅子上,董母一下就瘫在那里。初向阳搀董父坐下,老人哆嗦着,说不出话。
初向阳安慰他们,没事的,没事的。
有没有事谁心里也没底。每个人都希望“没事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没事的”只是个希望。
两个老人企盼地望着原志成,似乎原志成可以救他们的女儿。
原志成犹豫一下,说:“大哥、大嫂,我已经和医生打招呼了,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用多少钱,咱都用。医生会尽力的。”
这也许是原志成能想起来的对老人最好的安慰了,尽钱尽力办,办不成就是命了。他也不敢给老人打保票一定救活他们的孩子,只好让老人做两种准备。
董父颤抖着握着原志成的手,“谢谢原总,谢谢原总。”
“这个时候别说这些了,命有了什么都有了。”
董父董母一直掉眼泪,没人知道该怎样劝他们,辛欣那心灵口巧的人也不知从何劝起。
终于,医生出来了,说观察一晚,今晚过了就没生命危险了,但恐怕有脑震荡后遗症。
董母一听又瘫倒了。
董小霞被送进加护病房。
董小霞抢救期间,几个医生、一个主任、一个院长相继来看过。说是看伤员,实际是看原志成。这时郑翠儿才想起原志成和医院是有联系的-他老婆是医生,只是不是这个医院的。
原志成为一个普通员工主动或被动动用了近十个人的关系!这是有钱的好处。有钱人遇到一定要解决却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可以用钱去解决,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今天这个问题要是没有原志成会怎样?相信他们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是“穷到哪里去”,而是“命到哪里去”了。
富,自有富的好处!
看着医生主任平常来平常走,郑翠儿不知将来她这个和他们毫无关系的小人物不幸落到他们手里,他们会怎么对她。
在医院这段时间什么人都见到了,断胳膊断腿的、昏迷休克的、将死未死的、哭的、喊的、闹的、跳的。但,“热闹是病人和家属的,医生什么也没有”。
人们理解医生-见的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据说有刚上医学院的学生会晕血,可是,没听说哪个医生会晕血,病人的血“熏陶”了他们。
人们更理解医院,来急救的都是需要急救的,绿色通道当然不能随时随地开,不然它就不叫“绿色”通道而叫“普通”通道了,不然报纸上也不会报道医院为某某人开启绿色通道了。那有幸通过了绿色通道的人不知前世种下什么好因,今世才得来这样的好果。
原志成要给董父董母安排住的地方,初向阳说家里可以住。董母说什么也不离开医院。做母亲的,孩子一刻不睁开眼她也睡不着啊。原志成就让辛欣留下来,让初向阳领董父回家休息。必须要保持精力才能换班陪护。董父坚持了好久才同意离开。
郑翠儿跟着原志成的车回到酒店时,天完全黑透了。
今晚本是董小霞的夜班,她不能上了,她要去替她。没人安排她去,在看了原志成做的一切后她不能不去。晚上十点多有个旅行团入住,夜班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九点半交接班时郑翠儿到总台,上个班收银员刘美华直往外推她,“你上了一上午班,又忙了一下午,还来干什么?我接这个团行了。”
门童小伙子也说:“你快回去吧,我晚点走,送完这个团。”
大伙一起让郑翠儿走,她很感动。这个困难时刻,大伙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她说:“我们一起干吧。”
结果交完班没人走,总台里面齐刷刷站了四个人。这在一个小酒店是蔚为壮观的。
是姐妹情兄弟爱把她们联系在一起,是原志成无私的付出把她们联系在一起。
回到酒店后,郑翠儿接触的每一个人对原志成亲自到医院都有些许感动。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志成为一个普通员工做到这一步难能可贵。
世上最易感动的是穷人。
李安俊来电话,郑翠儿说正在加班,让他十点半以后再打。现在不忙,她可以和他说说悄悄话,可是她要给同事们讲原志成的事迹。
旅行团来之前,郑翠儿讲了原志成所做的一切。她的词汇贫乏,但不影响姐妹兄弟对原志成的赞叹。他们都是穷孩子,都不可避免地把这一切往自己身上想,天灾**谁也不敢说遇不到,遇到时他们身边可有一个原志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