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兴师问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晓青依然还记得临班女生谢东娜在校庆公演上的婀娜身姿,那是她扮演古代的飞天的仕女.“虽然蒙着面纱,但此时什么容貌都已不再重要,因为她绝世的舞姿已盖过了一切,把每一个人的目光都被牢牢的吸引住了.旋舞中她忽的收了水袖,露出洁白如玉的纤手,柔若无骨的划动着,柔软的腰肢更如风摆柳,慵弱的身子似醉似睡,犹如堕入了梦中一般.忽如间水袖甩将开来,衣袖舞动,似有无数花瓣飘飘荡荡的凌空而下,飘摇曳曳,一瓣瓣,牵着一缕缕的沉香.如此的完美.笛声渐急,她的身姿亦舞动的越来越快,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裙裾飘飞,一双如烟的水眸欲语还休,流光飞舞,整个人犹如隔雾之花,朦胧飘渺,闪动着美丽的色彩,却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这是晓青看后谢东娜表演所写得一段日记.而所记的主人公现在就娉婷玉立的站在晓青的面前,她今天穿着粉色的连衣裙,胸口刺绣着的荷花的图案,更加衬出她身躯凹凸的美丽.
柳眉倒立,杏眼圆睁,谢东娜开始连珠炮似的责问:“今天我到你们班巡回演讲你身为你们班的班长为什么在我演讲后不带头鼓掌!”晓青轻轻地笑一下,并没有被谢东娜的气势汹汹的样子而吓到.“我认为阁下的演讲并不精彩,你的演讲有几处更是谬论.”谢东娜本来是想听到晓青的婉转解释,可是听了他的话却是对自己的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并没有被打动,晓青似乎很是不在意,谢东娜的脸色更加难看了:“我也知道你晓青的文笔出众,大作连篇,可是你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感受,演讲后给予掌声鼓励,这是出于对演讲者最基本的礼貌.就算我演讲中的引文和你所知道的史实资料有所出处,你也该过后和我探讨!”晓青为了缓和僵持紧绷的气氛,调侃的说到:“原来就是为了你演讲这件小事啊,我可以向你致歉.尊驾大可不必为此事动了肝火,天色尚早,可否移驾芳步,小可肯请尊驾去‘麦当劳’小酌否?”这段亦文亦俗的话,使得谢东娜面露笑容.谢东娜素知晓青为人圆滑,很会拽文,今天倒是当面领教了,嫣然一笑,“知错能改,此孺子可教.不过去‘麦当劳’吃块热狗汉堡,我倒还有兴趣!”
晓青于是就约了谢东娜放学后在“好运来”那家面包坊见面,到时再和她探讨她所演讲的史料的出处.谢东娜并没有爽约,放学后果然在“好运来”面包坊的门口等候了.晓青请谢东娜进屋入座,点了两份奶茶和汉堡,看着她吃得开心,就把自己所知道的史料解释给谢东娜听“早些时候,由于人们在遗留下来的拿破仑的头发里发现有砒霜成分,为此有人怀疑拿破仑可能是被英国人毒死的.科学家运用DNA测试方法最终证明拿破仑真正患的病是癌症,就是病死在狱中的.”晓青接着说到:“而你却在演讲中大说特说拿破仑是被人谋害,一代英雄竟然死于人类仇恨的谋杀,是缺乏史实考核依据的.我们演讲时所选择的史实材料一定要真实准确,不然会让听众笑话我们演讲者知识的浅薄.”晓青中肯的批评解说,使得谢东娜连连点头,这位高傲的班花也为晓青的博学所折服,但还在强辩:“不管怎么说,你不给我带头鼓掌是你对我最大的轻视,是缺乏君子气度的表现.不过语文老师让我们两个班的同学互动演讲,真是拓展了我们两个班同学的语言思路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啊!”晓青也非常赞同谢东娜的观点,说自己从两个班同学的演讲也学到不少实际知识,这是从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所以说,理论得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嘛!”谢东娜最后总结到.

晓青就说出了那次学校校庆上对谢东娜表演舞蹈的赞服.“其实练舞蹈是很苦的.”谢东娜缓缓的说:“我从八岁就被父母送进了艺术体操班学习舞蹈.刚一去时,艺术体操班的老师非常严厉,我们小小的年纪每天都要练习弯腰压腿.每次回到家里还要让父母压住自己的小腿,做仰卧起坐不能少于一百下,不知吃了多少苦.有一次我做前体滚翻的动作不规范,艺术体操的老师就一遍一遍的要我重做,我气得呜呜哭了,哭着跑出了体操教室,再也不肯去上舞蹈的课了,可是父母坚决不答应我退出舞蹈学习班,强迫把我送回去继续跟舞蹈老师学习.逐渐从以前笨拙的‘丑小鸭’练成了人人喜爱的‘白天鹅’我现在每周末还要去上艺术体操课呢.”晓青听后很是感动,想不到台上演员优美的舞姿却是经过台下千百次的苦苦磨练才出的成果,“我小的时候父亲让我练习字体,我想不练字时,就把字帖藏起来,再不就是把笔尖故意弄断.还有一次,为了报复父亲对我的严厉,就在他午睡时,用墨笔给他涂上了黑眼镜圈用红笔给他画上了满脸的胡须.父亲出门被邻居看到了告诉了他才把满脸的墨迹洗去,结果我得到一顿暴打.想想那时自己确实是太淘气了.”晓青也说了自己的少年往事,谢东娜听后也,顾不得自己淑女的矜持,笑得喷了奶茶.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又讲了各自少年的一些调皮事情.晓青也和谢东娜交流了学习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技巧.最后总结出五条宝贵的经验:(一)课前先预习,掌握更透彻(二)课堂认真听讲,做好正确的笔记(三)课后要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消化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四)定期回忆补充理解以前所讲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五)多做习题涉及各方面的题型,做到灵活应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