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事《二十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间就到了清明时节,寒衣将脱了。
流传几千年的清明节,传说是最早来自‘寒食节’,晋公子重耳流亡的时候,跟随他一起逃亡的几十个人当中有一个比较有思想的人,名叫介子推;他一直跟随重耳,不离不弃,而且对于重耳身边善于阿谀逢迎的人非常鄙视,重耳终于依靠秦穆公登上**宝座的时候,奖赏和他一起流亡受苦受难的人,有的封赏土地,有的赏赐爵位。介子推隐居乡下没有主动去邀功请赏,这个晋文公也似乎忘记了曾经誓死保卫他的这个耿直贤达的介子推,介子推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看透了朝廷一般人的嘴脸,深感无法再去为晋国请命效力了,便和母亲隐居绵山去了,当晋文公偶然想起了介子推派人请他出山,介子推是百召不应,这晋文公便想出了一个馊点子,命人烧山逼迫介子推,可是清高孤傲的介子推怎能受此愚辱?!最后和老母一起被烧死在苍凉的绵山上,晋文公闻此极为后悔极为悲痛!便下令这一天全国都不准用火,吃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表示国君的忏悔之意,慢慢的形成了‘寒食节’,国人也都十分敬畏介子推的德行自觉地为他守节,后来就是影响深远的‘清明节‘,并流传至今。
在民间形成了很多风俗习惯:其一是"扫墓"。清明扫墓始于战国,盛于唐朝,到宋代,皆以清明时节扫墓添土,摆放供品,焚香烧纸,叩拜祭祖,后亦称"上墓"、"上坟"。东门贺极为看重清明祭祖这件事,派小帽子置备上好的贡品,自己又特意嘱咐买来一尾锦鲤和一件枣糕,记得这是当年父母最喜欢的食物。
祖坟面积不小,背靠大青山,前照不知流淌了多少年的小清河,左右手是大青山的余脉,风水旺相,懂理的高人选了这个宝地,该着东门贺这一辈发达,虽说人丁单薄些,可世间美事不能都占全了啊。
跪在父母墓前,东门贺默默无语表情肃穆,纸钱一张张的焚烧,灰片偶尔会随风飞起,望着远落的烟尘,似有无尽的感伤,却又无人可诉,怎一番心事翻搅!事业的辉煌,老人没见到,九泉之下能已安慰;对于父母的记忆,短暂却清晰,随着年岁的渐增,最能体味那如小清河水一样的绵绵深爱。现在要紧的是成家,续后!父母九泉之下一定在为这事操心那,再过几个月就操办了,老人就放心吧。下人仔细清理打扫了墓园,小帽子搀起东门贺,一行人回府。
心绪平静下来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考虑。和德祥合计几次的那个来钱道儿,已经差不多了,还要找个合适的人选来操持,想来想去原在青杀口落草的虬髯汉子很适合!吃横食儿的不能打听人家的底细,姓字名谁呀,家住哪里呀,这是规矩。现在如果给他个正经生意做,怕不会拒绝吧,通过黑彪打过几次交道,也对此人了解不少,很讲义气,做事有些套路,手下有一般好手。打定主意,叫来黑彪如此这般的吩咐了,黑彪这些年锻炼的也是个十足的硬角色了,乍听东门贺一说也吃惊非小!东门贺见状拍了拍黑彪的肩膀,“机不可失,有我顶着,咱们不做也自会有人去做,肥水可不能流了外人田啊!”黑彪听罢频频点头,“老爷有胆识!俺这就去安排!”东门贺拉住黑彪,“要讲究些策略,先探探他的口风,此事千万要慎重!”“明白了,老爷我办事您放心好了!”黑彪现在是东门贺最信任的人之一,放手让他去干。

金钱的诱惑,相信世上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了的!尤其是大把的油水更是让人趋之若鹜,东门贺现在也不例外,钱财来势汹汹,眼见着急需个账房,嘿嘿,思来想去的老艾可是个绝佳人选啊,私塾先生和东门贺的账房先生比起来哪个更诱人?老艾在心里转了几个弯之后就直接去了隔壁,我们不能说老艾艾文栓就此世俗了,就此辱没了文人的气节和追求,纷乱的社会别说发达就是自保都是件难得之事啊。账房先生不需要出谋划策,只是把东门贺的所有来往收支钱银理清记录就好了,也还算清闲,东门贺给了老艾一笔不菲的薪水,这里面的原因不说也是门儿清啊。这样一来就和老艾来往密切了,时不时的喝喝酒,品品茶,聊聊天,蝶儿倒也表现的很平静,好像一切都顺乎自然,既心安理得接受,也不去多参乎,心情顺畅了不少。
天气渐渐的热了,桃花开了,杏花落了。
后花园扩建得很顺利,东门贺每天早起都要来此晨练,也是要看看工程的进度;一路长拳打下来,神清气爽,鸟语花香,假山流水,曲径通幽,隔壁的院子里时而也会传来嬉笑声,此景此情多让人遐思不胜啊。兴致来了有时也会来几句杂剧唱腔儿,亮亮嗓子,自娱自乐嘛。
这一天,东门贺手里拿着个纸片片儿来找老艾,只见上面一行娟秀小楷写着的分明是一句上联:芳菲殆尽春何处。
“哦?这是句很美的上联嘛,怎么?考考俺的水准?呵呵”老艾很喜欢这个,自然放不下手里的纸条儿。
“偶得一句,找老哥哥凑个趣儿啊。”东门贺悠闲地坐在一旁。老艾沉吟片刻,“有了,你看这样对如何?芳菲殆尽春何处?缘分堪留心渐空。”
“哦!好对儿!”东门贺拿过纸笔续在上面。“老哥果然好文采啊。”折了纸片儿揣到怀里,“收藏了,哈哈”便推门一溜烟儿出去了。
正是:老学究不知内情续佳对,小儿郎做事乖张赋新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