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历史的惯性与旧友重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清扬主持的秘密会议一共是三天时间,之所以搞得有些神秘并不仅仅是容忍日军在连败之余从容撤兵的做法有卖国之嫌这么简单
从大量的情报中综合分析并大胆推测,柳清扬又将现在的国际形势和电脑资料中的二战前国际形势加以比较。认为这一场大战与另一时空中真实发生的二战相比差别不大。只不过东亚的局势因为大明的崛起和相对强大日本人没有占到便宜而已。
另外由于德国拥有了新俄罗斯帝国这个天然盟友和原来的东普鲁士加上大半个波兰和加利西亚等领土比原来的德国要强大得多。而由于新俄罗斯帝国的存在和日本与高尔察克势力集团在东方的封锁,大胡子约瑟夫手中的红色苏俄没有历史上那样强大。
小胡子阿道夫的纳粹党上台显然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小胡子也会有一个大胡子或者没胡子的阿道夫或者东道夫上台。欧洲的历史并不会因为东亚地区的历史发生改变而出现更多的不同。那些催化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那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们依然按照原有的历史惯性登上了历史舞台。
原来时空中的中华民国由于清末以来积弱日久加上后期的军阀混战导致中国国力衰弱且受制于列强。入侵的日本军队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任意驰骋。而今天的大明不仅顶住了近百年来英法德等西方列强的欺诈恫吓还成功地灭掉了割据半壁江山的满清,并在蓄谋已久的日本人大规模入侵之际奋力挡住了这条白眼狼蓄意挑起的战争步伐。
眼见这场将会改变未来几十年世界格局的大战一触即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这个时候仅仅局限于打败日本人这个孤立事件显然是过于短视了。
由于欧洲上空战云密布,熟知历史大趋势并且积蓄了将近二十年力量的柳清扬深知即将开打的这场大战规模之大影响之大要远远超过上一次欧战。因此在得到柳如风关于日本人通过暗中的渠道传递过来的想要暂时休战的密报之后便把李九熊况山等人找来开始商议。
在决定恢复原有双方接触线并同意在胶东半岛给日军留下一处据点的基础上允许日军上海集群安全撤出。以白清风为首的明军上海战区的将领们虽然对放走了残害浙东地区民众的106师团意见极大,但是还是按照总参的命令跟在后撤日军的后面逐步收复阵地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明军中少将以上的将领基本上十有都已经是柳清扬一系的人员,因此对总参下达的命令虽然很多人都有些不同想法但是无条件执行命令上还是做得很到位。
在欧洲小胡子率领的德国在将新俄罗斯帝国西部地区中的东普鲁士和原来波兰的西部以及加利西亚地区顺利归并过来之后开始寻求吞并奥地利的手段。在奥地利国内势力猖獗的法西斯党徒的支持下德国国防军以演习的名义进入维也纳并解散了奥地利议会之后宣布正式与奥地利合并。虽然英法意等国对此事极力反对并宣称保留动武手段等等,但是小胡子对此嗤之以鼻毫不理睬。
在整合了霍夫曼东部地区的百万雄师之后,加上德国近几年以来明里暗里增加的军队德国的常备国防军已经达到150万人。在容克财团和伍氏集团的支持下迅速组建了十几个装甲师和建制庞大的空军。四艘类似华夏级的航母也在丹麦和挪威的伍氏集团造船厂的船坞上铺设龙骨切割钢板。党卫军正式列入正规军序列,四个党卫军装甲师分别被命名为“帝国师”、“阿道夫师”、“骷髅师”、“法西斯师”,另外8个党卫军师也开始组建。隆美尔、施泰德、曼施坦因、邓尼茨,古德里安等年轻将领崭露头角,开始被逐渐提拔到德军中的重要位置。
德国的其他政党在的大的压力之下纷纷自行解散或者直接并入纳粹党,在兴登堡去世之后小胡子正式出任德国总统兼总理,并随后改为“元首”。历史发展的强大惯性并没有受到柳清扬个人因素的过多干扰,相反是在柳清扬的有意推动下沿着原有的既定轨道开始加速推进。
红色苏维埃依然强大,而且因为远东的高尔察克和西面新俄罗斯帝国的压力而使得约瑟夫同志并没有将图哈切夫斯基等一系列高级将领进行清洗,这些人因为巨大的外部环境压力而受到重用。铁木辛哥、布琼尼等红军元老也一样得到了领袖本人的尊重和支持。利用广阔的战略纵深和极为丰富的物质资源,红色帝国同样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现代化军队。陆军空军海军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为了消除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格勒附近的军事压力苏联在1934年底发动了苏芬战争,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夺占了大部分芬兰领土。由于在西方受到新俄罗斯帝国和德国的挤压,苏联向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流域迁徙了大批人口和新建了大批企业。原来以欧洲部分为主的战略格局逐渐东移。同时苏联加强了对南部黑海地区、里海地区和中亚的控制。伊朗北部一直被苏联控制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除了被新俄罗斯帝国占领的部分之外其他地区同样被苏联红军牢牢控制在手中。西部与新俄罗斯帝国交界的地区纵深地带部署了上百万的部队。远东地区同样部署了重兵。面对周边地区的各种反对势力,年轻的红色帝国头脑清醒枕戈以待。
面对这些变化两个西欧老牌帝国英国和法国忧心忡忡,好不容易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中爬出来之后发现曾经的冤家对头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让两个此时的超级大国极为不爽。尽管两国彼此之间始终龌龊不止,但是在这种形势下也只能再一次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随时有可能遇到的强大挑战。

最近一段时间东亚两个新崛起的国家大明和日本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中装甲集群部队和大规模空军的运用以及没有战列舰参与的航母编队之间的对决引起了西方列强各界的极大兴趣。英美法德等国迅速派出军事参过考察团到大明和南洋联邦战场实地进行考察。大明军方极为大度地领着这四个国家的军官们一一参观了驻扎在台湾基隆军港内的庞大航母编队和位于京津地区的第一装甲集团军驻地。并将战斗经过和简单战报送给前来参观的各官们每人一份。
与其他三国相比德国同行对大明的装甲部队表现出极大兴趣,派来参观的德官中便有日后被称为德国装甲之父的古德里安上校,现在的古德里安还只是一名新组建的装甲部队的团长。
在事先获得各官团来华参观人员名单的时候,柳清扬拿着四份名单几乎笑出了声,娘的,这些二战名将们跑到老子这里开会来了。站在一边的柳如风看到柳清扬脸上古怪的笑容没敢多问,但是心中也是有点疑惑,这些名单上的家伙们除了几个带队的军衔高一点之外其他人大多是校级军官。怎么柳老大认识他们?
柳清扬在四事考察团到达南京的时候特地单独宴请了德官团并加上了唯一的一个法国人戴高乐。对于这个在战场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现任法国炮兵准将当初的镇定和从容柳清扬印象深刻。因此虽然参加酒会的德国人对于这个受约的法官在场感到有些疑惑但是当听说是柳清扬在战场上曾经打过交道的便都很理解。战场上的对手之间相互欣赏是极为经典的欧洲传统。
当年柳清扬在猛虎大队的战友也是得力助手的休斯现在是德国总参谋部的作战部中将部长,正是因为柳清扬提早告知原来一直跟在霍夫曼手下极得霍夫曼赏识的这个副手,休斯才率先接受了小胡子的认命并协助小胡子收编了东部德国大批军队和地方政府机构。同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鲁登道夫和小胡子的肯定。这次带队来大明就是休斯向鲁登道夫一再提出来的。
老朋友见面自然十分高兴,休斯一一向柳清扬介绍自己身后一个个站得笔挺显得有些紧张的军官团成员们,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还有那个见过一次的邓尼茨海军少将。柳清扬用力拥抱了每一个人,然后端起酒杯向他们敬酒。
柳清扬在德界是一名令所有年轻军官们高山仰止的偶像,是德国民间传奇式的民族英雄。现在的德人中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东方人在欧战期间曾经指挥过的经典战役和那些脍炙人口的传奇经历。柳清扬只带着李大勇和八个一直担任自己贴身警卫的猛虎大队队员来到酒会现场。休斯看到这些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异常激动,喊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和绰号跟这几个家伙们抱成一团大呼小叫又哭又笑,这样的场面令跟在后面的德官团的三十几个军官们颇为震惊。这位天天绷着个脸不苟言笑而且一向以铁腕著称的作战部部长大人居然也有这样的一面。
得知李大勇是跟自己一个学校毕业而且是大明第一支装甲部队首任长官之后的古德里安大为兴奋,整个酒会过程中一直缠着李大勇跟他探讨关于装甲部队的问题。而其他军官则是很快就跟柳清扬的警卫们打成一片。为了不冷落戴高乐这个法国人,柳清扬大部分时间里陪着他一起闲谈。
这位后世法国人的骄傲很感激柳清扬对他的重视和尊重,对柳清扬这位大人物居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和当时二人战场会面的细节极为敬服。在谈话时表现的很是活跃和兴奋,柳清扬并不确定这位在法界目前并不怎么招人待见的准将炮兵师长是不是依然会有一个传奇般的未来,但是通过交谈他感觉这个看上去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且明显有点紧张的瘦高个子法国佬绝非池中之物。
看着在一起大呼小叫狂饮猛灌的一群德国人,戴高乐知道自己应该告辞了,在有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之后这位令全世界敬佩的未来法国的象征先行离开。
柳清扬很快便消除了因为自己在场而导致的紧张气氛,在跟每一个德官都干掉一大杯酒之后,惊人的酒量令在场的所有德国人对这位军中前辈和传奇偶像的认识更一步加深了一层。柳清扬李大勇和休斯等人仿佛又回到当年在德校学习的那个时刻,“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轻狂而又痛快的感觉再一次随着酒精的刺激被迅速激发。
这群人大部分都曾经参加过十几年前的欧战,他们一个搂着一个借着酒劲一遍又一遍地高唱着当时德意志帝国的国歌和军歌,唱着当时军校里流行的那些老歌,回味着当初的年少时光和德意志帝国曾经的强大。混合着大量酒精的满腔热血刺激着他们敏感的神经。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军人身份和应有的基本外交礼仪。每个人都举着有酒或无酒的酒杯跟身边的人碰杯并一口气干掉,然后再次倒满后再一次歌唱,唱罢之后再一次干杯。直到每一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后被警卫们抬着送回住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