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夜偷袭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深夜偷袭
匈奴单于有二女,姿容秀美,乃于国北无人处,筑高台,纳女其上,以待天迎,三年后,有老狼来台下,守台呼,经久不去,穿台下为空**,小女往就之,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其人好引声长歌。
------《魏书高车传》
记不得强秦盛汉是何年何月,华夏故国早已物是人非,不变的只有那些长河大川、亘古荒原。山西故地,黄河穿行于丰盈的草原逶迤东去,登紫荆山巅,只见牛羊成群骡马如河,点点帐包如同雨后新菇亭亭可爱。
太阳西沉,斜辉里一队裘装劲骑正向山顶奔来,马队越过一个山包,为首的军士滚马下鞍,对坐于地上烤炙猎物的男子禀道:"大王,崔御史让您速回……"
被称为大王的男子一怔,悠悠道:“什么事情?”
军士道:“属下不知,御史只让您速速回去!”
这个被称为大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匈奴王刘渊①。自他称汉王以来,已经四年有余,其间有赖文臣尽责、军士用命,其汉国日渐兴盛,隐隐有一统天下的迹象。
刘渊听说后知道事情紧急,也不再细问,对一同打猎的儿子们道:“天色不早,我们回去。”儿子们纷纷称是。说完刘渊骑上汗血驹,快马加鞭往蒲子城赶去。
借着宝马的脚力,刘渊将手下及儿子远远甩在身后。蒲子城守卫远远望见一骑乘风而来,早知道是大王的千里良驹,是以大开城门迎接。进到城内,刘渊不及解甲直奔府衙议事厅,这座原晋朝百姓乞雨的庙堂如今被整修一新,依旧庄严肃穆。
"汉王到,汉王到……"
道路两旁的传令兵依次传递汉王的威严。丞相刘宣②一干大臣快步迎出来,御史大夫崔游③道:"汉王,白匈反了!"崔游向来沉稳,看他紧张的神情刘渊知道非同寻常。
刘渊稳住心神,问道:“来龙去脉,给我讲清楚。”
崔游接着道:“左国城饥馑,白匈军烹煮汉女、乱杀无辜,太尉刘宏严惩首犯而惹众怒,右将军牙阿多将其软禁。到底如何处置,还请大王定夺!”
刘渊背手踱步,一番思索已胸有成竹,问道:"刘曜④何在?"
刘曜圆睁环眼,答道:"属下在!"
刘渊命道:"刘曜听令,速点八百匈奴军,多置火把,趁夜黑绕城疾走。另外,尚需一使者进城安抚,若白匈就范,所有参与者概不追究。"
刘宣笑道:"大王恩威并重,确为妙计,但去的人须有威望,否则难以服众。照理说我与崔御史都适合,只是……"刘宣是刘渊的叔祖,在汉王面前并不拘束。

见此情景,崔游无奈道:“老臣愿往。”
"报……"
刘渊本要勉励崔游几句,谁料又来军报。传令兵上前秉道:"大王,探马报,晋将刘琨率一万人马从晋阳向蒲子奔来,前锋离此处不到百里,不久即兵临城下",众大臣闻言大惊,纷纷看向刘渊。
刘渊若无其事,冷笑道:“刘琨⑤的消息却很灵通,他想借白匈滋事之机趁火打劫,却不知犯下兵家大忌,卷甲急进日夜不息,我等只需以逸待劳,便可将他就地歼灭。"
崔游问道:“我与刘将军是否还去左国城?”
刘渊道:“先生尽管去,收服白匈也是大功一件。”崔游点头称是,与刘曜领命去了。
人物介绍:
①刘渊:字元海,自称是匈奴冒顿之后。少年时代,酷爱读书,以当时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崔游为师,遍习《诗经》等儒学经典。八王之乱爆发后,成都王司马颖执政镇邺,又署刘渊为宁朔将军。西晋永兴元年(304年)自称汉王,改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为神主以祭之,立妻呼廷氏为王后。署置百官,以从祖父刘宣为丞相,经师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为太尉,建立汉国。光熙元年(306年),发兵攻克蒲子(今山西永济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据有河东全境。此时,中原起义的王弥、石勒等都纷纷归降刘渊,迅速在并州掀起反晋的巨大浪潮。
②刘宣:刘渊从祖父,汉国丞相。
③崔游:大儒,刘渊师,被封御史。
④刘曜:匈奴军大将,刘渊族侄。
⑤刘琨:西晋诗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著名的诗人、音乐家和爱国将领。光熙元年九月,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在此两年前匈奴王刘渊趁八王之乱已在并州起兵建立“汉”政权,后改称“赵”,史称前赵。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元嘉元年(307年)春天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晋在匈奴敌后的少数几个割据政权之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