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巧设迷局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番排查没有结果,几天之后刺客的事情便渐渐平息,刘渊开始琢磨登基前的一件大事。他对白帝灵并不当真,知道是糊弄世人的把戏,但对萨满巫师所说的“白匈犯主”如哽在喉。究其原因不仅因为牙阿多①桀骜难驯,更重要的他是四子刘聪的结拜兄弟。
原来在刘渊的几个儿子中刘和、刘聪最为出色,刘渊曾为让谁当太子伤透脑筋。最后在众大臣的参议下依汉制立嫡长子,定下刘和继承大统。为防生出事端,刘渊以“圣贤好读书”的理由夺了刘聪统辖王弥八万部众的权力,而现在就要不动声色的剪除他在军中的羽翼。同样是自己的儿子,刘渊何尝不知对聪儿太不公平,但为防止手足相残的悲剧,他不得已为之。
“大王,太尉刘宏②求见。”呼延安知道大王有烦心事,本不想禀报,无奈刘宏拿大世子说事。
刘渊斥道:“不见!”
呼延安正要回了刘宏,还没走出门又听主子发话:“让他进来吧!”
刘宏老远听得清楚,不待传见径直往刘渊的书房走来,隔着老远便喊道:“恭喜大王,前线捷报!”
刘渊一听捷报早把烦心事丢在一旁,从胡床跳下来赤脚迎到门外,道:“免礼,免礼,你倒说说什么捷报!”
刘宏秉道:“石勒将军在冀南搅翻了天,数日内连下数十城池,现在已占了巨鹿,兵锋直指襄国城!臣下一接到战报立即过来禀奏!”
刘渊抚掌笑道:“得石勒一员大将真我汉国幸事!王弥那一路人马战况如何?”
刘宏回道:“大王放心,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白匈占了壶关,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已在掌握。”
刘渊一怔,不悦道:“你说白匈牙阿多占了壶关?”
刘宏自然明白王上的意思,道:“壶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墙高水深、可攻可守,更有刘琨两千精锐,本应一场恶战,谁料庞淳主动献城,让牙阿多白白捡了便宜!”
这话勾起刘渊的心事,冷笑道:“论功行赏,太尉看赏他什么?”
刘宏察言观色,小心翼翼道:“王上圣明,牙阿多早有反叛之心,左国城之祸便是前车之鉴,臣下历来主张杀其头、散其众,若不是崔游一干汉臣阻挠,我想大王也不会就此罢休!王上即登大宝,外面可是传四世子……”

刘宏支支吾吾不肯说下去,刘渊几步跨到跟前,命道:“接着说!”
刘宏跪倒在地,道:“恕臣死罪,这些话臣本不当讲,但关乎王上安危、关乎汉国命脉,臣冒死进谏。王上与四世子父子情深,料不会做忤逆之事,只是牙阿多心存鬼胎,一心笼络世子,臣担心……”
刘渊明白刘宏的意思,他何尝不为此烦心,于是道:“太尉忠心可嘉,退下吧!”刘宏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不负大世子刘和所托,现在只待好戏上演。
出了王府刘宏没有回府,而是躲进不远处的酒肆里,要上一壶米酒半斤干牛肉慢慢享用,不时眯起眼睛扫一下王府大门。约摸半个时辰后见汉王近侍呼延安骑马走过,刘宏上前拦住,笑道:“呼延大人要到哪去,不如到酒肆小酌一杯,我请客。”
呼延安神秘的笑道:“我可不似太尉悠闲,大王差我去寻四世子!您也该干嘛干嘛,不用在这里干等!”说完骑马走了。刘宏沉吟着回到酒肆,心道看来自己的一话排起了作用,于是把杯中米酒喝干,起身往刘和府上行去。
且说刘聪在母妃的掩护下躲过灾劫,数日来一直呆在家里。一年前父王让自己偃武修文,不仅远离了熟悉战场每天还得听崔游唠叨仁义道德,这一年他颓废过、迷茫过,一度沉湎于女色。重燃与单妃的旧情,或许只为报复父王,或许是在死般的平静中寻找一些刺激。
但生活并非全是灰色,好兄弟牙阿多昨天派修罗狄③捎来口信,说得了几匹汗血宝马,想让自己去挑选一匹,顺便把献给汉王的带回来。刘聪高兴异常,因此吃过早饭后便去父亲那里请行,谁想走到半路正遇着寻自己的呼延安。刘聪向来讨厌他,两人一前一后来到王府。
————————————————————
人物介绍:
①牙阿多:白匈,白匈军团右将军,刘聪义兄。
②刘宏:匈奴人,被刘渊任命为太尉一职。
③修罗狄:白匈,白匈军团左将军,与太子刘和关系密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