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萨满巫师2(求投票、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游①、刘宣正为皇帝即位所遵守礼仪争得面红耳赤,没有发现刘渊已经站在屏风外。
刘渊笑吟吟转进来,道:"既奉高祖为先祖,若即位自然沿袭汉制。"
崔游见汉王到,忙行君臣之礼,早被刘渊稳稳托住。刘宣见侄孙替崔游说话心有不悦,说道:"恕老臣直言,开天辟地,我匈奴人称皇帝还是第一遭,如果尽按汉人的礼仪,族人寒心。"
刘渊坐于首榻,颔首道:"不无道理!"
崔游接着道:"臣下倒有一计,不如一身两职,既做皇帝有称大单于!"
刘宣干笑道:"有道理,这样一来大王不仅是汉人的皇帝,还是匈奴人的单于,家国天下,从此都姓刘。崔御史不愧是汉人,这朝廷上的事知道的就是多,大晋朝若有这样的人才,何苦闹得兄弟相残,坐失大好河山。"刘宣和崔游素有嫌怨,言语间不免针锋相对。
刘渊调解道:"相爷、先生说的都有理。适才昆仑神兆示,允我十月举行大礼,只是蒲子府衙的规整要劳烦相爷操心。"
崔游忙问:"大王有意建都蒲子,那平阳宫殿作何处理?"
刘渊答道:"蒲子地狭崎岖,不是久居之地,可取之处是人心所向,何况十月登基时间仓促,你督建的平阳宫殿完工尚需时日,所以先行建都蒲子,宫殿排场留在平阳吧,先生可以尽显妙思奇巧!"刘渊主意已定,刘宣、崔游点头称是。
当夜崔游走后,刘渊留在相府吃的晚膳,鲜美的手把肉、大碗的马奶酒让他领略草原民族的肆意旷达。刘渊虽是匈奴人,但因匈奴族已经内迁数百年,其风俗已不同程度的汉化,而他自幼接受汉文化熏陶,稍微长成即到晋都洛阳当侍子,再到后来跟随成都王司马颖南征北讨,所以并没有多少机会浸历草原风俗。
"大王,老臣一把朽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见了昆仑神,我有个请求。"因为是家宴,刘宣说话也就随便些。
刘渊道:"说来无妨。"
刘宣道:"我死了要让骨头回到故地,不想埋在汉人的土里!"

刘渊知道自己这位叔祖不同他人,对草原有无限的眷恋,因此同意了他的请求。
刘渊喝口马奶酒,说道“相爷,还有一事要你亲自去办。”
刘宣道:“大王请示下。”
刘渊正色道:“追根溯源我们黄匈奴与汉人本是同根,可叹千百年两族互相仇杀,结下太多怨恨。我们虽追汉为先祖,以刘邦子孙名义招抚天下,但究竟有多少汉人真心归附,我却不得而知。”
刘宣叹道:“大王有什么高见,老臣愿聆听详尽!”
刘渊一顿方道:“相爷有没有听说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出师有名,方能无往不利。”
刘宣没有急于应答,反复揣摩大王的意思,心道大王莫非想效仿刘邦斩白蛇而称皇帝,于是附和道:“白蛇出而汉兴,会是个好兆头,那老臣就去办了。”
刘渊点头道:“做事不密反被其害,相爷千万小心行事,别走漏风声。”刘宣应诺下来。说完爷孙两人举杯把盏,纵论天下大势、猎奇草原秘闻,一直喝道尽兴方休。
时至深夜,万籁俱静,也到了席尽人散的时候。老丞相显然已经醉了,拉着孙儿的手送到门口,嘱咐护军道:“路上留意,别磕碰了我们家大王!”
刘渊也有了半分醉意,吩咐下人把相爷扶回卧房休息,刚要上马时隐约看到一个黑影站在长廊下面,刘渊定睛细看却是萨满巫师。刘渊突然想起对他的允诺,转身对身边亲军说道:"去找些死刑女犯送到相府,交给那边的法师。"几个亲军领命去了,其余人翻身上马,护送着刘渊回到王府。热闹一晚的相府寂静了下来,便显得格外空旷。半夜时分各门各户都熄灯歇息,唯有武士还在巡更,身上的弯刀碰着背后弓箭,发出清脆的声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介绍:
①崔游:字子相,上党人也。少好学,儒术甄明,恬靖谦退。早年为刘渊儒学师傅,及刘渊僭位,命为御史大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