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四) 血染黑土(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排所在的突出部阵地承受了百余名日军的全力进攻,战斗刚刚开始半小时,整个二排已经损失大半,除了一班仅剩下那名前去向李二鬼报告情况的战士,二班也伤亡殆尽,只余下三班的六七个战士和几名伤员,仍在抗击日军一波一波的进攻-----二排的阵地前后,日军已经遗尸数十具
捷克式轻机枪便于操作,但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射击时间过长,枪管便会发红发烫,导致无法继续射击,而战士们又经验不足,不知道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随着二排最后一挺机枪的过热哑火,五六十名日军吼叫着一拥而上,一场兵力悬殊的惨烈肉搏就此展开。往往三四个鬼子围住一名铁血军的战士,本来日军的拼刺技术就相当强悍,现在以多打少,战士们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才走了两三个回合,最后仅剩的几个战士便全都惨死在日军的刺刀下,几位伤员也没能逃过鬼子的魔掌,被鬼子找出来活活刺死。很快,二排阵地上响起了日本兵的欢呼:“班哉!班哉!”
一名日军将一面挑在刺刀上的膏药旗用力插进雪地,虽然不是军旗,但在火光下,这面猎猎作响的太阳旗仍然刺痛了附近阵地上抗日铁血军战士们的眼睛:二排阵地失守了!
随同这队日军进攻的,还有一名日本随军记者,此时此刻,目睹如此激烈的战斗而心情激动的他正趴在二排一班战壕向内的一侧,借着草木燃烧的火光,在一张垫在文件皮包上的白纸上奋笔疾书。
他边写边轻声念道:“是夜,我英勇之关东军第二师团长谷旅团第四联队,在长谷部照悟少将旅团长的亲自指挥下,与支那马匪之所谓‘东北抗日铁血军’在吉林省穆棱河一线激烈交战。我大日本皇军先以重炮轰击支那军阵地,又由第大队第中队为先导,勇猛豕突,一举歼灭敌守军数十名,完全占领阵地……”
正写到这里,附近的日本兵突然响起了一阵慌乱的大喊,日本记者讶然抬头,眼前的一幕让他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差点掉了下来:一大群穿着灰色军服的支那士兵仿佛突然从地底冒出来一般,呐喊着冲杀了过来-----这正是李二鬼亲自带领预备队上来增援了。
双方相继不过二三十米,阵地犬牙交错,一旦开枪,极易误伤己方战友。于是,随着一名日军少尉一声令下,日本兵纷纷按照操典规定,退出了枪膛里的子弹,一场规模更大的肉搏战瞬间展开,只不过,这一回兵力占优的不再是日本人。
除了占有人数上的优势,铁血军预备队中的很多队员还装备着另外两种利器,一种专门用于肉搏的,一种兼作肉搏-----大刀和工兵铲。李二鬼是右手大刀,左手盒子炮,带头闯入了敌阵。
几个鬼子一看李二鬼那架势,就知道这是支那军官,便立刻“呼啦”围了上去。
别看李二鬼对武进毫无办法,可一点不怵眼前这几个鬼子兵,当下两眼放光,大吼一声:“来得好!”左手盒子炮一抬,当即放倒了冲在最前面的两个。
剩下的那鬼子兵顿时为之一窒,脚步慢了下来。“看老子的破锋八刀!”李二鬼大步流星,一声大喝:“迎面大劈破锋刀!”“唰”地一刀,当头就来个力劈华山。
那鬼子见他来势汹汹,手里那大刀片不好惹的样子,不敢硬接,连忙往后退了一步。这一退正中下怀,李二鬼紧追上前:“掉手横挥使拦腰!”刀锋一转,横着又是一刀,打算给鬼子来个腰斩。那鬼子一着失了先机,便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只得用枪身一格。
三八大盖的用料够结实,刀锋只在上面留下了一个缺口。李二鬼得势不饶人,“顺风势展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唰唰唰”,连着几刀,刀刀不离鬼子的腰际,让那鬼子手忙脚乱的同时,心里很是纳闷:这支那军官怎么就对自己的粗腰看不过眼呢?
李二鬼存心欺鬼子不懂中国话:“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一个大弓步逼过去,刀背陡地一翻,刀锋一转,自下而上,从鬼子胸前大开的空门撩了进去。
那鬼子拼刺刀在行,可面对大刀这样的冷兵器,实在很不适应,而三八大盖又很长,一个不及收回,便中了招。可惜的是,关东军装备精良,棉衣、大衣,足有好几层,就李二鬼手里那片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破大刀,也就只得剖开了外面几层,最里面那层内衣便再也划不开了。

一股刺骨的凉气从衣服的破口吹进去,那鬼子兵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命大。不过,李二鬼的下一招接着又来了:“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大刀一挺,直直地捅入了那鬼子的胸腹,顺势一绞一收,然后一脚踹过去,“扑嗵”一声,死尸栽倒。
日军随军记者张口结舌地看着眼前突然倒转的形势,百十个支那军的士兵涌上来,转眼便将刚刚占领的阵地上的五十来个鬼子给淹没了。他们似乎全无武士道精神,往往形成局部的优势,让鬼子们不得不面临一对二、甚至一对三的不利局面-----他选择性地忘记了,就在几分钟之前,日本兵是四五个人对付一个铁血军的战士的。
如果是一对一的单挑,这些支那土匪很可能都不是久经训练的关东军精锐的对手,但是他们显然演练过合击之术,----虽然还显得有些生涩----常常是两个支那士兵对上了一个日本兵之后,其中一个与日本兵对峙,以逼真的假动作吸引住对手的注意力,另一个则寻机刺杀对手。如果日本兵不理会做假动作的那个支那士兵,他便会迅速由假刺变成真刺,照样给对手致命一击,真真假假,防不胜防。总之,人数上的劣势和支那士兵出乎意料的强硬,让鬼子损失惨重,半分钟不到,五十多个鬼子便倒下了一半,剩下的见势不妙,不敢恋战,连忙撤出了刚刚占领的阵地,撒腿向对岸逃去,沿途又丢下了不少尸体,最后能活着回去的,不过一个班的光景。
那名日军随军记者本来也想逃跑的,----肉搏刚开始的时候,落在后面的他完全有机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可就在他起身的当口,旁边支那土匪的尸体堆里突然站起一个人来。那人满身血腥,脸上尽是一道道的污泥,如同修罗道里放出来的恶鬼,一伸手,便拎住了日本记者的衣领,表情狰狞:“小鬼子,想跑?没那么容易!”
-----许多年后,年迈的日本著名记者小野五郎在其畅销个人传记《铁血军见闻录》中,对这一段他与东北抗日铁血军的第一次接触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其中写道:“……虽然我也穿着日军的制服,但是我只是随军记者,既没有经过多少军事训练,也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的。所以,当牛就这么突兀地出现在正准备逃跑的我的面前,像拎小鸡一样把我拎起来的时候,我已经完全吓傻了。报社将我派往满洲战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在大学时学习过中文,可我当时脑子里全乱了,根本不知道牛在说什么,只觉得他简直就是修罗夜叉,一定会杀了我的。不过,现在我们都知道,他并没有杀死我,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本回忆录。……后来,我才知道他姓牛,也认识了李,还有传奇般的武、罗、冼几位……”
没错,这抓住小野五郎衣领的,正是负伤未死的牛排长。周围的厮杀声将他从昏迷中唤醒。他睁开眼,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大张着嘴、满脸惊慌、正把东西塞进皮包转身欲跑的小野五郎。他本能地觉得这个鬼子肯定是个好欺负的,当下不知道哪里来的劲,奋身而起,一把将倒霉却又幸运的小野给生擒活捉。
李二鬼带着预备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将突入二排阵地的鬼子一扫而空,在留下一个排的守军之后,便带着其余人马、受伤的牛排长、阵亡将士的遗体,和俘虏小野五郎撤回了出发阵地。
这时候,另一路进攻一连防守的营主阵地的日军也被打退了。由于土质过于疏松的原因,三连二排所处的突击部没有构筑地堡,所以蒙受了重大伤亡,但是营主阵地就不同了,那里的四个地堡有如四根定海神针,牢牢地阻挡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让他们无功而返。
长谷支队的第二次进攻付出了一百四五十名日军阵亡、外加一人被俘的代价,再度以失败告终,而抗日铁血军,伤亡也高达近百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