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上) 成军备战(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转眼到了十二月中旬,抗日铁血军的队伍已经扩大到了八百多人新入伍的,有当地的热血青年,也有原东北军辽宁军和吉林军中不愿意投靠日本人当伪军的或者被打散的-----黑龙江军,包括省防旅在内,组织还比较完整,也尚未遭到关东军的主要攻击----更有密山和邻近县慕名来投的小股绿林队。除了这些,最大的一股新加入的队伍当属刘得胜的功劳,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盘龙山的大绺子、翻山鹞子李会明带着济贫队阖队来投。一时之间,抗日铁血军风头大盛,俨然成了黑省东部最大的一股民间抗日武装。
这一天下午,全军上下八百多人,全都按照所属各部,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扩大了几倍的训练场上。在队列的前面,临时搭着座一人多高的木头台子,罗立胜、武进他们作为队伍的领导干部,自然是站在上面。
这时已是隆冬时节,太阳有气无力地挂在头顶上,阳光洒在身上,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凛冽的寒风使劲往人们的脖子和袖口里钻,不一会儿的工夫,战士们已经冻得脸色发白,有些新兵忍不住来回踮着腿脚,或者轻轻跺着地面,想让自己暖和点。但是,看到那些训练了一两个月的老战士们一动不动地挎枪而立,新兵们在敬佩惊讶之余,不知不觉地慢慢停下了小动作。
十一月末以来,北方早已落过好几场雪,在训练场上铺了厚厚的一层。随着战士们整日训练时的反复踩踏,落雪被踩得越来越结实,夜里头再来回一冻,便硬得好似水泥地,而且颇有些滑溜。训练的时候,谁要是一不留神,难免会摔个四脚朝天,给艰苦的训练添上一分欢笑。
今天,是东北抗日铁血军正式成军的日子。到场的除了全体干部战士,还有附近县镇的数千士绅百姓。
罗立胜站在木台中央,神情严肃,语音高亢:“同志们!乡亲们!从今天起,东北抗日铁血军正式成立啦!”
“噢!”下面的战士们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台上的干部们、围观的人们也跟着鼓掌欢呼,一时间群情振奋,冰冷的训练场上仿佛席卷过一阵火热的旋风。
一两分钟后,罗立胜看看人们的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双手向下压了压,四下的声音便渐渐低了下去。
“咱们举义的目的,就在于抗日救国!不论咱们以前是干什么的,当兵的也好、的也好、做土匪的也好,现在既然入了咱们抗日铁血军,都只能一条心地打鬼子!除了向民间收枪收马,应当不抢不夺,不可再干那欺压百姓的勾当!我只说一条:现已国破家亡,吾人发财何用?!”
“为此,经多方商议,特立军法十条,如有违者,轻则训诫,重则就地处决!”
“一、叛变投敌者,杀!”
“二、泄露军事秘密者,杀!”
“三、战场上贪生怕死,畏敌而逃者,杀!”
“四、不听号令、擅行独断,造成重大损失者,杀!”
“五、妇女、滥杀百姓者,杀!”
“六、抢掠百姓者,重责!”
“七、散播谣言者,重责!”
“八、为非作歹、打骂百姓者,禁闭!”
“九、再报匪号者,禁闭!”
“十、随意泄露个人情况者,禁闭!”
-----直接套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不完全适合东北抗日的情况,干部战士的觉悟也还没有高到那个程度。
其实早些时候,这些纪律就已经层层下达,向干部战士们详细解说过了,并且再三强调,如果觉得自己受不了、想打退堂鼓的,就趁早退出,没那股子心气,还打什么日本鬼子!
不管是不是不服这口气,怕被别人看不起,或者这时代多的是热血青年,反正除了少数几个新进的战士,几乎无人退出。
这会儿在成立大会上,罗立胜又把这十条军纪公开宣读了一遍。他声音高亢、铿锵有力,显示出极大的决心。尤其是那几个“杀”字,一字一顿,惊心动魄,更是让所有人心头凛然,暗自警醒。
“这十条军纪,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干部战士们的吼声直震得树枝上的积雪簌籁而落。
围观的士绅百姓们大声叫好,掌声更加热烈了。罗立胜松了口气,有群众的支持,兵源、军饷、粮草等各方面会好很多,至少目前看来,部队基本上算是被人们接受了。
“下面,升军旗!”
木台旁边竖着一根十多米高的木杆,之前很多人都很好奇,不知道那是做啥用的,现在才明白:原来这支部队还有军旗!人们不禁伸长了脖子。

升旗这活儿队伍里可基本没什么人了解,更没什么人干过,自然而然便落在了郑常松和武进身上,原因无他:武进小学的时候升过旗,是唯一有实战经验的;郑常松身材高大而彪悍,正好做护旗手。
两人似模似样地模仿着的国旗班,踏着正步往旗杆那儿走,自然其军容、动作与真正的国旗班无法相比,可在这个时代,却仍然成了众人之偶像,整个训练场上,顿时一片安静,只剩下两人用力的脚步声。
这反倒让两人有些心虚起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滑倒,那个洋相可就出得大了。好在老天保佑,一路平安,两人顺顺当当地走到了那根简陋的旗杆旁,郑常松托着折好的旗帜,武进接过去,套上绳索,理好之后便开始往上拉。郑常松僵着胳膊,拉着军旗一角,用力展开。
大家看得清楚,鲜红的旗面上绣着一行金黄色的大字:“东北抗日铁血军”,字体铁划银钩,苍劲有力,直欲喷薄而出。
这时候,木台上响起了干部们的歌声:
“光荣,光荣,战胜日本!
民众为后盾,精神作先锋。
以少击众,败叶扫秋风。
中会儿女逞英雄!
为我民族求生存,尝胆卧薪,
才能奠定锦绣的中华!”
武进边唱边在心里致歉:“对不起了,唐聚武团长,篡改了你的《辽宁民众自卫军军歌》,实在是因为我没有音乐天份呐……”
在场的人们纷纷跟着哼唱起来,及至歌声一落,东北抗日铁血军的军旗便迎着烈烈寒风,在旗杆顶上高高飘扬!
十二月。
二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出了处理时局的三项方针:一、东三省事件应积极努力,于国联切实保证之下解决;二、锦州问题,如无中立国团休切实保证,不设缓冲地带,那么如日军进攻,应积极抵抗;三、天津与日租界毗连之处,如有中立国切实保证,得划缓冲地带,以避免冲突。
四日,日本参谋本部第二部决定把从锦州附近驱逐张学良政权作为首要任务,并决定“对内对外公布与锦州政权乃至张学良脉胳相通的兵匪马贼扰乱满蒙铁路沿线治安的事实。”-----将抗日义勇军称为“匪”,意图以剿匪为名,驱逐东北军。
五日,蒋介石因奉行不抵抗政策而受到其他派别及舆论的巨大压力,宣布下野。
外交部长顾维均致电张学良:“日人如进兵锦州,兄为国家计,为兄个人前途计,自当力排困难,期能抵御。”----这是希望张学良“请暂从缓”撤兵。
七日,经赵仲仁、韩云阶等人活动,板桓征四郎、驹井与十余名中外记者,不经马占山同意,突然出现在海伦的马占山总部,意图劝说马占山投降。
日本陆相南次郎命令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进击辽河以西。
八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锦州军队此时切勿撤退,近情如何?盼复。”-----至少在口头上,蒋介石是反对东北军撤出锦州的。
十日,国联行政院会议决议案第二项规定:“行政院了解到两个当事国约定采取一切避免事态更加恶化的必要措施,并约定控制战斗和一切可能引起丧失生命的主动行为”。但日本提出保留条件:“在(中国)谅解不妨碍日本军队为保护日本臣民的生命财产,对满州各地猖獗至极的匪徒及不法分子,采取必要的行动这一宗旨下,将以日本政府的名义,承诺此项规定。”
国联并决定,派遣调查团到中国东北进行调查。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日本驻美大使出渊指出:如果日军向锦州周围的中队发动进攻,美国将不容争辩地将其视作侵略行为。
十一日,若槻内阁集体辞职。
十二日,关东军制定《攻击锦州的方略》,以“扫荡土匪”为名,向锦州进犯。
十三日,犬养内阁成立,犬养毅兼任外相,由积极主张打破华盛顿体制的荒木贞夫出任陆相。从此,日本政府无论对内对外,都开始与军方保持一致。
十五日,日本军部参谋次长电报关东军:“关于攻击锦州,事前要采取适宜之办法,在实施的手段方面,应以剿匪之名义,使之与国联决议相符。”
被关押了近三个月的原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在两天前被释放后,与板垣征四郎进行了密谈,最终同意出任伪奉天省长,并且签署了一份卖国卖身文件:一、臧式毅组建东三省政权组织、充任官吏;二、日本军队驻在东三省内;三、国防由日本军队担任;四、东三省分担日本驻军军费;五、东三省内铁道由日本经营使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